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部落,你可以和任何男性上床。

为了部落,你可以和任何男性上床。

仙人的球 
 

和现代人旅游约炮一夜情的流程完全不同的是,在位于中国云南省和四川省之间的一些部落里,攀登技能才是成功求爱的关键。

 

城里人用车子房子和性能力证明自己在攀登社会地位的高峰,而摩梭人则是质朴的实操。

 

城市人群开始审视婚姻制度的合理性时,纳西族的青年男女正在想办法冲破制度的枷锁,以寻求某种稳定的一对一关系。

在这个部落里,男人通常要来到与爱人的会合地点,然后翻入她们的窗户。

 

摩梭族是一个避开了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关系的母系氏族,也不用像现代人一样把婚姻生活当成一项任务去完成。女性可以自由地与他们选择的任何男性开始和结束性关系。只要她们愿意,她们可以纵情换夫。

 

在这个谁能上房揭瓦谁厉害的部落里,女性可以随心所欲地接受尽可能多的爱人。而且在母系氏族的传统中,无论男女关系维持多长时间,他们都不会生活在一起。在这里,男女之间发生性关系时就会出现行走婚姻(walking marriage),家族财产则由母亲传给女儿。

 

这样充满性解放意味的摩梭族走婚,吸引了无数缺炮的穷游青年。他们总是期待旅行能够尽可能地“深入”。走婚是这里的保留项目,然而游客往往在花了钱后才发现,自己只参与了“走”这一个部分。

如今去游历泸沽湖常规路线都是从丽江出发,很多旅行社甚至将其划分到丽江旅游的一个部分,求其原因,源于大部分游客对“走婚”这一行为的意淫所致。

 

很多旅游者为了经历紧张刺激的走婚环节,专程来到位于中国云南省和四川省之间的母系和摩梭族的所在地。但结局往往十分惨淡,通常只是被拉去观看收费的歌舞表演。

 

摩梭族的走婚与外界相传不同,它非常简单和纯净。对于摩梭人而言,走婚让他们一生在恋爱。无论穿过了多少个世纪,写在历史深处的都是纯粹的情感,并由母系氏族传承并滋养。

男人在晚上通过窗户爬进女人的私人卧室,并在第二天早上黎明前穿过同一个窗户爬出。

而且在母系氏族的传统中,无论男女关系维持多长时间,他们都不会生活在一起。

摩梭文化被解释为“自由恋爱”或母系社会。她们为了部落的传承,需要发生尽可能多的实施生育行为。

 

为了给家里增加舅舅,摩梭男女通过多人实景线下派对寻找自己的阿肖。 “阿肖”关系的以感情为主要基础,可以自由建立。

“阿肖”是泸沽湖摩梭人中有情爱关系的男女双方的互称,彼此又称“肖波”。

在你挑水来我劈叉,你牵马来我挑担的日常交往中,或因对方勤劳诚实的品格产生了爱慕,又或因对方俏丽的容貌、活泼的性格感染了自己……便可通过略显羞涩的打情骂俏,向对方表示自己愿意结交“阿肖”的心愿。

不知道现在小学还跳不跳了的“锅庄舞”。所有人拉手围成一个圈,东踢一脚西踢一脚的那个舞。“锅庄”就是他们围着跳的火堆,走婚前要拜的。

 

摩梭青年男女围着锅庄跳舞对歌,用互传信物的方式调情。歌声成了生命干涸时刻润滑剂,安抚了躁动的情欲。

通常在对歌时男方向女方赠送诸如花头巾、麻布衣物等礼物。

如果女方有意,可尽情大胆表露,比直接露大腿更诱惑地表露。

盛装参加相亲聚会的摩梭女孩纳德多捷脸颊微红,眉目低垂。她们会趁其不备主动从男方身上“抢”走一支钢笔一块手巾;或者赠送男方自己做的食物和衣物。双方眉目传情后互抠手心,确立关系。

 

确立关系后,会在女方家举行设办一个这个低调又不失厚重感的仪式。不请客不送礼,没有朋友参加。女方家也决不会向男方家摊派钱物,和聘礼最高的上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常女方家庭只请一场昭告街坊四邻自己家闺女有“阿肖”了的祭祀表演。
 

仪式分为祭祀、拜祖、互赠小礼物等部分,庄重而不失亲切。

 

他们认为男女相爱是平等的,比什么都重要,感情是摩梭人“走婚”的重要因素。

入夜后,摩梭部落才进入最为炽烈的时刻。

 

摩梭母系大家庭的夜生活十分丰富,当家长的母亲更是身兼多职。既要打点舅舅和兄弟出门,还要照料家中老母和姐妹与小孩们,又不能冷落了自己的“阿注(丈夫)”。这显然是一项需要强大管理能力的工作。

摩梭族一家之长与传统家庭中以长为尊的习惯不同,女性家长不一定是全家最年长的人,但一定会是最有能力的人。

 

家中成年姐妹众多,来幽会的“阿注”也多,“阿注”凭借独创的幽会暗号和传情方式,识别自己该去的闺房。姑娘的闺门一定要对好暗号她才会轻轻打开,就像Sheldon Cooper学着在门把手上挂领带一样。

大木摞平房母屋里住着年老妇女与儿童,她们一概不管院中之事。

 

在这里不存在“第三者”,纳西族的语言中没有“嫉妒”这个字眼。

 

由于摩梭人实行母系家庭,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抚养。由于父亲无需尽职赡养义务,外界通常认为摩梭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估计都有过这样的担心,如果母亲无法识别孩子的父亲,全族将陷入群P乱伦的尴尬情况……

 

而事实上,这种攒劲的担心是多余的。摩梭人懂事后,他们的母亲就会告知有关他们父亲的事宜。所有摩梭人都知道自己的父亲,只是没有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称呼其为父亲而已。这种做法在摩梭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和“嫉妒”一样,那里同样没有“父亲”或“丈夫”这个单词。 

 

舅舅是摩梭语中称呼成年男性最广泛的方式,舅舅们会尽力协助并参加全家的一切活动。抚养姐妹的子女,共同维系母系大家庭,当他们年老的时候,就由他们姐妹的子女照顾。
孩子要在节日拜访父亲,向他和他的家人致敬。虽然没有日常的角色,但父亲仍然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母系社会的最显著优点在于,男女都不必离开生养自己的母亲。因此不会有母子(女)分离的痛苦、不会有婆媳天敌的不休争斗、不会有公公媳妇扒灰的家庭丑事。
 
这里是一个浪子的乌托邦。

 

尽管摩梭女性可以随意更换伴侣,但每次只能拥有一位爱人。摩梭大多数人处于长期稳定的性关系中,这些配对中的一些甚至可能会持续一生。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男人

但随着游客对以走婚而闻名的摩梭文化越来越感兴趣,配合了为促进该地区旅游业而建造的新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使今天摩梭部落面临着文化剥削的问题。

 

互联网,智能手机,流媒体直播和韩国流行电视节目的到来,暴露于摩梭族的其他生活方式。现在每天刷快手的摩梭姑娘不再像传统族人那样吃苦耐劳,尤其开始需要与外界相同的固定婚姻,尤其是房屋或汽车等金融资产。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的欲望也开始膨胀,也许再过5、6年,摩梭人传统的大家庭就会解体。”

一位摩梭文化研究者表示。

走婚表演或体验活动层出不穷,百人游客走婚项目中的体验者正沉浸在异域风情的性感与兴奋之中。

 

百人游客走婚项目是泸沽湖风景区落水村的旅游项目。

 

“家里的生活条件好到不能再好了"。来自落水村的阿客达玛每当说起这个话题都会开心地满脸跑眉毛。

 
 
25岁的客栈老板阿客达玛非常能干,加上自家客栈餐馆和村里经营收入的分红,算得上村里的富贵人家。
 
 

“由于考虑个人私利多了,一些摩梭人的大家庭面临解体的风险,年轻人开始有了‘分家’、‘过小家’的想法,这在以前的传统大家庭中是根本不被允许的。”

 

阿客达玛评价市场经济冲击下的摩梭人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脸上浮现的愁容像是一个被没收了A片的初中生,浮现出横无际涯的无奈与失落。

他的不少朋友面临婚姻解体,分割财产等问题。“来酒吧喝酒啊,我在街口等你。”

这里的人们应该更能直窥这种不断膨胀的欲望。在震耳欲聋的乡摇和少数民族特有的荷尔蒙中,热辣的纳西男孩和藏族男孩永远都说想你。

“来酒吧喝酒啊,我在街口等你。”

同样住在落水村的友习宾玛志琪坐在他摇摇欲坠的长安之星里,行驶在去接女游客喝酒的路上。他一边对自己的情史侃侃而谈,一边在心里想着,无论那位女顾客住不住那间能拿回扣的客栈,他都跟定了。毕竟,导游这个职业的特别福利不容错过。

 

近5年来,男导游骗炮女游客的现象,几乎已经成为了丽江大理的特色潜规则。

 

“经济将会发展,人们的性格将会退化。一切都将是金钱,我们的地方传统将消失。”

 

阿客达玛遗憾而又伤感地说:“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事情。”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明智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

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

我们都将直上天堂,我们都将直下地狱。

——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