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家伊曼纽-史威登堡在《天堂与地狱》一书中以亲身经历做出了回答。
这本用拉丁文写成的书,是在史威登堡满70岁那年,1758年出版的,距今257年。他的超能力是在其57岁时得到的,那年是1745年,史威登堡在英国伦敦旅行,在一家自己喜欢的餐馆就餐时看到了异像。回到旅馆时他再次看到意象,并得到神的指令,他此后27年的人生旅途只是为人类留下自己在天堂地狱的见闻。
神让他用文字记录下来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为了在人类道德堕落时,拿出来儆醒人。
为什么要选择与牛顿齐名的大科学家来完成这个使命?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有这样的地位、威望、影响力和可信度。
《天堂与地狱》一书在史威登堡得到超能力的第13年问世,原书大约有400页。他的著作有他自己的独特文体。首先,标题都很长、很惊人。《天堂与地狱》一书原题是「从天堂那些惊人的事开始到地狱看到听到的事」。
这书共分成三个部分、六十三章,又细分为五百六十三节。第一部分是《天堂篇》,第二部分是《中间灵界篇》,第三部分是《地狱篇》。是他所有关于异像的著作中,最出名也最多人看过的。
很多专家的著作都是他们采访来的故事,结论都交给读者自己去下,而史威登堡的著作则不同,他写的全是他亲身经历的。这样一个闻名欧洲的大科学家所写出的话就具有权威价值了。
这本书最早是在伦敦出版的,但考虑到内容会给当时社会带来太大的冲击,所以一开始「作者」是匿名的。可以得见,250多年前的欧洲社会已经开始忘记神的真实存在,忘记有神就有神迹出现。
以下节选自《天堂与地狱》:
作者:于星成编译
史威登堡说:《圣经》说的很明白,人死后的景况取决于他在尘世的生活方式,人将照各自的行为受审判,得报应。
很多基督徒认为,上天国纯粹在于神的怜悯,人的行为无关紧要,只要信就已足够,就能上天国。史威登堡否认了这种说法,他说:《圣经》说的很明白,人死后的景况取决于他在尘世的生活方式,人将照各自的行为受审判,得报应。
史威登堡引用一些《圣经》里面的话来证明,他写道:
「人子要在他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侯,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马太福音16:27)
「在主里面(虔诚信神)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示录14:13)
「我要照你们的行为报应你们各人。」(启示录2:23)
「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启示录20:12-13)
「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示录22:12)
其实《圣经》启示录里面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知为什么有人只选择记忆自己喜欢的话语,这恰恰证明了这部份人并不是真信神的。
◎《圣经》不承认那些恶人是神的门徒
史威登堡还引用《圣经》里的话,告诉那些口称是神的儿女却不肯按照神的旨意做的人,神是不承认他们是自己的门徒的,他写道:
「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马太福音7:24、26)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7:21-23)
「那时,你们要说,我们在你面前吃过喝过,你也在我们的街上教训过人。他要说,我告诉你们,我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你们这一切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路加福音13:26-27)
「我也必照他们的行为,按他们手所做的报应他们。」(耶利米书25:14)
「耶和华注目观看世人一切的举动,为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结果报应他。」(耶利米书32:19)
「我必因他们所行的惩罚他们,照他们所做的报应他们。」(何西阿书4:9)
「万军之耶和华定意按我们的行动作为向我们怎样行,他已照样行了。」(撒迦利亚书1:6)
人死亡仅仅是脱掉了肉身,其元神(俗称灵魂)会回到另外的物质空间去,生命将在那里延续。所以,人将照各自在人间的行为受审判,得报应。
史威登堡说,凭良善和真理进行思考的人,必能看出生活良善者上天国,生活败坏者下地狱。反之,喜欢作恶的人却不愿相信其死后的状态取决于今生的生活方式。他们情愿相信(特别是自己身体开始衰退的时候),神会不分善恶的把他们也送进天国。
◎境界与神的世界相通才能上天国
史威登堡说:真正的理性是由真知而非谬见构成的。凡由谬见构成的,便不是理性的。藉着社会性的真理,人的理性开至第一层;藉着道德性的真理,人的理性开至第二层;藉着灵性的真理,人的理性开至第三层。
史威登堡继续解释说:真知可分三种:关于社会的,关于道德的,关于灵性的。
1、社会性的真理关乎司法和政府事务,笼统而言,它关乎公平公义。
2、道德性的真理关乎人在社会中的言行举止,笼统而言,它关乎诚实正直,具体而言,它关乎各种美德。
3、灵性的真理关乎天国和(真正引导信徒信神的)教会,笼统而言,它关乎爱之良善与信之真理。
史威登堡说的非常清楚了,达到第三层的境界才能够进天国,因为这个境界是与神和神的世界相通的。
◎行为是一个结果,意愿和思想是它的灵魂和生命
史威登堡说:主在预告最后的审判时,仅仅提到行为:行为良善者进入永生,行为败坏者进入永刑(马太福音25:32-46)。
由此可见,人的外在生活由行为构成,内在生命的品质则通过行为体现出来。
史威登堡说,人的「行为」并非单指其表面的形式,它也包括内在的本质。众所周知,人的行为无不出于意愿和思想。也就是说,人的思想支配着人的行为。
史威登堡说:所以,从根本上说,行为是一个结果,意愿和思想是它的灵魂和生命。究竟而言,行为是意愿和思想的外在表现。正因如此,导致行为的意愿和思想的品质,决定了行为的品质。思想和意愿若为善,行为便为善;思想和意愿若为恶,行为便为恶,尽管两者可能表面相似。一千个人做同一件事,表面可能无任何差异,以致人无法分辨,但从根本上说,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独特的,因为它出于不同的意愿。
他举例来说明假善:有人求名,有人求利,有人求回报和信任,有人求关系,有人因惧怕法律,担心丧失名声地位,有人为拉帮结派,有人为行欺骗,不一而足。
这些人表面做一些善事,别人看他们在做善事,在神眼里他们其实是恶人,因为他们不是出于对诚实公平的热爱,而是出于私欲和物欲。别人眼里看他们在做「诚实和公平」的事,其实这些表面的行为却是他们以此达到欲望的目地。
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好人呢?
史威登堡说:因热爱诚实公平而待人以诚实公平的人,其行为表现与前面所谈到的恶人表面上没有什么不同。但他们如此行,有的是为了顺从真理,因为这是圣言的要求。有的是为了良知,因为他们被信仰之情所感动。有的是出于仁爱,因为邻舍的福祉本该受到重视。有的是出于爱神,因为行善是理所当然的,待人以诚实公平也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热爱诚实公平,因为两者出于神,神所发的神性寓于其中。所以,从根本上说,两者是神圣的。他们的行为从本质上说是良善的,所以从表现来说也是良善的。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表里如一」。(未完待续)
大科学家往返天堂地狱:没有人单凭神的怜悯上天国
史威登堡说:从神那里获得的生命是对整个人类慈爱的生命。
史威登堡去到没有肉身束缚的另外物质空间,发现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像:学者并不比普通老百姓知道的更多。
史威登堡在那里遇到一个离世的元神(俗称灵魂),这个元神为不能记起在肉身时所学到的多数知识而抱怨,也为失去那份快乐而伤感,因为那曾是他最大的快乐。
史威登堡说,那个元神被告知「他根本未曾失去任何东西,一切都在,只是在当前的世界,他不允许回想那些东西。相反,他该为现在能更好更完美的思索和谈论、理性已不像从前那样陷于粗糙模糊的物质和肉体之中而感到满足。那些东西在他现在已进入的国度毫无用处,而且他已拥有永生所需的一切。除此途径,人不能获得幸福和快乐。」
◎学者并不比普通老百姓知道更多
在人世间,人都很崇拜那些有名望的这个专家那个学者。史威登堡到了脱离肉身的另外空间才发现,那些学问不但什么用都没有,而且对于一个生命来说,是绊脚石。因为心智越远离外在肉体的感官,就越能进入属灵和属天的智慧之中。这就是为什么后人发现大科学家牛顿不是把一生绝大部份的时间用在研究科学上,而是研究神学上。
史威登堡写道:对于在肉身时只知博闻强识却不求发展理性的人,其记忆看似一块坚硬的老茧,里面布满腱状的纹理。对于记忆中充斥着错误观念的人,其记忆因缺乏条理而看似一团凌乱。对于为满足私欲和物欲而博闻强识的人,其记忆看似一块粘固的骨头。对于试图以知识(特别是哲学)参透神的奥秘,在知识将之证实以前不愿相信的人,其记忆看似一团吞没光线的幽暗。对于狡诈伪善的人,其记忆看似一块反射光线的坚硬的乌木。
◎思维是看的见的物质
在尘世,比如「思维」,就是一个人在想什么,谁知道呢?对世人来说,思想纯粹是概念性的存在,根本没有形,别人看不见。但是史威登堡说,在灵界,「思维」也好,「记忆」也好,都会以可见的形状显现出来,到人离世后,会展示出来给这个元神看,在那个空间中,没有生命可以狡辩或抵赖。
史威登堡把肉身的博闻强识称作「外部的记忆」;把理性的记忆,就是人站在神身边思维一切事物称作「内部的记忆」。他说「外部的记忆看似一块老茧,而内部的记忆看似一片脑髓。」
史威登堡还说,「对于注重爱之良善与信之真理的人,并无茧状的形相可见。因为光线透过其内部的记忆传入外部的记忆,以其中的对象或观念为合适的载体,仿佛找到了根基或土壤。外部的记忆处于次序的最外层,若有良善和真理在其中,属灵和属天的事物便轻柔地降临,找到它的居所。」
他的书里揭示了很多「人」永远都不会知道的秘密,例如他说,「在尘世,人若专注于爱主与爱邻,其心里便有天使般的聪明和智慧,藏于其内部记忆的深处。该聪明智慧暂时无法显现出来,直到他离开肉身。彼时,其属世的记忆将归于沉寂,人就觉悟到其内部的记忆,最终进入天使般的记忆。」
◎没有人单凭神的怜悯上天国
很多基督徒认为,只要他信主,就能在脱掉肉身之后进入天国。但是史威登堡否定了这种说法,他讲出来的事实非常令人震惊。
他说:对天国、上天国之路、天国的生活不了解的人,以为上天国纯粹在于神的怜悯,所有信的人,主为之代求的人,都能单凭神的恩典进入天国。所以,这些人认为,只要神愿意,任何人都能得救,有的甚至相信地狱的人也能得救。
史威登堡说:此等人对人性可谓一无所知,不知人的品性取决于他的生活,而他的生活又取决于他的品德。
他说,他们也未曾意识到,身体不是凭自己而活,而是靠灵魂(元神)而活。人的灵魂做的事情决定了他们的未来。不知以上事实,他们也就以为得救完全在于神的怜悯和恩典。
史威登堡说:首先,让我解释何为神的怜悯。神的怜悯是纯粹的怜悯,施向整个人类,意欲给予拯救。它恒常施向每一个人,从不收回。这意味着凡能得救的人皆已获得拯救。
「凡能得救的人皆已获得拯救」这句话说明,获得拯救的人必须符合「能得救的」这个标准。
史威登堡告诉了我们这个得救的道路,他说:但是,人只有遵循神的道才能得救,这道就是主在圣经中所启示的神圣真理。真理告诉我们当如何生活,以便得救。主藉真理将我们引向天国,将天国的生命注入我们里面。主如此恩待每一个人。只是对于一切不离弃罪恶的人,主无法将天国的生命注入其中,因为罪恶阻塞了道路。反之,我们若离弃罪恶,主就以神圣的怜悯,照神的道引导我们,从出生到死亡再到永生。这就是我所说的神的怜悯。由此可见,主的怜悯的确是纯粹的,但并非直接施予的,就是说,他并非随意施行拯救,而不论人的行为如何。
史威登堡说,单凭怜悯直接施予拯救,这有违神的次序,有违神的次序也就有违神的本质。那么神的次序是怎样的呢?神的次序就是用他所发的神圣真理让我们回归,让我们将天国接入心中,「凡将天国接入心中的人,都能进入天国」。
他说,这同样说明,主的怜悯的确是纯粹的,但并非直接施予的,而是通过合乎次序的法则。主从不违背次序而行,首先人必须接受神圣的真理才能得救,否则就扭曲了神的次序。
◎一个让世人绝对震惊的事实
史威登堡说:很多进入灵界的基督徒以为他们能单凭神的怜悯得救,因为这正是他们的所求。当他们受到审视时,结果证明他们相信上天国纯粹在于神的允许,谁能获得允许,谁就能享受天国的快乐。他们对于何为天国,何为天国之乐,一无所知。他们被告知,主不拒绝任何人上天国。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进入,甚至住在那里。
接下去,史威登堡讲出一个世人绝对震惊的现象,他说:事实上,有的人被允许进入其中,可就在他们跨入天国之门,感受到天国之热(即天使所专注之爱),接触到天国之光(即神圣的真理)时,立时心如刀绞,仿佛是在地狱受苦,而非在天国享乐。震惊之余,他们赶紧跳入地狱。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亲身体验到没有人能单凭神的怜悯上天国这一事实。
大科学家往返天堂地狱 完成神旨意
史威登堡在他的著作中写道:人死后依然享有各种感官、记忆、思想、情感,唯独抛弃了肉体」。
1990年美国风糜一时的影片《Ghost》,中文译名《人鬼情未了》。这个由杰里·朱克(Zucker Jerry)导演,帕特里克·斯维兹担任男主角,萨姆,黛米·摩尔担任女主角美莉的影片生动感人,里面的情节都跟史威登堡所阐述的一样。
◎
史威登堡说:频繁的经历向我证实,当人从尘世进入灵界(准确的用语是另外空间),也就是死亡发生之时,死者将携带属于他的一切进入另外空间,唯独丢弃了肉体。
事实上,当人的主元神(灵魂)进入高于尘世的另外空间以后,他是有形有体的,正如在尘世一样。两者似乎没有分别,因为灵魂看不出也不感觉尘世与另外空间有什么差别。但是主元神的身体已经不是人间的物质(分子)构成的,已脱离了尘世。主元神在高于尘世的空间触摸、观察那个空间的事物、物质,与我们人体在尘世间触摸、观察人间的事物、物质是一样的。
正因如此,当人死后,主元神去了与他身体组织成份完全相同的另外空间,这样主元神(灵魂)就不感觉自己已不在肉身,也就不知自己已经死了。
《人鬼情未了》里面的男主角在被朋友刚刚害死后,并不知道自己死了。他奇怪为什么自己可以穿过地铁车厢里人群的身体,可以不走车厢门就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直接穿过去。另外,他跟人说话时,人听不见。原因是人死了,人的主元神脱掉了肉身,进入了更微观的空间。实践证明,任何微观的粒子都可以随便往来穿梭于比它大的粒子空间。人类与人世是宇宙中最大的、也是最粗糙的粒子组成。
史威登堡把人的主元神叫作「灵」。他说:「作为灵,人依然享有他在尘世时所曾享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知觉。他像以前一样看,一样听,一样说,一样嗅,一样尝,一样触摸,也像过去一样希望、渴求、思想、考量、感动、热爱、立志。勤奋的人还像以前一样阅读、写作。简而言之,当人从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或说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就好像从一个地方移到了另一个地方。他随身携带着属于自己的一切,乃至除了肉体,他没有丢失任何东西。」
「再者,他也将携带尘世的记忆,因为他从生到死一切的见闻觉知、学问思想都完全保留着。不过,由于他记忆中尘世的事物不能在更微观的世界再现,也就处于沉寂状态,正如人不去想它的状态一样。但是,神若愿意,它们都可以重现。」
在媒体的报道中,一些濒死后复活的人有这种经历,在濒死状态下,他们过往对他人行恶,以及对方的痛苦心情都被回放一遍,而且回放过程中让濒死者体验对方的痛苦。所以当濒死者重新回到世间时,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变好了。
史威登堡说,天使除了视觉和听觉敏锐外,其它感官都不敏感。为什么呢?史威登堡说,
其它感官若同等敏锐,反将有损其智慧中的光明与喜乐,使得身体上的各种嗜好和快感掺杂进来,掩盖、削弱其智慧。「世上的人不正是如此吗?他们一旦沉醉于吃吃喝喝和肉体上的诱惑刺激,在对真理的追求上就变得迟钝愚昧了。」
◎
史威登堡说离世以后,人将保留完整的记忆,这是他从大量经历所得知的事实。在这方面,他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所见所闻。下面是他讲述的几个实例。
(1)有人矢口否认他们在世间曾犯下的罪恶行径。为证明他们决非无辜,他们一生的所作所为,从头至尾,被依次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其中多为通奸淫乱之事。
(2)有人阴险狡诈,用恶毒的伎俩骗取他人的财物。他们欺诈巧取的手段逐个被揭露出来,其中多数除他们自己以外,没有人知道。他们不得不承认,因为他们犯罪时心里所混杂的各种念头、意图、窃喜、恐惧都昭然若揭了。
(3)有人以权谋私,收受贿赂,屈枉正直。他们的所作所为也依次被揭露出来。从他们履职开始到离职为止,收受贿赂的数量、时间、当时的心理状态,所存于记忆中的一切,全都一览无余,且多达百余次。神奇的是,在一些情况下,他们记录这些事的日记也逐页被披露出来。
(4)有人诱骗少女,亵渎了她们的贞洁。这些人也受到相似的审判,其恶行被依次从记忆中揭发出来。那些少女和妇人的容貌被呈现出来,仿佛就在眼前。而且作案的地点,说过的话语,闪过的念头,也都呈现眼前,仿佛被人亲眼目睹了一般。有时画面会持续好几个时辰。
(5)有人肆意毁谤他人。他诋毁时所说的话,所针对的人,向谁说这些诋毁的话,也依次被揭露出来。这些事被活灵活现地呈现于眼前,尽管他在世时曾小心翼翼地加以掩藏,不让他意欲诋毁的人有所耳闻。
(6)有人以不正当的手段骗取了他亲属的遗产。他的恶行以同样的方式被揭发出来,受到了同样的审判。神奇的是,他们之间交换的信件和文件被大声地宣读出来。他承认一字不差。
(7)此人死前还暗中毒杀了他的一个邻居,他的恶行以下述方式被揭露出来:他脚下看似开了一个口,有一人仿佛从坟墓里冒出来,对着他厉声尖叫:「你对我做了什么?」然后他所做的一切被揭发出来,包括他表面和善地和邻居说话,递给他一杯饮料,还包括他事前的想法和事后的经历。罪行被揭露以后,凶手被投入了地狱。
史威登堡说:总而言之,恶人所有的恶行、罪孽、偷盗、诡诈、欺骗,都从他们的记忆中被揭露出来,使其无否认的余地,因为所有的事件都完整地被呈现出来。
史威登堡还听说天使曾查看某个人的记忆,将他一月之内的念头逐天陈列出来,毫无错误。如此重现,使得他仿佛回到了从前。
大科学家:没有人单凭神的怜悯上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