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人如果不男人一定是会出事的 』

“我还想再回家看一趟。我是在那里长大的,我想回家。“2018年10月15日,105岁郑天付老人坐在床上吃着女婿李传喜送来的鸡汤,看到有志愿者来时,他把碗推到了边上,拿起几年前自己第一次回到四川大堰沟与亲人的合影照片说:“我还想回家看看,不知道妹妹还在不在了?看后回来就是死了,我也闭眼了……”图为10月15日,志愿者来到老人家里看望时的情景。
105岁的郑天付老人现居住在安徽阜阳。他的老家是千公里之外的四川南充大堰沟。据老人介绍,他是在20多岁时离家当兵的。“离家的时候,家里有娘,有一个妹妹,还有一个弟弟。”2015年5月,郑天付老人举着“我想回四川老家”的牌子接受采访。
老人说,他记得小时候家里每天打扫的都很干净。在家里的后墙上有一个佛龛,有一次,他问娘,这有啥用?娘说,这是用来祈求保佑一家人平安的!他不知道这佛龛是否能真的保平安,但他知道离开家当兵后,参加了无数次战斗,一直都是有惊无险。在武汉打仗的时候,他的耳朵后面被弹片打到了,经过治疗,老人平安脱险。直到现在,老人耳后留下了一个如黄豆一般大小的洞。2015年6月,在社会各界帮助下,老人回到四川家乡与亲人相见。
1938年,武汉会战中,他被鬼子的炮弹炸中。他说,在昏迷中,他清晰地听到娘在身后哭着喊他回家。所以他睁开双眼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娘在叫我回家”。一旁的医生告诉他,他已经昏迷近半个月了……图为2015年6月,在社会各界帮助下,老人回到阔别84年的四川家乡,受到当地各界的热烈欢迎。
后来,他无数次冲着家的方向,在心里默默念到:“娘,只要我还活着。我一定会回家的。”图为2015年7月2日,离别84年的妹妹在村口迎接郑天付老人,并不停地喊着:“哥哥呀,你终于回家了!我们都想你呀……”
战争结束后,因为各方面原因,老人只好留在了安徽阜阳生活。后来,老伴去世,几个女儿先后结婚成家。老人的女婿李传喜说,多少年来,老人回家的念头一直没有断过。图为2017年6月9日,郑天付老人坐在床,拿着返乡时拍的全家福向来访人诉说着回家的场景时,禁不住内心激动,落下了泪水。
“老人不识字,加上说话表述的不是很准确,之前往四川老家写过信,但是一直都联系不到家人。”李传喜说,为此,他们曾去过中央电视台“等着我”寻亲栏目,结果也没有找到四川的家人。图为2015年7月2日,听说离别84年的郑天付老人返乡的消息,附近村的村民纷纷前来看望。
2014年底,寻亲无望的郑天付老人生了重病。“入院后医生给下了病危通知书,说老人年龄大了,这次没有治疗好的希望了,让家里人给他准备一下后事吧。”李传喜说,当时,他们几家亲戚就忙着给老人张罗起了后事。谁知,在鬼门关前转悠了7天后,老人又痊愈了。出院后,老人说,那几天一直听到娘在喊着他的名字,叫他回家……图为2015年7月2日,中午全家人在一起吃饭时,妹妹郑玉芳给哥哥郑天付夹菜的情景。
2015年6月,在安徽阜阳、四川南充两地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下,郑天付老人在离家84年后终于实现了回家梦。见到了自己的妹妹、妹夫和其他亲人,并在山角下祭拜了父母的坟墓。当郑天付老人得知弟弟已经去世了,很是难过。妹妹郑玉芳拿着纸巾给他擦泪说,幺弟走了,还有我在,你就把这里当成你的家吧。
据李传喜介绍,从那次探亲回来后,老人情绪一直高涨,在敬老院里,见到人就说自己回家的事。
“他今年虽然已经105岁了,但是耳不聋,眼不花,身体依然硬朗。一顿还能吃一碗饭,有时还可以吃完一个馒头。多数的时候就坐在屋里,有时也能出去走走。”图为2015年7月3日,当地志愿者和亲戚陪着郑天付老人在村里寻找着当年的记忆。
“我现在身体好的很,要是打仗,我还能拿枪瞄准。”说着,老人拿起自己的拐杖,双手托起放到眼前,向屋外作着瞄准射击姿势。老人的这一动作,引得在场的人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老爷子,你真历害!”图为2017年6月28日,郑天付老人拿着拐杖作着瞄准射击姿势。
图为2018年10月15日,三名来自深圳的志愿者来到安徽阜阳,看望郑天付老人。
如今,回乡探亲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年,但老人仍能清晰地记着当时的场景。他拿起床头前的那张合影像,指着中间的人说,这个是我,旁边的这个是我的妹妹,其他的人就不认识了。“过去几年了,不知道妹妹还在不在了。我还想再看看她……”(图/文 韩振)
当年,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他们洒泪故土,离别母亲和妻儿走上生死未卜的战场。他们有幸在战争中幸存下来,见证了那段历史,成为民族尊严的捍卫者。截止2017年底,中国境内健在老兵仅余8105名(含新寻访)。其中一部分老兵生活孤苦,老无所依。
重阳节,祝抗战老兵们身体健康!

妈妈给出的理由是:“孩子在班里根本待不下去了”——
班主任当着全班的面,说安妮是‘小乌鸦’ ,因为安妮犯错被骂以后,会回家告诉家长。那些不告诉家长的孩子,班主任管他们叫‘报喜鸟’。她还跟全班说,安妮的爸爸妈妈非常愚蠢可笑。现在,班里的孩子也都在说,安妮和她的父母很愚蠢。
安妮的班主任,是富春第四小学一年级8班班主任孙老师,今年50岁左右。
按照安妮妈妈的描述 ,安妮刚入学一个多月,因为一件小事,和班主任老师产生了摩擦。在这之后,双方不断产生矛盾,直到有一天,女儿安妮向妈妈哭诉,班主任当着全班的面问学生:“你妈和你愚不愚蠢?”
“今天听我女儿哭诉,孙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安妮家长愚不愚蠢’,全班同学齐口回答‘愚蠢’,然后孙老师又问‘*安妮愚不愚蠢’?全班同学齐口回答‘愚蠢’!”
安妮妈妈向班里其他学生家长求证,发现确有其事:
根据安妮妈妈的描述,双方矛盾最早凸显的起因很简单,仅仅因为安妮午睡时,前座学生甩头发。
今年9月6日,女儿回来告诉她:午睡时,前面女生没有趴桌子上,而是把头仰靠在椅背上,把辫子架在安妮课桌上,刺到安妮的手臂不舒服,中间安妮把同学辫子放下去两回,同学又架上来了,然后安妮就告诉班主任孙老师。
然而,孙老师貌似没有理解女儿说的情况,认为前座的学生甩头,头发甩不到安妮身上,所以她觉得是安妮小题大做。
孙老师的处理方式是:拍了安妮手一下,说“一点点小事情”。女儿为此觉得委屈,那天一堂课没有午睡。她在家问道:“妈妈,为什么明明是别人不对,我告诉老师,老师却要批评我呢?”
安妮妈妈觉得,从这件事开始,孙老师就开始到处给孩子使绊子,甚至让孩子自己掌掴自己、在公开场合侮辱孩子父母。
有一次课间休息,安妮不知说错了什么,孙老师突然让她站起来自己掌嘴。孩子不肯,孙老师让她走上讲台,逼她自己打自己,安妮还是不肯,孙老师就握着她的手去打她自己。因为安妮抵抗了,打得并不重,只是将手拍在了脸上,但这个事情让安妮妈妈胆寒。
这件事也同样从班里其他父母那儿得到求证:
学校放学,家长接送,严格说来班主任是要护送好队伍,然后等孩子家长把接送卡片递给老师,才能把学生领走。
安妮妈妈说,不知道孙老师有意还是无意,安妮经常找不到自己的队伍,安妮妈妈也到处找孩子,然后终于在其他地方找到,而且卡片从来没有交过,孙老师也不过问;还有截图里的部分,直接羞辱安妮的父母——
安妮妈妈说,孩子之前有什么事都喜欢跟父母分享,但自从被老师叫成“小乌鸦”后,她就不敢把班里发生的事告诉父母。
直到上周末,安妮妈妈给孩子辅导作业时,安妮才提到班主任在班里批评她,说安妮的爸妈“愚蠢”,之后就哭得特别委屈。安妮妈妈这才了解到女儿在班里的处境,决定暂时不让女儿上学。
安妮妈妈把孩子的遭遇放在网上,立刻引来了大众关注。今天下午,校长就带着孙老师,来到安妮家小区登门道歉,但最后还是不欢而散。
“我的诉求就是道歉和转班。 让班主任当着班里孩子的面道歉,跟孩子们说,老师这样说是不对的,安妮和她的爸妈不是愚蠢的。另外,孩子现在在班里的处境很尴尬,这种特殊情况必须要转班,或者把这位孙老师换掉。但学校表示转班没有先例,所以这次见面转班没有谈拢。”
“而且孙老师的道歉毫无诚意。”安妮妈妈说,“下午学校通知我,我下楼的前几分钟,有位家长在家长群放了一篇长文,据说是班主任发的,但是后来班主任否认了。”
一位家长转发在家长群里的长文
据安妮妈妈转述,面谈过程中,校长表示学校经过调查,证实安妮妈妈提到的事件都属实,学校已经对孙老师专门开会教育批评,会对她进行相应处分。
孙老师也当面向安妮妈妈道歉,但安妮妈妈并不接受,“面谈过程一直在辩解,说自己一直联系我联系不上,我把微信和通话记录都拿给他们看,根本没有。”安妮妈妈要求的转班,校方也没有答应,这次私下调解也就不欢而散。
记者试图联系富春第四小学的校长,但是打电话和发短信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复,目前暂时无法得到校方和老师的回应。


昨日,工人正拆除钢筋水泥面。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昨日,东直门聚龙花园8号楼顶,工人正在拆除近1000平方米的三层违建。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新京报讯 昨日,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城管、消防等部门联合拆除了位于聚龙花园小区8号楼顶的违建别墅,该违建共3层,面积近千平方米。东直门街道办主任石崇远告诉记者,聚龙花园小区11栋居民楼有违建68处共3500余平方米,争取年底前拆完,实现东直门街道辖区无“违建”。
违建别墅存在近20年
记者昨日下午在聚龙花园小区8号楼顶看到,7名工人系着安全绳缆,用电钻拆除违建屋顶钢筋水泥面。这处违法建筑共三层,堪称“巨无霸”。私自加盖的楼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7名工人半个小时才拆除了不到1平方米。
东直门街道办主任石崇远介绍,这处违建别墅已存在近20年,占用楼顶逃生通道,借助楼顶墙壁盖了3层,总面积近1000平方米,昨天拆除了大概200平方米。
据介绍,聚龙花园8号楼楼顶此前已拆除一处违建别墅,面积约260余平方米,建于2010年前后。
石崇远介绍,该处违建因债权债务关系发生变更,始终联系不到使用人。街道综合执法队在小区物业协助下,经过多方查找,终于联系到现产权方北京人和公司,多次约谈后,产权方同意配合拆除违建。目前,楼顶西侧已在恢复地面。
小区尚存违建60余处
石崇远说,小区违建拆除困难,既有高层楼顶的砖混结构别墅房,又有低层楼顶的彩钢房。违建占用公共空间,给整楼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居民意见很大。
记者在现场看到,聚龙花园小区内楼顶住户都将原本的露台密封,加装彩钢板瓦,仅一栋楼楼顶就有13处。消防部门现场负责人石玉坤告诉记者,聚苯乙烯彩钢板十分易燃,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东直门街道聚龙花园小区位于工人体育馆南侧,石崇远介绍,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建设的北京第一批封闭式管理的高档小区,有11栋楼41个楼门483套房屋。小区违建体量较大,11栋居民楼有违法建设68处共3500余平方米,其中,楼顶违建65处,一层违建3处。
■ 目标
东直门街道力争年内基本无违建
今年初,东直门街道将聚龙花园小区违建拆除列入“折子工程”,制定了详细的拆违计划,成立了专项拆违领导小组,力争年底创建基本无违建街道。
记者了解到,除了聚龙花园8号楼,东直门街道还拆除了聚龙花园7号楼西侧一层违建。这座面积144平方米的违建,建于2012年,为同一首歌有限公司所建,该公司在违建内还安装了电梯等设备。
今年初,街道综合执法队对其违建行为进行了查处,下达强制拆除决定书。立案查处期间,由于债务纠纷,该房屋被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查封,经街道办事处与四中院积极沟通达成一致,对违建进行了拆除。
石崇远介绍,东直门街道拆除违建时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拆除街面上可见的违建;第二步进入院子和小区,拆除院内违建;第三步是拆除楼顶违建。目前,前两步已经完成,街道下一步将全力完成楼顶违建拆除。
『 【F16不小心来了一炮】比利时空军地勤人员人员在维修F16战机时一不小心用M61火神式机炮来了一炮,击中对面停靠的F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