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16岁的小姑娘在一周内连着两次因过敏性休克被送进杭州市一医院急诊抢救,据说一次是因为吃了麻辣烫,而另一次则是因吃了火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与内文无关
秋天是一年中过敏最高发的时节。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被过敏所累?究竟有没有方法可减少过敏的发生呢?钱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16岁小姑娘一时贪嘴
一周内两次送急诊抢救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市一医院皮肤科的卜璋于医生轮到值班,晚饭后不久,突然手机响起,是来自急诊的呼叫,需紧急抢救一位过敏性休克患者,这可是皮肤科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他急忙赶去。
患者是一位16岁的小姑娘,全身都发了大块的风团样皮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模糊,他与急诊科医生一起立即进行抗过敏、抗休克治疗。
“这孩子从小就体弱多病,动不动就感冒发烧,鼻炎、荨麻疹、哮喘也发过几次,医生说她是过敏体质,但具体什么过敏没查,所以我在吃上一直都很注意,海鲜、油炸和辛辣的食物都不让她碰,这次不知道是不是学校里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治疗期间,妈妈跟卜医生讲述小姑娘的病史,那语气既担心又生气。
一旁的爸爸则默不作声,只是趁妈妈不注意时把卜医生拉到一边轻声说:“放学以后,她偷偷跟同学去吃了一碗麻辣烫,你千万别告诉她妈妈。”
卜医生这才恍然大悟,麻辣烫里的食材很丰富,尤其是各种丸子和豆制品富含蛋白质,极易导致过敏。所幸,经治疗后,小姑娘的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半夜12点前后就离开医院回家。当时他还特别嘱咐,连续服药半个月,严格忌口,不要去花花草草多的地方,出门戴口罩,3天后复诊。
可万万想不到的是,一个星期之后,当卜医生再次夜班时,急诊又来了一位过敏性休克的患者,他赶去一看,竟是那熟悉的一家三口,这次小姑娘喘得特别厉害,要是进展为喉头水肿,她随时可能窒息丧命,因此这次还请来了呼吸科医生参与抢救。所幸,最终仍是有惊无险。
卜医生详细了解了小姑娘这一周的生活,不过,这次妈妈显然没上次那么强势,因为她见孩子没什么问题,吃了两天就擅自把药停了,3天后也没上医院复诊,当天晚上一家人还在家里吃了顿火锅,虽然她强调是个以前吃过没事的清汤锅,但卜医生还是“批评”了她:“过敏被激发后一个月内处于高敏状态,以前不过敏的东西这段时间接触也可能过敏,更何况你还把药给停了,身体没了保护。”
杭州市儿童哮喘与过敏性疾病
接诊年均增长10%
过敏可发生于全人群,以儿童最为高发。市一医院儿科专家、杭州市儿童哮喘与过敏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盛文彬告诉钱报记者:“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接诊量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长,且不同年龄段还有不同特征。4岁以下儿童以食物过敏为多,过敏食物依次为奶粉、牛奶、鸡蛋、鱼、虾、蟹、花生、小麦、芒果、菠萝、猕猴桃等;4岁以上则是吸入过敏多见,如尘螨、花粉、霉菌等。”
“过敏多数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一般爸爸妈妈中有一方是过敏的,孩子中招的概率就非常高。”盛主任说,80%过敏的孩子都会经历三个步骤。首先是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引起荨麻疹、湿疹,这一步多是在小婴儿时;其次是过敏性鼻炎,多数发生在两三岁,但早的四五个月时就发;最后就是哮喘,往往会在3岁内首次发作。
不过,对于过敏,我们也并非像有些患者所说得那样毫无办法。盛主任的建议是,准妈妈们在孕期就应有所作为,比如尽量避免芒果等容易过敏的食物,每天可以吃一个苹果等抗过敏的东西,孕后期可适当补充抗过敏的益生菌。而等到宝宝出生后,如果常会长湿疹,应仔细观察究竟是什么食物过敏,并寻找专科医生的帮助。要是孩子已进展为过敏性鼻炎,得尽早处理,每天用生理性海水洗鼻子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手段,尤其是上了幼儿园后感冒多发,更需注意防范,以免进展为过敏性鼻炎伴鼻窦炎进一步诱发反复喘息。
盛主任说,一般情况下,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大部分孩子的免疫系统会逐渐完善,但是过敏体质不一定会改善,其中遗传与环境是根本因素。
过敏患儿
八成来自城市
在盛主任的科普宣教课件里,有两张非常有意思的图片,一张是白白净净的城里孩子,另一张则是满身是泥的乡下孩子,每次互动时问大家哪个孩子更少生病,绝大多数人都选后者。事实上,从临床的接诊情况来是确认如此,在盛主任他们接诊的过敏患儿中八成来自城市。
4岁的晨宝(化名)是盛主任的“老病号”,从他出生没几个月脸上反复发湿疹开始,到后来平均每个月都要发一两次感冒咳嗽,再到后来确诊哮喘,这孩子“难养”到令一家人伤透了脑筋。
“从他出生开始,家里就请了专职阿姨,奶瓶和奶嘴每次用过都用高温煮沸消毒,他经常玩的玩具每天都擦洗,家里打扫得更是一尘不染。为了避免接触传染,大人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换衣服,每次抱他之前还得洗手。而且他所有吃的东西更精挑细选,进口的奶粉、一周岁以内不吃盐、鸡蛋比较晚才吃、鱼虾蟹很少吃。为什么我们这么注意了他还老发过敏呢?”晨宝妈曾不止一次向盛主任诉苦。
为什么被打理得干干净净的孩子反倒容易过敏呢?
难道真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吗?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长三角鼻科联盟大会上,前国际鼻科学会和美国鼻喉变态反应学会主席David W.Kennedy教授在接受钱报记者专访时用医学界著名的“卫生假说”来解释其中的道道。
他说他的妻子曾参与一项非常有意思的研究,他们在美国一个以农业为生的民族,让一部分人保留原始的农耕方式和生活习惯,而另一部分人则引进现代化设备及生活方式,结果若干年后发现,前者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后者,再进一步检测两类家庭的环境,灰尘中细菌的种类不太一样,比如前者家庭中检出的革兰氏阳性菌对鼻炎的发生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像晨宝这样的孩子门诊中比比皆是,在‘真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身体往往较差,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极弱。”盛主任说,身体的自我保护系统有两层,第一层是皮肤的物理隔绝,第二层则是体内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等组成的免疫系统,这些细胞就好比部队里的士兵,需要不断的训练才能有上阵杀敌的能力,否则自己功夫不到家很容易被突破。身体对过敏源的抵抗也是如此,适当量的各种过敏源刺激的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最有益。
10月22日上午10点左右,警方来到寺庙现场,并通过监控摄像头实时监视现场的情况,随后发现有2名可疑男子出现在监控画面中,接着其中一人在功德箱前用道具钓出功德箱里的钱,而另一人则在附近放风。
当他们偷窃结束即将离开现场时,警方迅速出现将其抓获,并且从他们的包包里搜出了890泰铢(约178元人民币)赃款。
经警方调查核实,2人是中国人,年龄分别为37岁和39岁,他们向警方交代称:“我们是从上海来的,住在唐人街附近,早上乘坐出租车来这个寺庙,因为听朋友说这个寺庙很漂亮......”
警方表示:“从他们作案的手法和工具看来,他们应该是属于惯偷,专门在泰国各地的寺庙作案......”
1991年出生的刘馨来自新疆乌鲁木齐,是一名职业模特,现居重庆。因为工作上的关系,刘馨常年辗转于各大城市,除了车模、平面拍摄、T台走秀、商演之外,还是一名高级模特培训老师。每次出差,最让刘馨兴奋的是可以感受不同城市的美食文化,在她朋友眼里,自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吃货”和“大胃王”。刘馨目前保持着一顿吃80个饺子和50个生蚝的纪录,朋友纷纷调侃她:正因为你太能吃,没有养得起你的男朋友而单身这么多年。
饺子是刘馨最喜爱的美食之一,因考虑到性价比,在不出差的情况下,刘馨大多会选择在家做饺子吃。图为10月22日,正在重庆家里吃饺子中的刘馨,三盘几十个不在话下,四五十个也只能算是垫底。即便这样,参加工作这6年以来,刘馨的体重始终维持在102斤到110斤之间,从来不长胖,这让她身边的女性朋友羡慕不已。
刘馨在朋友圈中,晒得最多的是吃各种美食。对于再怎么吃都吃不胖这件事,刘馨回应说,“自己平时运动也比较少,可能是天生就长不胖吧。”
刘馨说,“如果身边有朋友对自己说欠一顿饭,那绝对是真爱。认识自己的朋友一般不敢轻易说‘随便吃’这三个字”。所以,刘馨吃得最多的便是自助餐,朋友请客也大多请她吃自助餐。
图为车展工作中的刘馨。对于吃自助餐,有一次让刘馨记忆犹新,那就是300多块一个人的自助餐,刘馨和她的朋友前前后后吃了近3个小时,从自助餐厅营业一直到打烊才结束,最后打出的单子上面记录的参考价格是6000元,让她朋友刮目相看。
图为坐飞机出差中的刘馨,在登机之前也不忘买一个“全家桶”。刘馨除了折耳根这道菜以外,其他吃的东西从不挑三拣四,“吃”这个字成为朋友对自己认识的第一个标签。
在刘馨看来,职业模特这个工作在外人看起来十分光鲜,但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辛苦。为了能够赶上第二天的工作,常常晚上10点出发回家,凌晨四五点才到家,紧接着经过短暂休息又起床化妆,开始新的一天工作,晚上睡觉很多时候都在车上进行。
刘馨从事职业模特工作6年,但是自己从来不觉得工作枯燥,因为每到一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美食。刘馨说,在自己看来,城市风光都大体相同,但美食文化绝对区别很大,自己干这个工作不在乎能赚多少钱,能够玩好吃好才是最重要的。

葬礼是亲朋送别逝者、让逝者安息的仪式。可是在肯尼亚,一名女富商在患病去世后,她的现任丈夫和前任丈夫竟然在葬礼上大打出手,原因只是他们都认为自己更有“资格”埋葬妻子。
Catherine Naliaka是肯尼亚奔戈马的知名女富商,也是当地广播电台的常客,她经常公开发表一些针砭时政的观点,在当地有很高的人气。然而,事业上的成功没能给她的婚姻带来稳定,Naliaka在和第一任丈夫育有5个孩子后离婚了,之后嫁给了现任丈夫Tom Wekesa,婚后两人也生了一个孩子。
天有不测风雨,不久前,Naliaka因为身患重病,在跟疾病进行了几个月的斗争后不幸离世。10月19日,她的葬礼在奔戈马的Makutano村举行,当地参议院议长、前任妇女代表、党派领导人、以及前任州长等人都参加了葬礼。
Naliaka的丈夫Tom Wekesa在葬礼上深情地回忆了俩人共同对抗病魔的经历,并感谢曾经为妻子支付医药费的人,一时间,众人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之后,当葬礼主持人邀请Naliaka的前夫Davis Barasa上台发表讲话时,现场的气氛瞬时发生了改变。
Barasa拿起话筒,追忆了他和前妻曾经在老房子里快乐的生活过,两人还生下了5个孩子,他们之所以会分开只是因一些琐事争吵,但这根本不代表他们之间没有感情。在发言的最后,Barasa称前妻只跟Wekesa生了一个孩子,因此,他很难接受让Wekesa负责前妻的葬礼,他觉得从感情的深厚程度上来说,自己更有资格下葬前妻。Barasa说:“由另一个男人来负责安葬Naliaka,对我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我虽然做出了选择,但却感到非常痛苦。”
话音刚落,站在一旁的Wekesa非常生气,他忍不住地朝Barasa挥了一拳,俩人很快就打成一团,现场的其他悼念者见状,慌忙站起身将俩人拉开。由于担心局势失控,再加上天空下起了雨,葬礼进行到一半只能被迫暂停。后来,在大家的劝导下两人进行了和解,葬礼才继续下去。
事情发生后,网友们对这则新闻议论纷纷,有人猜测Naliaka的两任丈夫发生打斗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都深爱着Naliaka,但也有人认为这可能只是两个男人为了“面子”问题而打架。但无论如何,笔者认为,Naliaka已经离开人世,在她的葬礼上发生这样的闹剧,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得体的事情。
来自重庆在中山市大涌镇打工23年的阿珍,今年41岁,去年已经有两个外孙,但这位外婆还是坚持把意外怀上的三胞胎生了下来,而且几乎是跟女儿同期怀孕。
昨天,这位勇敢的外婆在中山刷屏,为了养好三个小女儿不惜卖掉老家房子的阿珍,收获了大家无数点赞。
阿珍今年41周岁,她告诉记者,去年怀上三姐妹纯属意外,“我的女儿都有两个小孩了,而我这个做外婆的却还在怀孕生娃,怕被人笑话,更何况当时我女儿刚怀上小的娃。”珍姐当时略有犹豫,想去医院确定是三胞胎后,一家人都很惊喜:丈夫家和她娘家都有生双胞胎的“遗传”,整个家族有了好几对双胞胎,但三胞胎还是第一次。
因属高龄孕妇,而且并发了妊娠期糖尿病、肝内胆汁淤积症、双侧巨大卵巢囊肿等危险因素,阿珍整个孕期不容易,4月份时,阿珍怀孕34周须剖宫产,最终顺利娩出三个宝宝,母女们一切平安。
三姐妹出生的时间都只相差了几分钟,出生时的体重也都差不多,均在1.5公斤左右。阿珍和丈夫都是大涌镇一家家具厂的打磨工,两人年薪加起来约15万元,原本日子很轻松,但迄今为止,为生三个女儿已经花费30多万元,“光每个月的奶粉钱就要7000多,而且早产孩子生病多,花费太大。”阿珍和丈夫已经把在重庆老家购买的商品房卖掉,租住在一间大约50平方米的出租屋,每个月租金600元。“房子有没有暂时不着急,先把孩子养精神了再说。”珍姐说。
阿珍告诉记者,目前照顾三个女儿的重担落在她67岁的家婆身上,他们一家租住在5楼,没有电梯,为了能让孙女们获得充足的阳光和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奶奶每天都要一个人抱着三个娃上下五层楼好几次。“一般是用老家带过来的竹篓背两个,手里再抱一个。”
孩子体重增加了不少,相比之前要吃力了一些,但辛苦的奶奶为此感到高兴,赞三个孙女“十分乖巧,哭闹不多。”神奇的是,三个孩子晚上只是醒来一两次喝奶,醒来的时间几乎同步,让大人很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