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早期大乘佛教经典,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经书之一,经题的意思为:
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著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
六祖惠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契合了这个道理。
一切因缘聚合的现象、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就像梦幻泡,露水闪电一样,随瞬即逝,无常变化的。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佛法,本具自持,明心见性,一旦觉悟,
所谓的佛法,其本性并非实有,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佛法不一定在佛经上,
世间皆是佛法……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
应该无任何执著的升起清净心,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
真正的修行,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去则不留。
如果菩萨在心中还有对自我的执着、对他人的执著、对众生的执著、对生死的执着,那他就不是菩萨了。

一切众生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
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外道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