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的爆发,仅仅是因为一泡大便?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
【萨沙讲史堂第六十一期】(历史系列第29讲)
造成3000多万人死伤的抗日战争的导火索,仅仅是一泡大便?
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又是日本人搞出来的,听萨沙好好说一说吧。
而著名的卢沟桥事变的起因,在今天看来,是莫名其妙的,甚至可以说滑稽可笑。
7月7日22时40分,日军驻丰台的中国驻屯军步兵第1联队第3大队的第8中队在宛平城以北的龙王庙附近进行军事演习。该中队此时进行的所谓演习项目是:利用黄昏接近敌军主阵地,拂晓发起突然攻击。
宛平城由宋哲元的29军一部驻守。
这个所谓的演习并不是偶然的,在前一日,已经有过类似的事件。
7 月6日,日军驻扎在丰台的部队,要求通过宛平城去长辛店演习,却并没有事前通知中国方面。根据《辛丑条约》,日军进行 这类军事行动,务必提前通知中国方面,不然中方不会配合。面对日军擅自要求进入宛平城的行为,宛平的中国军队守军当然予以拒绝。这件事明显是日军方面理 亏,双方僵持了十几个小时。最终,日军在晚上灰溜溜地退走。
----------------小人物志村菊次郎!
到了7月7日,日军驻丰台部队再次进行演习,一样没有通知中方。
在龙王庙地区演习期间,日军第8中队长清水节郎大尉突然宣称:当演习进行到当日22时40分左右,从演习场不远的龙王庙中国军队第29军阵地方向上连续打出数枪!
随后,清水节郎大尉即令吹号集合停止演习。此时,清水节郎大尉又听到从宛平城方向打来十多枪,判断是中国军队开枪。他立即集合部队,准备应变。当集合好部队清点人数时,清水节郎大尉发现少了一名士兵。
清 水节郎大尉在后来的笔记中写到:“我站起来看了一下集合情况,骤然间假想敌的轻机枪射击起来。我以为是那边的部队不知 道演习已经中止,看到传令兵而射击起来了。这时,突然从后方射来几发步枪子弹,凭直觉知道的确是实弹。可是,我方的假想敌好像对此还没有注意到,仍然进行 落空弹射击。于是,我命令号兵赶紧吹集结号。这时,从右后方靠近铁路桥的河堤方向又射来十几发子弹。我回顾前后,看到卢沟桥的城墙上和河堤上有手电似的东 西一亮一灭的,似乎在打什么信号。我正指挥逐次集合起来的小队做好应战准备的时候,听到一个士兵行踪不明的报告,就一面开始搜索,一面向丰台的大队长报告 这种情况,等待指示。”
日军就地寻找了一会儿,没有找到这个士兵,随后向驻丰台营区的第3大队长报告。清水节郎大尉主观认为可能是中国军队将这名日本兵绑架,之前放枪就是绑架时的枪声。随即,清水节郎大尉要求率部进入宛平城,查找这名士兵。
显然,这又是严重违背中日协定的事情,必然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你深夜要求带兵搜查别人驻军的城镇,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军队能够同意?
后来,29军组织调查团去宛平调查后确认,当时中国军队守军也听到城的东方有几声枪响,他们认为是日军开枪挑衅,更严加戒备。
在枪响以后,金振中营长曾经检查全营官兵,没有一个人的子弹有缺少。这说明,中国守军根本没有开枪射击过,枪不是中国军队开的。
日军没有开枪,中国军队也没有开枪。那么,枪声是从哪里来的?这又是一个精心策划的事件。
后来,经过二战战后大审判,这个疑惑才被彻底解开。天津特务机关长茂川秀和少佐和特务头子田中隆吉供认,这些枪击是他们特别安排的,其目的就是制造中日之间的冲突。
关于这个计划,日军军部高层也完全了解。如此绝密的事件,因为知道的人比较多,居然也流传开来。
在1937年7月初,东京日本军部中就流传着一个说法:不久之后,中国华北要发生什么事!
甚至,就连日本政界的一些消息灵通的高层人士也直接对朋友们说:“军方已经有所动作,七月七日的晚上,华北将重演‘九一八事变’的柳条沟事件(日军炸毁南满铁路,诬陷是东北军所为,随后全面发动对东北的入侵)。”
日军以士兵被中国军队绑架为由,态度强硬地要求进入宛平城检查。中国军队守军坚决不同意,理由是日军演习没有通知中国方面,中国方面不可能去配合。
3营营长金振中后来回忆道:“据日方说,他们的一名演习兵被宛平城内华军捉进城去,他们要进城搜查。在这黑漆漆的雨夜,日军到我军设置的卢沟桥警戒线内演习,明明是企图偷袭宛平城。只因我守备森严,无隙可乘,便捏造丢失日兵的借口,乘进城搜查之机,诈取我城池。”
第3大队长一木清直少佐接到中队长清水节郎大尉的报告后,一面紧急集合部队准备去卢沟桥地区增援,一面打电话给在北平城内东交民巷的牟田口联队长。拥有一定实战经验的一木清直少佐觉得事有蹊跷,更觉得事关重大,不敢随便下令进攻,只得向上级汇报。
中国驻屯军步兵驻屯旅团长河边正三不在北平,他正在秦皇岛检查部队第2联队的演习情况。此刻,步兵旅团的最高指挥官就是牟田口联队长。没想到,军国主义思想极为强烈的牟田口联队长的回答却是:“立即去现地(宛平城)部署部队,准备战斗,并与中国驻军的营长进行交涉。”
在联队长如此强硬的态度下,一木清直少佐的胆气也瞬间就壮了。于是,他率领一个中队,于7月8日零时,向卢沟桥开进。
事 实上,这个被中国军队“绑架”的士兵根本就没有死,甚至也没有失踪。毫无经验的新兵志村菊次郎,在所谓失踪后20分钟 已经回到了部队。志村菊次郎当年20岁,东京人,出生在城市内的商业区。他没有受过什么高深教育,小学毕业后就进入社会做事。他先后做过厨师、送货员、小 职员等等,1937年3月1日在丰台完成军队入伍仪式!
志村菊次郎入伍之前比较肥胖,行动迟缓,脑袋反应也比常人慢一拍。他的战友都认为志村菊次郎认 真老实,但比较迟钝,总体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日本人,没人任何引人注意的地方。
至于为什么掉队?据他自己说是因为腹泻而暂时离队去方便,结果在拉完肚子以 后,却发现部队已经走远了!志村菊次郎赶忙追赶部队,却因为有些缺心眼和夜色太黑而搞错了方向,追了半天才追上。七七以后,日本方面为了遮羞,宣布志村菊 次郎是去传送命令才迷路的。
日军要求进入宛平城的借口,为的就是寻找失踪的二等兵志村菊次郎。现在,既然这个志村菊次郎一没死、二没伤,更没有丢,那还有什么理由闹事呢?似乎事情就应该这样结束了。
没想到的是,在明明得知该士兵已经归队的情况下,日军驻扎北平的中国驻屯旅团的代理指挥官牟田口大佐却下令进行军事部署,准备武装进攻。
他派联队附森田彻中佐率领有关人员与1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小队,到现地调查和进入宛平城进行交涉。第3大队则在宛平城外,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到了这个时候,事实真相已经非常明显了,日军不过是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来发动军事进攻而已。所谓打枪、丢人,都是在扯淡。
第3大队长一木清直到达现地后,向联队部报告:“在8日3时25分,又遭到中国军队在龙王庙方向的3枪射击,但无人伤亡,是否需要还击?”
牟田口大佐居然马上下令进攻:“你们被敌人攻击,当然要还击!”
一木清直从军多年,比较老成。他深知一旦进攻,就有可能形成大规模的战斗。出于谨慎起见,他还特地追问了一句:“那么,我们能开枪射击吗?没有关系?”
牟田口大佐几乎不假思索地肯定回答:“当然可以!”
于是,一木清直的第3大队迅速进行了进攻部署,并在7月8日5时30分对驻于龙王庙和宛平城的中国第29军部队发动了全面攻击。日军使用枪械向宛平城猛烈射击,还用火炮向城内轰击。
牟田口大佐不过是个大佐而已,他同一木清直少佐一样,都不过是进攻命令的执行者。他们作为中级军官,不可能决定如此重要的事情。事实上,他们是在执行日本军方的既定计划。
由此抗战打响了,并且持续了八年之久!
卢 沟桥事变之后,日方为了掩盖真相,将“失踪”的二等兵志村菊次郎送回国内,并让他退役。当时,现役士兵如果没有严重过失、疾病是绝对不可能这样退役的。显然,日本方面也知道卢沟桥事变没有道理,怕志村菊次郎在战场上乱说话。因此,权衡之下,觉得还是将他控制在日本国内 比较好。
这个小兵由此平静地在老家生活了7年之久,躲过了一次次的大规模征兵。可惜,好景不长。1944年, 日本在盟国的打击下 已经日薄西山,面临土崩瓦解的局面。日本国内成年男性不是在战场上,就是在兵工厂里。志村菊次郎再也逃不过战争的魔影,作为适龄老兵,他被迫再次服役,加 入日本在东南亚作战的南方军。当年10月,志村菊次郎在缅北作战中,被中国远征军孙立人的新一军击毙于阿拉干山脉。这个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导火索,就这样 啼笑皆非地死了。志村菊次郎本人恐怕没有想到,让中日两国伤亡三千万惨烈大战的借口,居然源于他一次私自离队大便。
【萨沙讲史堂第六十一期】(历史系列第29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