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财主:给全体民众发钱之后,港澳台和新加坡都经历了什么?
2015年11月份,澳门特首崔世安在发布2016年度施政报告的同时,还有一项每年被澳门人称之为“派糖”的全民“现金分享计划”:永久性澳门居民每人发放现金9000元,非永久性居民每人发放现金5400元。再加上其他的贫困学生补贴、敬老金补贴、残疾津贴,还有每名澳门居民200元/月的电费补贴、600元/人的医疗券、房屋租金补贴等等,2015年全年澳门政府给澳门民众发钱总数达到了117.07亿元!
澳门总人口58万人,换算到每个人头上,政府要补贴现金2万元。
这还是当时澳门博彩业连续17个月收入下滑的情况下的发钱的额度!
你以为只是澳门这个以博彩业为主的经济体在这么做?
错!
除中国大陆之外的所有其他华人经济体,都有全民发钱的方式!
新加坡:
自2001年开始,每年年初新加坡财政部长在向新加坡国会宣读“政府新财政年度预算声明”的时候,宣布全体新加坡国民都将从政府手里收到一个新年红包,总额度一般在15-30亿新加坡元。以2008年为例,新加坡派发了18亿新元的红包,平均到450万新加坡人身上上每人约400新币(约折合人民币2000元)。此外还针对所有7岁至20岁的孩子,按与家庭资产成反比的原则,给予每人最高600新元到最低150新元不等的现金津贴。
这不算大,2006年新加坡给全体国民发了26亿新元的大红包,折合到每个人身上接近人民币2900元。
下图是新加坡发钱之后迄今的GDP增长率和通胀率变动。
香港:
香港特区立法会在2011年2月14日讨论2011/2012年度财政预算案时,以34票赞成、11票弃权、0反对票的情况下通过决议,政府将向18岁及以上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证的市民,每人发放一笔为数6000元港币的现金红包,涉及总开支约370亿港元。
下图是香港发钱之后迄今的GDP增长率和通胀率变动。
台湾:
2009年1月18日,2300万台湾居民每人均可以从政府那里领取消费券,每人3600元新台币,平均每户约1万元,如果当天没能领上,2月7日到4月30日之间还可以带新版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的指定邮局,领取属于你的消费券。
下图是台湾发钱之后迄今的GDP增长率和通胀率变动。
澳门的“现金分享计划”平均到每个居民身上大约相当于人均GDP的6.5%,新加坡每年的新年红包相当于0.5-1%人均GDP,香港的那个6000港币的红包,相当于当时香港人均GDP的2%左右,台湾发钱的占比在0.6%左右……
这几个经济体都是很典型的基本资源匮乏的经济体,如果普通民众得到了现金,按道理来说应该导致当地物价飙升——可人家现金派放这10多年来,从来没有听说什么通货膨胀问题,而我建议的是,按照4%的人均GDP给民众派发现金,同时约束原来的货币发行方式和货币发行数量,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怎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
更何况,即便不全民发钱,央妈还是照样会印很多钱,大多数印钱不给民众而给富人的国家,其通货膨胀反而都比澳门、新加坡、香港和台湾要严重得多!
一直在想,全球5个华人经济体,4个都比我们富得多,人家还都给全体民众发钱,难道,是因为他们都忍受着罪恶主义制度的残酷剥削,所以要发钱安慰,而我们享受特色主义的先进性和光辉温暖,所以就不需要发钱?
想想看,不管台湾人、香港人、新加坡人还是澳门人,由于每年都可以从政府那里领到现金红包,即使深处异国他乡,他们都发自内心的想着政府!我们如果也能在国庆日开展“全民发钱”活动,那么民众肯定也会发自肺腑的想着国庆节、想着政府……
2016年我说了应该给全体民众发钱之后,迄今为止,除了看到有人提议应该用国有企业利润给全民分红这个办法之外,我再也没有看到比这个办法更简单粗暴公平有效的社会经济问题解决办法了!
相比之下,所谓的税收减免,所谓的扶贫补贴,所谓的社会福利,其实都太复杂,而且甄别各种资格和条件本身就会浪费无数的人力物力,并且其过程会滋生无数的无效和腐败。
下面是对一些常见观点的反驳。
有人说,发钱会导致底层民众变得懒惰,引发社会道德危机。
我想问题的是,说这些话的人自己是不是会因为发了这点钱就变得懒惰不再上班工作?如果不是,那凭什么断定底层民众就会懒惰?按照这些人的理论,本来工资可以给他一个月1万元,现在改成1000元,是不是这个人就会工作更加勤奋努力了?还有,美国、欧洲、日本都存在着远远比这个钱数更多更好的对底层人群的福利,难道这些国家的民众都已经变懒惰了,导致社会道德危机了?
我要说,这种发钱方式本身就相当于1个国家的基础福利,对于最穷困人群会有莫大的帮助,这本身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地步应该给的一个基础福利,只不过前几年都被既得利益集团给掠夺走了,现在将所有穷人富人贱民权贵一视同仁,有什么不好?难道这不正是中国政府喊出来促进社会公平、让人民活得有尊严、实现中国梦的最好办法么?
虽然不敢说这种做法对于增进国内消费、消耗过剩产能、降低贫富差距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至少我们在奔着这个路子走啊——至少,有了这点儿富人和中产阶级看来塞牙缝都不够的钱,甘肃的杨改兰就不一定会自杀了,山东的大学生徐玉也不会因为遭遇几千元的电信诈骗就死去……
还有人说,不能保证钱能发到每个人手里,因为会被坏人挪用、截留……
诚实的说,我的这个办法在金属货币时代根本行不通,一是货币数量没有那么多,二是技术手段也很难实现真正通达每个人。
但是,我们有幸生在这个时代,信用货币根本不需要依赖贵金属的数量,反正国家每年都要印那么多钱,不如发给每个国民(特别是现在这个时候),而且,现代通讯和身份识别技术也跟上来了,完全可以做到几乎零成本实现为每个人发钱的目标。
只要出台了这样的政策,我不敢保证按照身份证给每个人发的钱100%不会被截留,但被挪用和截留的可能性绝对低于中国其他所有的补贴、福利……
根据我自己了解到中国农村目前的关于农田补贴的情况(农民应该是技术手段最不发达、信息了解程度最低的一群人),不管是村干部还是更高级的官员,想要贪污、截留和挪用这个,你看那个农民会接受?
有人还说,什么中国法制不健全,坏人们可以通过收集身份证等各种方法冒领这个钱,这个我怎么说呢——这已经是犯罪了好不好?这是警察叔叔上阵的时候了!
还有人说,这是劫富济贫,打击人对于财富的创造动力。
说这种话的人,我真觉得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我是全民发钱,是个中国人都有份,怎么劫富济贫了?别人有1万,你有100万,每个人给你们发2000元,你就觉得你吃亏了?这特么不是什么劫富济贫,而是你犯红眼病了!
4%的人均GDP对于穷人有作用,给他们提供生存基础,对于那些勇于创造财富的人来说,这点儿钱算什么?该奋斗还是得奋斗,该努力还是得努力,哪有一个奋斗的人为了每年2000元钱混吃等死?
如果我这种方式是打击财富创造力,那么传统的印钞方式,把钱都给富人们,让房价一年上涨50%、100%,让一个大城市里最努力最聪明的小伙子奋斗一辈子也买不起房,这样不打击财富创造力?
还有人说,中国底层民众素质低,很多人拿到钱之后吃喝嫖赌给浪费掉了,或者被人骗走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这种思维好奇怪——又是典型的专制王朝思维:什么事儿我都替你考虑,我认为你素质低,所以不能让你得到这些利益!
且不说,即便在底层民众哪里,发了钱就吃喝嫖赌的人是极少极少的,即便是发了钱,很多民众就拿去吃喝嫖赌,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好不好!
如果说他的钱又被人骗走,那也是他活该,跟我的发钱没有关系,而且,这个时候又该警察叔叔上场了……
该说的,不该说的,我都说了,接下来,就看我们政府的啦!
路财主: 要解决中国经济困境,请按照身份证给每个中国人发钱!
为什么中国七天的国庆节长假期?
据说,除了休假之外,最大的理由是“促进消费”。
如果,我有一个方法,不仅能很大程度解决当前领导们念念不忘的消费不足问题,而且对中国贫富分化、实体经济困难乃至债务占比过高等问题都有所缓解,而且还特别公平合理,那中国政府是不是很值得一试呢?
法子很简单——
按照身份证号码给每个中国公民印钱!
特别是,若能够在国庆节的时候发钱,可能是最能体现“国-庆”的意义。
中国经济,说到底有什么问题?
最大问题,其实是贫富差距问题!
假定中国有100个人,1个人拥有100万元的财富,另外99人都只拥有1万元财富,那个富人的财富是普通人的100倍。如果让政府统计部门来统计,那么结果就是:我们中国人均财富2万元人民币。
这就是中国经济目前的经济现实,红果果的贫富差距!
现在,按照我的法子,由央行按照身份证号码,给每个公民不论穷富贵贱乃至任何岁数任何身体状况,发钱1万元。
这样一来,那一个富人的钱数变成了101万元,其余99个人的钱数变成了2万元,那个富人的财富与穷人的财富之比变成了50倍!
你说说看,这是缩小了贫富差距,还是扩大了贫富差距?
有人说了,你这会引发通货膨胀!
废话,我是研究货币的,当然知道在社会财富总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货币印刷多了会引发通货膨胀。
可问题是,即便不发给普通民众,除了极个别年月,央妈其实每年、每月甚至每日都在不停息的印钞、印钞、印钞!
最重要的是,央行所印刷的这些钱,绝大部分都以最低的成本,送给了占据了财富链最顶端的国有金融机构,然后通过信贷的方式,给到了与政府权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最富有的那一群人手里!
就说最近这几个月来,将地方债纳入央行担保品,动辄放宽抵押品资格,哪一个不是哗哗哗的印钞,而这些钱最终都落入到谁的口袋里了?
下图就是1995年以来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变迁,大家可以好好看看,除了2015年在减少之外,是不是其他每年都在增加?央妈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就这样从1995年的2万亿元,扩张到现在的36万亿元!
所以,我所谓的“国庆印钞法”,并没有让央行停止印钞——
改变的,只不过是印钞送给谁的问题!
用上面的例子来打比喻,央行其实一直都在印钞,但每次新印刷100万元,其中的80万元都分给那个拥有100万的富人,然后剩下的20万才分给另外的99个人!然后,那个富人变得更加富有,穷人虽然收入也貌似略有增加,但实际上却是变得更加穷困。
既然如此,还不如按照身份证号码给每个人发钱,这样更加公平合理对社会友好而且还不会增加社会债务,具体两种印钞方式对于社会贫富差距的影响见下面的表格。
不妨对比一下中国2017年“扶贫”的成绩。
中国当前贫困人口的标准线是年收入低于2011年的不变价2300元,约折合2017年的3000元左右,而综合各项官方数据,中国2017年贫困人口总量在3500万人左右。另,根据中国公布的数据,2017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超过1400亿元,这相当于每个贫困人口投入4000元。
你看,贫困人口标准是年收入3000元,我们平均每个人投入了4000元,结果还没有全部脱贫,你说说这资金使用低效到什么地步了?
相比之下,全民按照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发钱,我敢肯定效率肯定远远高于这个!
当然,我必须说明,我建议的“发钱”,是在当前社会物资整体足够丰富、有足够基础财富、而且社会整体处于债务紧缩(去杠杆)的情况下。否则的话,如果是在朝鲜那样的社会,物资奇缺的情况下给普通民众发钱,那样的话会导致物资价格的暴涨,催生更多的不平等(2009年朝鲜曾经开展1:1000的货币改革,但国家干部、军人以及其他政府行业的人却规定工资不变,这相当于给体制内人员发钱,而让所有非体制内人员财富瞬间缩水为原来的1/1000——最终这一货币改革极其失败,财政部长被金二猪作为替罪羊而枪毙)。
既然说到了由央行发钱,那自然就有个发多少的问题:
如果给每个人都发得太多,最后结果无非是整个社会体系的财富创造体系被破坏,没有人再去踏踏实实工作,整个社会陷入好逸恶劳,随后通胀时代来临……
根据中国目前去杠杆和债务紧缩情况,我的简单建议是,由央行为每个人银行账户里添加相当于3-5%的当年人均GDP的钱,一年发一次,只要是中国出生的中国国籍的活着的人都发!
这部分钱相当于全民福利,让那些最贫困的人有钱能够进行基础消费,让一般的不那么贫困的人,也能够稍稍合理增加自己的消费,这对于解决中国的内需不振、消费低迷和产能过剩问题绝对有莫大的好处。
因为有了4%左右人均GDP的保底收入(按照2017年5.93万元的人均GDP来算,可以发钱2372元),中国底层人群生存层面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他们面对社会其他人群也会变得更有尊严和自信,整个中国的幸福指数都会大幅度增加。
对于有钱的那部分人来说,这点儿钱连塞牙缝都不够,根据边际消费原则,发钱这事儿对于他们,根本没有多大影响。
当然,富人们相对于其他人的富裕倍数会稍稍降低一些,但因为普通人的“仇富”心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中国富人的社会生存环境将会是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差,这不正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中国梦”的目标么?
我想,稍有良心的富人也应该会支持这种做法。
至于大家普遍担心的通货膨胀问题,我认为,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最大的可能是——对通胀没啥大影响。
想想看,我们2003年免除农业税并且开始给全国的农民发放种田补贴,2017年1400亿元的扶贫资金投入,全国因为这事儿通胀了吗?更何况,2011年以来,澳门、香港、台湾、新加坡这四个华人经济体,都有给全体民众发钱的经历,有的发钱额度比我说的比例都大,但没有一个经济体出现大家所担心的通货膨胀问题。
有人说,大陆不一样,先进的主义搞了这么多年,赤贫惯了,人穷志短,天上掉馅饼的钱穷人不会珍惜,所以一定会造成通胀。
这个的确也有可能,一开始发钱,因为大众心理预期,可能还是会出现一些消费品的通货膨胀。不过我也认为这是好事,你想想看,如果普通人可用的钱增加了10%,物价涨了5%,你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方面,国际上也有个现成的例子——2007-2008年的越南。
后记:
这篇文章是我酝酿了很久的一篇文章。
一直以来,我总在抨击央行印钞,给所有人的感觉似乎是我是个坚决的反对通货膨胀的财经学者——但实质上,我并没有那么死板。
如果一个经济体遇到了传统手段完全无法解决的经济问题,比方说现在的消费不足、产能过剩等,比方说债务膨胀、实体经济艰难等,如果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增进社会和谐,我并不反对印钞。
不管是中国还是欧美日,其经济问题的关键是贫富差距过大,而当前的印钞方式恰恰是通过央行印钞购买债券等资产而实现的——麻痹的,想想都知道,资产的拥有者,基本都是富人,这种印钞方式就是相当于印钱送给富人!
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其口号是“我们是99%”,正是揭示了当今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源——贫富差距,而特朗普为何当选,也是这个原因。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物资极大富足的时代,钱从来就没有少印,而且印的越来越多,但最终伤害的,却都是那些普通人——从中产阶级到最贫困的人群。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考虑换一种货币扩张的方式呢?
所以,就有了这篇一点儿也不高大上的文章,以我这狭隘的思维,还觉得这是解决中国当前经济问题的最好策略,比那一堆养在庙堂之高专家学者建议的狗屁政策更实际、更有效、更公平、更接地气,也对中国普通民众最友好!
当然,这么做最大最大的坏处就是——原来能从政府和央行那里得到低成本资金的利益团体,从此之后无法占全体民众的便宜了……
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