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预言探析
《山海经》预言探析
原因
《山海经》中的预言反映了先民的原始思维,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先民不能合理地解释,便从大自然中寻找原因,把一些灾难的发生和某种奇特的物象联系起来。这也是人类最初的共性思维,即列维 - 布留尔所言:“一切奇异的现象都被看成是稍后必将发生的灾难的朕兆,同时也是它的原因。”这些物象虽然奇特,但却具有现实原型,多是动物和动物或者动物和人的合体,兼具动物和人的特性,这说明《山海经》反映的原始思维具有具象性和交感性。
种类
根据内容来划分,《山海经》预言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灾难型预言,一类是祥瑞型预言。
预兆自然灾害的物象有兽有鸟,有鱼有蛇,还有山神,这种普遍的联系反映了先民与万物相互依存和影响的观念,这也是互渗律的具体表现。《山海经》预言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和旱灾,还有大风、螽蝗、讹火和疫病等,这些是先民最常面对的自然灾害。
如“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日,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预兆祥和的预言主要有天下安宁和天下大穰两种。凤皇、鸾鸟出现预示天下安宁;文瑶鱼、当康出现预示天下大穰。安宁平静的生活和丰收的年景是先民最美好的理想,而这种理想的实现也和特定物象的出现息息相关。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 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 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 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影响
一、《山海经》预言中的某些物象形成了固定意象,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符号 。
凤皇、鸾鸟、风鸟出现预示天下安宁,因而凤皇、鸾鸟、风鸟成了吉祥的象征。
如“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凤皇意象的后起之义。
二、《山海经》预言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预言样式——灾异预言。
《山海经》的预言是灾异预言的最初形态,其中把特定物象和自然灾害联系的思维方式影响久远,直到今天,人们仍然会把特定物象和自然灾害的发生联系起来,只是联系的范围更加广泛。而把特定物象和人间疾苦联系的思维方式则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保留了《山海经》原始思维的模式,仍把苦难和特定物象联系起来,另一部分则开始关注人的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关系,产生了以人物言行预测吉凶的预言文本。
三、《山海经》预言影响了后世的祥瑞观念
“凡缟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于阳华之山,凡十四山,七百九十里。岳在其中,以六月祭之,如诸岳之祠法,则天下安宁。”
中国的神话、仙话有很多祭祀神仙时出现祥瑞并得到福报的故事。发展到后来,祭祀神仙成了祈求福报的手段。《山海经》描写某些物象的出现预示着吉祥,这一思想被广泛吸收,而且祥瑞物象迅速扩大,统治者非常看重祥瑞的出现,祥瑞成了政权合法性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