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话西游:三教和谐之取经事件簿
唐僧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但很多难,其实是一个故事拆出来的。下面梳理成三十八个故事。牵涉到佛、道关系的,则略作点评。
故事一:唐僧离长安后遇到寅将军、特处士、熊山君三个妖怪,为太白金星所救。(第十三回)
友情客串:太白金星
寅将军是虎,特处士是牛,熊山君自然是熊。这三个过场妖怪命不错,太白金星只是救人,并未除妖。几个妖怪对话的口吻,看不出修的是佛是道,倒是村秀才的调调,现在喜欢泡在咖啡馆里谈人生的,还是这个风格。
故事二:唐僧经过五行山,救行者脱困,并收为大徒弟(第十三回、第十四回)
“唵、嘛、呢、叭、咪、吽”,如来这张五百年前的老帖子,是梵语莲花珠的译音,据说象征着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民间说法,则是“我那里把你哄”而已。
故事三:猴子打死六个强盗,受不了批评离队又回归,被骗戴上了紧箍。(第十四回)
友情客串:龙王、观音
行者打死的六个强盗,分别叫做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眼耳鼻舌身意是佛教所谓的六根,打死六贼,也就是六根清净。
故事四:蛇盘山鹰愁涧,收小白龙为坐骑。(第十五回)
友情客串:观音
小说回目是“鹰愁涧意马收缰”,龙是“意马”,和猴子是“心猿”相对。把人的心、意比作猿与马,佛道两家都很流行。
故事五:观音禅院,黑熊盗取唐僧的锦澜袈裟,猴子几度试图夺回不成,请来观音菩萨,收服了熊罴。(第十六、十七回)
友情客串:广目天王、观音
这个故事里,有不少对寺院里人事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介绍。妙在都是多的是物质性的攀比,教义之类是看不见的。
观音禅院的老和尚有“幸童”,一般注释只说是贴身童仆,体现了非礼勿言的分寸感。后面在车迟国,有道士向孙悟空炫耀自己是师父“靠胸贴肉的徒弟”,说得就更露骨。这种关系,当时在寺院道观似乎都视为正常,只是还不如异性恋来得有吸引力。《二刻拍案惊奇》比作“吃杀馒头当不得饭”。
这个黑熊怪平时与观音禅院的老和尚论道,后来又被观音收作守山大神。他的朋友苍狼,是个道士,另一个朋友白花蛇,则是秀士打扮。儒道释三教和谐,在妖怪界也有体现。
故事六:高老庄收八戒。(第十八、十九回)
八戒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据道教典籍,北极天蓬大元帅,三头六臂,麾下有骑兵三十六万,和《西游记》中“敕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兵种全不相干。
故事七:过黄风岭斗黄风怪。(第二十、二十一回)
友情客串:灵吉菩萨
黄风怪是“灵山脚下的得道老鼠,因为偷了琉璃盏内的清油,灯火昏暗,恐怕金刚拿他,故此走了”,从这个习性看,似乎就是老鼠,而不是黄鼠狼。他作法时是“望着巽地上把口张了三张,呼的一口气,吹将出去”,也不是放屁。央视86版电视剧,利用了一些民间观念加以改造,更加生动,是颇为成功的改编。
灵吉菩萨不见于佛典,是民间或作者的原创角色。
故事八:过流沙河,收沙僧为徒弟。(第二十二回)
友情客串:木叉
看点:沙僧的形象是红焰发,蓝靛脸,项下挂着骷髅,似乎和密宗造像有关。
故事九: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变成白富美勾引唐僧师徒,所谓“四圣试禅心”。(第二十三回)
黎山老母应作骊山老母,这是一位来历很早的本土神仙,不但见于小说,连《汉书·律历志》上也有提及。而且她后世影响很大,樊梨花、穆桂英、刘金定、白素贞等等女将或女妖,都有传说是她的弟子。所以她和观音姐姐同属一线明星,联袂出场也很合适,至于佛道有别,在《西游记》的体系里,当然不构成哪怕一丢丢障碍。
故事十:万寿山五庄观,人参果树引起的纠纷。(第二十四回~第二十六回)
友情客串:观音菩萨、蓬莱、方丈、瀛洲海外三仙山的神仙
这一回里对猴子的神仙级别给了明确定位,“虽得了天仙,还是太乙散数,未入真流”,所以碰到镇元大仙这个地仙之祖,就不是对手了。
猴子在蓬莱找到的是福禄寿三星,在方丈找到的是东华大帝君和东方朔,在瀛洲找到的是九老。
这里面,福禄寿三星算是神仙里的新出门户,但后来居上,民间影响很大,小说里给他们的戏份也最多。
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曾经和王母娘娘是一对,小说里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酱油。东方朔本是汉武帝的臣子,《汉武帝内传》等小说里说他偷过西王母的桃子。小说里安排他跟在东华帝君身边,是个童儿模样。孙悟空一见他,开口便说“这个小贼在这里哩!帝君处没有桃子你偷吃”,算是亲切交流经验吧。
86版央视电视剧里,安排猴子还去找了师父须菩提祖师,祖师不见,但指引他去找观音菩萨。这个情节为原著所无,但极见师徒真情,是编剧的神来之笔。
故事十一:白虎岭三打白骨精。(第二十七回)
白骨精是《西游记》最寒酸的妖怪之一,无背景无法宝无小妖。对比后世改编故事的煊赫景象,简直是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了。
故事十二:过宝象国,斗黄袍怪。(第二十八到第三十一回)
黄袍怪是天上二十八宿之中的奎木狼,常吃人,但不认为唐僧肉与普通人肉有什么不同。不知道是信息闭塞,还是修行水平高,再吃唐僧肉也无法升级了。
他炼有一颗“舍利子玲珑内丹”,内丹自然是道教的概念,舍利子则是高僧大德火化后留下的结晶体,似乎也是兼修释道的。
故事十三:平顶山莲花洞,斗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第三十二到第三十五回)
友情客串:哪吒三太子、太上老君
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下界为妖,据太上老君说,“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但从前面的剧情看,二人对这种顶层设计并不知情,是真心以为自己是从天上逃下来的,所以会认干妈、干舅舅,为吃唐僧肉也真的是蛮拼的,——就是说,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动注定会失败,蒙在鼓里的小人物,也可怜。
他们从老君那里盗得五件宝贝,据老君自己介绍:“葫芦是我盛丹的,净瓶是我盛水的,宝剑是我炼魔的,扇子是我扇火的,绳子是我一根勒袍的带。”
紫金葫芦和玉净瓶功能相同,都是持有者喊对方姓名,一旦答应则被吸入,幌金绳则可祭其捆人,都是很厉害的宝贝。
七星剑则似乎没什么效果加成,只是一件兵刃而已。
芭蕉扇的功能是煽风点火,和铁扇公主借给猴子的那把假扇子相似,但威力比较一般,猴子应付起来并不吃力。老君另外还有一把芭蕉扇,据说威力尤在“化胡为佛”的金刚圈之上,如果老君不是吹牛,那是《西游记》里最顶级的宝贝了。
故事十四:乌鸡国的真假国王。(第三十六到三十九回)
友情客串: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的这只狮子下界为妖,也是官派的。国王不认得菩萨,把他在水里浸泡了三天,文殊的报复就是让狮子把国王丢进井里假死三年。
菩萨要报复凡人,派坐骑假扮道士来完成工作,很有栽赃嫌疑。
这只狮子倒是很清楚自己只是来完成任务的,所以冒充国王之后,三年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不敢胡作非为。而且这只狮子是阉过的,所以也不用担心后宫嫔妃的贞节问题。八戒评:“这妖精真个是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了!”
如此说来,86版电视剧的改编,倒是提供了一些原著冰山下的信息。一开场就是假乌鸡国王一脸苦闷独自喝酒的情节,然后是面对美艳王妃的约会邀请只能强作冷漠,后面假国王对王妃还有“两年之后,便可夫妻恩爱”云云的台词,简直担心王妃要答一句:“你不是不行,你是没有。”
故事十五: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故事。(第四十到四十二回)
友情客串:龙王、观音
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施展时首先要将“将车子按金、木、水、火、土安下”,所谓“五辆车儿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这是道教内丹家的观点:他们把人体比作炉鼎,特别重视火的作用。
红孩儿被观音收服后,成了善财童子。——这个善财童子的来历,是《西游记》的创造,和一般佛典中的叙述不同。
故事十六:黑水河鼍龙抓走唐僧,猴子查明其是西海龙王的外甥,喊来西海太子摩昂抓走鼍龙。(第四十三回)
友情客串:西海龙王、西海太子摩昂
鼍龙居住的黑水河另有河神。唐僧的脚力小白龙曾在鹰愁涧安身,鹰愁涧也有自己的水神。后文又提到,北天门内乌浩宫有水德星君,总管“四海五湖、八河四渎、三江九派并各处龙王”。可见各水域的地方官员,并非一定要由龙族成员担任,但龙族凭借自己的势力,又确实可以做到让许多龙族成员成为水中的官员。这是古代官绅关系的一种很好体现。
故事十七:车迟国国王崇道灭僧。行者与三个车迟国三个国师斗法,大获全胜。(第四十四~四十六回)
友情客串:风婆婆、推云童子、巽二郎、雷公、电母、四海龙王等降雨小组成员
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这三个妖道,口诵“三清爷爷”的时候极虔诚,属于道教里极其罕见的原教旨主义者。他们除了迫害和尚之外,似乎别无恶行,也没有想吃唐僧肉的意思,和行者斗法,只是为本门争一口气。连连落败之后,实力悬殊得连那“昏乱”的车迟国王都看出来了,但就是绝不罢休,死磕到底,卒以身殉。
自然,为了信仰而献身的,照例只能是他们这些“晚辈小仙”。他们不知道,两教的头面人物都高瞻远瞩,才不会这么固执拘泥,“三清爷爷”和如来佛祖,早就在安天大会上把酒言欢了。
故事十八:通天河的灵感大王每年要吃童男童女,行者、八戒仗义相救。(第四十七回~四十九回)
友情客串:观音菩萨
灵感大王乃是观音菩萨“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每日浮头听经,修成手段”。菩萨收了灵感,显鱼篮观音像。陈家庄一庄“老幼男女,都向河边,也不顾泥水,都跪在里面,磕头礼拜。”灵感本就是观音身边的人,这些年吃了庄里这许多孩子,大家好像全不记得了。真是善良而善忘的百姓。
故事十九:金(山兜)山斗太上老君的青牛独角兕大王。(五十回~五十二回)
友情客串:托塔李天王父子、火德星君、黄河水伯、如来、十八罗汉、太上老君
这是道教最有面子的一个故事。不久前乌鸡国的故事里,猴子师兄弟三个刚把三清圣像丢进茅厕,不旋踵就逢着老君的青牛拦路,简直使人怀疑青牛是老君故意放出来找场子的。
但兕大王从太上老君那里偷来的法宝金钢圈,也是当初闹天宫时,老君暗算孙悟空的宝贝。老君当时还对观音放话:“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
汤用彤先生论初入中国时的佛教说:“佛教在汉世,本视为道术之一种。其流行之教理行为,与当时中国黄老方技相通。”这种情形,大概便是“老子化胡为佛”的说法产生的背景。后来佛教也有反击,编了些《清净法行经》、《造天地经》之类的书,说释迦牟尼成佛后,派弟子摩诃迦叶到中国来化为老子。——可见不管是多玄妙的争辩,最后总是要归结为一句“我是你爸爸”的。
故事二十:女儿国故事。(五十三回~五十五回)
友情客串:观音、昴日星官
原著里,这一回无爱情,就是一种简单的男性生殖力崇拜。唐僧当了十辈子处男,即所谓“十世元阳”,所以比大熊猫还珍贵得多。面对女儿国王的提亲,唐僧担忧的是“我怎肯丧元阳,败坏了佛家德行;走真精,坠落了本教人身?”面对蝎子精的引诱,又发出“我的真阳为至宝,怎肯轻与你这粉骷髅”的呼声。
精液和脑浆都是白色的粘稠液体,古人隐隐觉得两者是一回事,所以研究出各种还精补脑的窍门。《水浒传》里头,李逵一斧子劈开罗真人的脑壳,看见的都是白血,因为“这贼是童男子身,颐养得元阳真气,不曾走泄,正没半点的红!”则唐僧的十世元阳都凝聚在脑门子上,不知道该浓厚到什么地步。难怪他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都是个一脑瓜糨子的样子。
故事二十一:真假美猴王(五十六回~五十八回)
友情客串:观音、托塔李天王、地藏王菩萨及其宠物谛听、如来
小说回目中有“二心之争”的字样,如来又对诸天神佛说,“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则六耳虽是一有实体的猴子,说是孙悟空潜意识中恶念,也无不可。
故事二十二:过火焰山,三调芭蕉扇(五十九~六十一回)
友情客串:火焰山土地、四大金刚、李天王父子
铁扇公主并不是妖怪,她“自幼修持,也是个得道的女仙”。就连此时牛魔王的心理活动,也是“我当年做妖怪时”如何如何,显然也认为自己已经洗白了。
然而正类似港片的逻辑,黑社会老大要退出江湖,灾难就来了。不但猴子要来借扇子,天庭和灵山竟然都出动大兵团对老牛来进行围剿。终于,老牛被“牵牛归佛”,铁扇倒是从此隐姓埋名修行,后成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
故事二十三:祭赛国金光寺佛宝舍利被盗,金光寺僧人蒙冤受罚。唐僧、行者深夜扫塔,查明盗宝者乃碧波潭老龙的女婿九头虫。行者乃与八戒往碧波潭,又得二郎神之助,夺回了佛宝。(六十二、六十三回)
友情客串:二郎神
祭赛国的都城,“龙蟠形势,虎踞金城”,显然是照着南京写的。南京大报恩寺的阿育王塔,中有佛顶骨舍利。
所谓“虫”,基本相当于今天动物的概念,大致分五类:人是裸虫,走兽是毛虫,飞鸟是羽虫,鱼是鳞虫,乌龟是甲虫,所以,九头虫就是九头鸟。
九头鸟被哮天犬咬掉了一个头,但逃了性命。作者旁白说:“至今有个九头虫滴血,是遗种也。”民间本有传说,九头鸟被狗咬掉了一个头,飞行时滴血,血落谁家,必有灾患,所以听到九头鸟的叫声,就要关灯放狗。这是给旧传说提供新起源。
故事二十四:荆棘岭的几棵老树成精,先与唐僧大联其诗,然后又要其与杏仙成婚。八戒赶至,将这些树尽皆筑倒。(第六十四回)
十八公(松树),孤直公(柏树),凌空子(桧树),拂云叟(竹竿)几个和唐僧“一伙歪诗”,彼此吹捧的热情则很高,很能体现文人小团体的特色。
和唐僧结亲的是杏树。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树性喜淫者,莫过于杏”。并称他做过实验,把处女的裙子挂在树上,不结果的杏树也就会结果了。
故事二十五:唐僧师徒误入小雷音寺,斗黄眉老祖。(第六十五回~六十六回)
友情客串:二十八宿,荡魔天尊手下神将若干;国师王菩萨手下神将若干;弥勒佛
有人认为:黄眉老祖的法宝金钹,“那钹口倒也不象金铸的,好似皮肉长成的,顺着亢金龙的角,紧紧噙住,四下里更无一丝拔缝”,似乎是女性的性器官;另一件法宝则叫“人种袋”,又似乎是男人的睾丸。他的武器,则是“短软狼牙棒”,和猴子的金箍棒比试时,又有“若粗若细实可夸,要短要长甚停当”云云,象征什么,那也不消说得。
二十八宿这样的天兵天将,是《西游记》里常见的酱油众,荡魔天尊和国师王菩萨的两支部队,则似乎是作者特意想借机介绍一番的。
武当山的荡魔天尊是民间信仰里的重要角色,故事自成系统,曾被编成《北游记》。八戒在高老庄时,对猴子变成的高小姐表示自己不怕老丈人请来的法师,曾发豪言曰:“就是你老子有虔心,请下九天荡魔祖师下界,我也曾与他做过相识,他也不敢怎的我。”
泗州城的国师王菩萨,原型据说是唐代的高僧僧伽,他对猴子解释自己不能亲往助力时说:“奈时值初夏,淮水泛涨之时,新收了水猿大圣,那厮遇水即兴,恐我去后,他乘空生顽,无神可治。”大运河改变了黄淮下游的水系面貌,导致当地水患频发,古人不解其中缘由,很自然的理解为妖精作怪。水猿大圣的原型无支祁,元代杨景贤的《西游记》里称为“巫枝祗圣母”,是孙行者的二妹。现在小说里已经看不出这层关系了。
故事二十六:七绝岭多年的烂柿子累积,竟将道路填满,变作一条“稀屎衕”。此地又有蟒蛇作怪。行者除去巨蟒,八戒现原身,拱开道路。(第六十七回)
阻碍:蛇妖
野生妖怪,无法宝无背景,甚至未未修成人形不会说话。
故事二十七:麒麟山獬豸洞,从赛太岁手里救回了朱紫国王的金圣皇后。赛太岁是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犼。(第六十八~七十一回)
友情客串:观音菩萨
同样是观音菩萨身边来的坐骑,金毛犼文化水平不高,只读过《百家姓》,金圣皇后则还读过《千字文》,放到今天,已经够格开国学班了。
赠给金圣宫娘娘新霞裳护体,使得妖王不能近身的,是紫阳真人张伯端,这是宋朝的道士,穿越到唐朝来配戏。
故事二十八:盘丝洞,唐僧化斋时为七个蜘蛛精抓去。行者等救出唐僧,蜘蛛精寻自己的师兄百眼道人相助。行者得黎山老母指点,请来毗蓝婆菩萨,降服妖怪。(七十二、七十三回)
友情客串:黎山老母、毗蓝婆菩萨
这回故事其实较平常,名声如此之大,显然是因为有女妖精洗澡的裸露镜头。小说对女妖怪素来不甚容情,这里也不例外,所以被菩萨收去看门是蜈蚣精,七个蜘蛛则被“尽情打烂,却似七个肉布袋儿,脓血淋淋”,死得很恶心。86版电视剧里,是蜈蚣精毙命,而七个蜘蛛被带走打扫卫生,算是编导的一点怜香惜玉之心吧。
毗蓝婆,是梵语暴风的音译,在佛经中是十位罗刹女中的一个。小说利用蜈蚣怕鸡的日常生活经验,顺手把她改造成了一只老母鸡。
故事二十九:狮驼岭故事,斗青狮、白象、大鹏三个妖精。(七十四~七十七回)
友情客串:太白金星、如来、文殊、普贤
青狮是文殊菩萨的坐骑,白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这是青狮第二次出现,这大概只是作者的疏漏,但理解为有深意,也不妨作为一种脑洞游戏。
云程万里鹏的形象,则是《庄子》中的大鹏和印度的伽楼罗鸟的混合。小说为之开相,“振北图南”,“变生翱翔”等形容,都是从《逍遥游》里对鲲鹏的描述化用来的。“鷃笑龙惨”一句,“鷃笑”是说小鸟斥鷃曾笑话大鹏飞那么高实在无聊,“龙惨”却又是说伽楼罗鸟以龙为食,所以龙见之生畏。
如来介绍自己和大鹏的关系时说:“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开他脊背,跨上灵山。欲伤他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这段话和佛教的本生故事有关而又不同。
大鹏有自家炼成的法宝阴阳二气瓶,把孙悟空装进去后,能烧得猴子“着实难禁”,自觉“孤拐烧软了,弄做个残疾之人了”,威力似在老君的葫芦,弥勒的金钹之上。但偷神仙的宝贝,结果是被神仙收回;妖怪自炼的宝贝,则“瓶子钻破,装不得人了,只好拿了出恭!”
故事三十:比丘国王听信妖道之言,要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之心作药。行者揭穿妖魔的身份,救了小儿。(七十八、七十九回)
友情客串:寿星。
比丘国国丈是寿星的白鹿,比丘国美后是狐狸精,则无背景,是白鹿下凡临时找的小情人。所以白鹿可以被寿星带走,小狐狸则被八戒一钉耙筑死。——八戒好色而总不能得逞,所以需要杀女妖精出气,并同时作“这个哄汉子的臊精!”之类的道德批判。前面牛魔王的小情人玉面狐狸,也是死于八戒之手。
故事三十一:陷空山无底洞故事。(八十~八十三回)
友情客串:托塔天王李靖、哪吒三太子、太白金星
据哪吒介绍,这个故事里的女妖,有三个名字:“他的本身出处,唤做金鼻白毛老鼠精;因偷香花宝烛,改名唤做半截观音;如今饶他下界,又改了,唤做地涌夫人是也。”之前的狐狸精也据说“面如观音”,观音姐姐真是广大女妖精的偶像。偷吃灵山宝烛所以犯罪,这又和前面的黄风怪如出一辙。
手托宝塔的天王,曾经是四大天王中的毗沙门天王也即北方多闻天王。唐代有传说,天宝元年(742年),安西城被番兵围困时,毗沙门天王显圣,并令“金鼠”咬断敌军弓弦。后来托塔天王李靖这个形象,独立分化出来,但和老鼠的这层关系,却保留了。
故事三十二:灭法国国王要杀一万个和尚,——正好四众到该国国境时,已经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了。行者半夜作法,折服了国王,使之改变国策,连国名都改成了“钦法国”。(八十四回)
友情客串:观音菩萨
故事三十三:隐雾山南山大王抓走唐僧,行者师兄弟几个合力,又将师父救出,除去妖怪。(八十五、八十六回)
一个毫无特点的野生妖怪。
故事三十四:凤仙郡上官郡守得罪玉帝,导致凤仙郡三年无雨。行者上天问明缘由,让凤仙郡郡守及全体百姓虔心祈祷,于是甘霖普济。(八十七回)
友情客串:整个天庭的官僚体系
故事三十五:玉华城,黄狮精盗取行者、八戒、沙僧的兵器,又由此引出了一窝狮子。(八十八~九十回)
友情客串: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又称东极青华大帝,寻声救苦天尊,《西游记》算是给足了他面子。把他的坐骑九灵元圣,设计成西天路上的顶级妖怪,对孙悟空可以做到秒杀。而且这只狮子很淡定,避免生事,也根本不把唐僧肉放在眼里。但太淡定则缺少戏剧性,所以人气是远不如能力只稍胜孙悟空,却喊出“我们一齐上前,使枪刀搠倒如来,夺他那雷音宝刹”的大鹏了。
故事三十六:玄英洞三只犀牛,变成佛身骗金平府老百姓的酥合香油吃,又抓走了唐僧。行者搬来二十八宿中的四宿,制服妖怪。(九十一、九十二回)
友情客串:角木蛟、斗木獬、奎木狼、井木犴、西海摩昂太子
犀牛古籍中常有提及,但在中国北方早已踪迹难觅。《西游记》的作者大约对犀牛角有些了解,但对犀牛则完全无知,以为其长相和水牛、黄牛也差不多。所以除了三个犀牛精后,得到同等价值的六只角。
这里已经是灵山脚下,三头犀牛却敢变成佛身招摇撞骗,而如来不闻不问,不晓得是什么来头。猴子不就近找佛菩萨来解决问题,而是远到天宫搬请二十八宿,也很奇怪。猴子得了犀牛角,曾说“我们带一只去,献灵山佛祖”,到了西天,却不见拿出来。——不然,用这个来做人事当礼物送给阿难尊者,岂不好过紫金钵盂?或许是三犀牛真在西天有某些背景,拿出来更触霉头,也未可知。
故事三十七:玉兔摄去天竺国公主,自己假变公主,要招唐僧为驸马。行者揭穿妖精身份,太阴星君赶至,收回玉兔。(九十三~九十五回)
友情客串:太阴星君、霓裳仙子
按照《西游记》的描写,月亮里是很热闹,光是在天竺国现身的,就有“这宝幢下乃月宫太阴星君,两边的仙姝是月里嫦娥。”又云,老星君“与众嫦娥收回玉兔”,可见嫦娥是一群而不是一个。猪八戒的“旧相识”,不过是“众嫦娥”之一的霓裳仙子而已。
故事三十八:铜台府寇员外斋僧,唐僧师徒受礼遇。唐僧坚欲取经不受款留,反使寇婆子怀恨在心。半夜里寇家遭劫,寇员外被害,寇婆诬告是唐僧师徒行凶,四众因此受了牢狱之灾。行者巧妙施法,澄清了真相。(九十六、九十七回)
友情客串:地府的办公部门
公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