近日,英国一位悲痛的母亲讲述了女儿的故事并控诉女儿的男友。她19岁的女儿为了保护男友不惜吞下毒品,但是当身体出现不适后,男友却花了一小时才将她送往医院,最终女儿不幸身亡。
当天晚些时候,在一个停车场内,乔治娅出现了惊厥的现象。面对发病的女友,艾伦再次陷入惊慌,他用了一个小时才将乔治娅送往医院。但是,这仍没能挽回乔治娅的生命。2月14日,乔治娅在医院因“不可逆转”的脑损伤和可卡因中毒身亡。
女儿的离去让他们的世界一片黑暗,乔安妮说美丽的女儿在“最悲惨的情况下被带走了”,她走的如此之早令人痛心。这个家庭的阳光、梦想和未来都随着乔治娅的离去跌入深渊,此后家庭聚会的餐桌和照片上,将永远的少一个人。
[摘要]嫌犯李健向法庭表示,自己和王欣相识于2017年1月份,12月14日当天下午是和王欣约好在绿心公园里面见面,然后提出了借款的请求,在产生了争议之后才行凶杀害了王欣。
2017年12月14日,四川乐山女子王欣(化名)前往乐山市嘉州绿心公园跑步时遇害,上游新闻从乐山警方获悉,犯罪嫌疑人李健被抓获归案。

载有被告人李健的车辆驶离乐山中院。摄影/胡磊
10月24日下午,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李健对于乐山市人民检察院指控的抢劫罪、杀人罪、盗窃罪作出了答辩,称在事发前认识死者王欣,当天是约定好在乐山市绿心公园见面,随后才发生了杀人、盗窃的事实。对于检方、合议庭和辩护人关于平时怎么和死者王欣联系的问题时,李健则多次表示“不予回应”,检方、法院提醒他这是不悔罪的表现。在庭审的最后,李健也表达了对死者王欣及其家人的歉意,“不接受除死刑之外的判决”。
遇害者王欣的父亲王岷高对上游新闻记者(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 )表示,虽然委托了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了庭审,但没有提出民事赔偿请求,希望法院能够判处李健死刑,别无他求。
检方指控:涉嫌抢劫、故意杀人、盗窃
这场备受关注的庭审在24日下午3点在乐山中院的大法庭举行。庭审前,法院门口就聚集了大量的市民,准备进入法庭旁听。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李健没有家属参加当天的庭审,李健的法律援助律师表示,李健曾明确表示不希望和家人联系,李健的家人也没有联系过辩护律师进行案情沟通。

庭审前王欣父母接受媒体采访。摄影/胡磊
开庭后,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李健在进入法庭后一直注视着旁听席上王欣父母的方向,直到进入被告席之后还转过头观察王欣的父母,直到被法警纠正。王欣的父亲在旁听席上一言不发。王欣的母亲听到公诉方描述案发情况等细节时,一直在流眼泪,庭审结束后用完了一包纸巾。
李健精神状态很好,对于审判长指令都能够完整的理解和作出反应。
李健当庭表示拒绝接受乐山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辩护律师,称“自己对于案情更加熟悉”,但合议庭在商议后拒绝了他的要求。
乐山市人民检察院指控, 2017年12月14日17时许,王某欣从乐山市中区大丛林巷七星海棠小区出发前往绿心环线散步,行至一碗水至桥咡洞之间,遇到被告人李健。李健在搭讪的过程中,看到被害人王欣手腕上的金手镯,见财起意,威胁王欣交出金手镯后,让其离开,在被害人离开七八米远时,李健发现被害人掏出其iPhone 8 Plus手机,以为其有报警的征兆,便追上前去抢走被害人手机,因担心被路人发现,便胁迫被害人进入绿心环线内小路深处,之后让被害人把手机ID注销,并将锁屏密码告诉他。王欣趁李某不备将其推下小坡后跑走,李健赶紧爬上来追上被害人,将其按倒在地,而后李健要求被害人不要报警。直到12月15日凌晨1时许,李健再次同意被害人离开,在发现王欣拼命往公路方向奔跑时,李健再次认为被害人要去报警,立即追上去,用自己的手机击打被害人后脑致其倒地。
为防止罪行败露,李健打算将被害人挖坑掩埋。在四处寻找挖坑工具时,李健发现王欣还有生命迹象,又用石头多次击打王欣头部,致其滑落至旁边沟渠中,之后,李健使用找到的工具挖坑将被害人掩埋。在清理现场后,携带被害人的一部手机、一只金手镯、一只金戒指、三个金耳钉逃离现场。
乐山检方认为,被告人李健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分别构成抢劫罪、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应当数罪并罚。

公园附近的跑步步道。摄影/胡磊
拒绝悔罪:嫌犯庭审回应质问“不予回应”
对于乐山市人民检察院的指控,李健当庭表示自己对于杀害王欣的事实没有异议,但对于事件的起因和经过不认同。
李健向法庭表示,自己和王欣相识于2017年1月份,12月14日当天下午是和王欣通过聊天软件约好在绿心公园里面见面,然后提出了借款的请求,在产生了争议之后才行凶杀害了王欣。
检方对于李健的供述追问:王欣在乐山某学校担任招生老师以外,还有什么一个什么公司?李健回应称,王欣还有一个绿化工程公司 。检方立即指出李健当庭撒谎,王欣名下的是以除甲醛为主要业务的环保工程公司而非绿化工程公司。
检方、合议庭和李健的律师在法庭上也多次询问,王欣和李健是通过什么聊天软件进行沟通的。李健对于这个问题即使在法官进行“应该如实回答法庭提问”的训诫后,也只有一个答案:不予回应。
检方查询了李健和其未婚妻名下的手机号码,均未发现和被害人王欣及其亲属的通联记录。
李健解释为自己是通过另外的手机号码和王欣联系的,检方当庭要求提供这一手机号码,李健的答案仍然是“不予回应”,并拒绝提供同王欣联系的号码。
出庭的检察官表示,李健和王欣在案发前不认识,李健谎称两人认识的目的根本就是为了脱罪。

王欣遗体掩埋处已经没有任何痕迹。摄影/胡磊
据上游新闻记者了解,李健被乐山警方抓获归案后,曾经在警方处至少5次详细供述了两人当天如何第一次相遇、如何作案的详细过程,在检方介入后李健就改变供述,称两人是约好见面再借钱,直到庭审中也坚持这一说法。
李健对于改变供述的原因解释,自己在警方处受到了“威胁”,如果不交代作案情况,就不释放当时被要求来协助调查的未婚妻,在这种变相的“刑讯逼供”威胁之下,才作出了有罪供述。
出庭检察官严厉驳斥了李健的说法,警方对李健对审讯全程录音录像,讯问的时间、时长等符合刑事诉讼法等相关规定,给予了充分的人道待遇,不存在非自愿供述的情况。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在该案10月19日的庭前会议上,李健曾经向合议庭申请了非法证据排除,但合议庭驳回了李健的要求,经过审查所有的证据都符合法律规定。
王欣的父母委托了一个的诉讼代理人赵新参与了24日的庭审。
赵新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王欣的父母没有提出具体的民事诉讼赔偿请求,只委托了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当天的审理。对于王欣年迈的父母来说,赔偿多少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家里的顶梁柱女儿已经没有了,再多的物质赔偿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只希望能够杀人偿命,还女儿一个公道。
在庭审的最后陈述阶段,李健表示,虽然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方式、检方指控细节等不认同,但对于杀害王欣这一事实感到万分抱歉,希望能够以命偿命,“同意检方加重量刑的要求,不接受除死刑之外的判决”。而李健辩护律师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在庭审前的会见中,李健提出了希望能够赔偿王欣家人的意愿,但因没有李健的家人参与,这一工作无法推动落实。
伤心悲泣:女儿遇害的日子
庭审中,有旁听群众在听到李健说出了几个“不予回应”之后,站起来指责李健的残暴,李健埋下了头被押出了法庭,和进入法庭时注视旁听席上截然不同。受害人的父母王岷高和范建英夫妻俩对于李健声称在案发前就和王欣认识的情况,他们十分的愤怒,认为这是有人唆使的脱罪之说,“这明显就是在为自己脱罪,一个23岁,一个31岁,他们怎么可能认识?生活的圈子完全不一样,说认识为什么连一个电话记录都没有?这完全是狡辩”。

被害人王欣生前照片。
女儿遇害之后,王岷高的妻子精神状态很不好,眼神几乎都是处于游离状态,特别是听到关于女儿的事情,就会陷入异常的悲痛中,出事快十个月了,一直都是如此。
对于为何没有提出民事赔偿请求的疑问,王岷高表示,首先作为父母来说,失去了女儿不是任何金钱能够弥补,只有一个请求是判处凶手死刑,别无他求。嫌犯李健也没有能力能够作出赔偿,法院判决也是无法执行的书面数字而已,这样反而可能提供一个给李健减轻处罚的机会。
王欣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大女儿7岁。
王岷高回忆起孩子们得知妈妈去世消息时,忍不住的流下了眼泪,“那天小儿子跑过来问我,没有妈妈怎么办呢,我一听就哭了,忍住对他们说,你们还有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属们也回忆,两个孩子知道自己的妈妈不在了以后,明显没有以往那么活泼了,眼神之中都流露出来了和外婆一样的忧郁。
庭审前,上游新闻记者再次来到了王欣遇害的绿心公园。因天气转冷的原因,前来散步的市民并不多,但明显可以看到每隔一段距离都有监控设备和巡逻的治安人员。
王欣的父亲王岷高说,在女儿出事前自己每天都有晚饭后来绿心公园散步的习惯,但现在想到绿心公园四个字都会头痛,这成了他们一家人的伤心公园。
上游新闻记者 胡磊 发自四川乐山
快餐店女店员顾客疯狂互殴,围观者全程大笑还偷饮料喝(2图)

日前,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地区某知名快餐店上演“全武行”,一名女性顾客和一名女性店员打得难舍难分,令整个快餐店都跟着陷入了混乱。

据知情者透露,这场争端的起因是“订单错误”,女顾客咄咄逼人,女店员则寸步不让,最后一个放下矜持,一个弃服务精神于不顾,在柜台内部打成一团。尽管女店员拥有体型优势,但被身材较为娇小的女顾客牢牢抓住了头发,显得十分窘迫。
如果这场斗殴和平日发生的其他争执一样,匆匆开始,草草结束,倒也没什么,但令人深感世态炎凉的是,就在两位女士互相殴打的同时,快餐店中围观者肆无忌惮的笑声此起彼伏,以至于店经理在拉架的同时还回头呵斥:“这一点都不好笑!”

就在争执接近尾声时,更加令人无语的一幕发生了,一名黑人男子溜进柜台巡视一番,先是查看了点餐机,随后拿了一个杯子,自顾自接了一杯饮料喝,他在视频中笑逐颜开,仿佛观看了一场精彩的电影。有目击者称:“那个人没有付饮料的钱”。
最终在工作人员和部分顾客的劝阻下,女店员和女顾客被分开,结局以女顾客被赶出快餐店收场。
事情曝光后,有网友呼吁查实事情经过以及店员身份,网友JA.jones留言表示:“发生争执后的首要选择难道不是报警吗?”网友Andrea Smith则表示:“这就是你们的客户服务?她一定是忘带员工守则了”。

离婚时争800万房产 男子使出一招让女方懵了(2图)

一对杭州夫妻,年纪轻轻,男人名下有一套500万的房产,女人名下有一套300多万的房产,看上去让人心生羡慕,但是打起离婚官司来,不仅把父母都拉进来加入“战争”,甚至还提出了亲子鉴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是杭州某基层法院最近判决的一起离婚案。
案件中比较特别的是,两套房产均为男女双方婚前支付首付,婚后按揭,但是男方在庭上出具了一份蛮特殊的协议,是男方父母与男方缔约,父母言明:我们父母帮你支付首付款及还贷属于对你个人的赠与,其他人不得分割。
这个“其他人”显然指的就是媳妇,那么这样的协议有效吗。
//两套房子均购买于恋爱期间//
2015年,经人介绍,双方相识。
现在从递交到法院的证据来看,就在双方认识的当月,男方购买了城北某楼盘一套三居室公寓,总价为300余万元,男方支付了首付款,其余动用了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
半年后,女方也以按揭形式买下城郊某楼盘公寓,当时总价200余万。
两人买房均以个人名义。
据男方说,2016年两人觉得感情不好欲分手,没想到女方怀孕。两人仓促结婚。
怀孕生产,女方大多时间都是住在娘家。根据男方的说法,两人共同生活的日子不过个把月。
后来争吵不断,女方甚至都不让他看孩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离婚官司里男方突然拿出父母赠与协议//
离婚诉讼是男方提起的,女方也提出诉讼请求。两人的要求都是相近的,一是要孩子,二是要求分配对方婚前房产在婚后的还贷和对应的增值部分。
关于孩子,男方还提出亲子鉴定,鉴定结果是亲生的。
那么焦点就集中在房产上。
其中,男方出具了一份此前女方从来不知道的协议,协议的双方是男方和其父母,内容是说男方名下的那套房子无论首付款还是后来的婚后按揭,都是父母出的钱,属于对男方个人的赠与,其他人不得分割。
在庭上,男方说,首付和商业贷款部分都是我父母出的,我的公积金贷款也是属于我个人偿还,所以女方对该房产未作任何贡献,所以女方不应分得该房产的还贷及增值。
女方质证,男方用以说明父母帮助还贷的流水并不清晰,看不出是哪个账户出的钱。而且男方收入稳定,加上公积金完全有能力以自己的收入偿还贷款,根本无需父母出资。
另外,从男方的工资卡流水来看,每个月男方都会用取现的方式将账户的钱取完,所以完全有理由认为这个所谓父母赠与其房贷不是事实,款项都是男方自己的。这份协议就是为了应付离婚官司而在近期制作的。
//“父母赠与子女单方面”到底怎样才有效//
最后,离婚官司中孩子判给了女方。
关于房产,法院的判决是登记于原、被告名下的房产归原、被告各自所有,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贷款视为共同支出,各分一半,并获得在此期间对应的房产增值。
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三)第十条: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至于那份赠与协议,法院认为“鉴于各方当事人的身份关系,并因双方提交的证据均未能证明相对方对上述事项知情,法院不予采纳”。
那么,如果婚后还贷部分真的是父母资助,这方面的权益该如何保障。
浙江省婚姻法学研究会秘书长、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汪迪波说:
其实在家事法律关系发生的赠与行为,赠与协议中作出的意思表示并非单一考量依据,仍应结合赠与是否实践、其赠与财物有否明确指向性受赠方、赠与时间等事实要素综合判断。
同时,基于家事关系的私密性,因此,对赠与物的来源,尤其是赠与物若为钱款的情况下,对来源的分辨也应属于事实审查的范畴。
以本案为例,赠与合同、赠与实际发生时间、赠与款项指向子女个人名下房产还贷、赠与款项来源均应加以综合考量,以判断赠与人的赠与给子女一人的意思表示及履行是否真实。
通俗来说,如果房产是登记在其子女一人名下,而且父母用自己的钱帮子女还贷也是非常明晰的,那么,不需要协议约定也能说明父母是赠与房产所有人自己的子女一人的。
如果房产是登记在小夫妻名下,比如婚后加上了另一方的名字,那么这个“赠与”就有点说不清楚了,一般来说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