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十位死后封神的人物

历史十位死后封神的人物,生前受尽凌辱,死后被封神,阎王爷是他
 
 
 
 
 
 
  历史上十位死后封神的人物,生前受尽凌辱,死后被封神,阎王爷是他
 
  中国历史上有些人因为某一方面特别突出,以至于死后成了神仙。比如下面这十位。
 
  第一位是姜子牙。——武祖、天齐至尊、光明之神、神上神、众神之神、神祖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又叫姜尚。此人前半生怀才不遇,干过屠夫,也开过酒店卖酒,穷困潦倒,以至于七十多岁依然一事无成,被人看不起。整日无所事事,拿着一根没有鱼饵的鱼竿在河边钓鱼,还口出狂言说“愿者上钩”。
 
  钓了几十年,七八十岁时,终于有人上钩了,上钩之人就是周文王。后来姜太公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大展宏图,伐商灭纣,兴周八百年之基业。
 
  因为姜子牙太牛,所以,死后被人奉为神祗,被尊为武圣,太公兵家宗师,堪称千秋军师第一人。甚至死后幻化成了道教封神人物,成了道家人物。
 
  在唐宋以前,姜子牙被历代皇帝和历代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唐肃宗封姜子牙为武成王,武庙就是来源于武成王庙的简称。宋真宗时,又封姜子牙为昭烈武成王。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对姜子牙增加了一些神话传说。到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创作了《封神演义》小说,从此,姜子牙由人变成了神,并且为民间广为信奉,被民间百姓尊为“武祖、天齐至尊、光明之神、神上神、众神之神、神祖”。
 
  第二位是戚夫人。——厕神戚姑
 
  戚夫人(前224年—前194年),又称戚姬。秦末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刘邦做汉王时遇到她,生下刘邦的第三子赵隐王刘如意。
 
  刘邦宠幸戚夫人,戚夫人常对邦日夜涕泣,要让刘邦下定决心废黜吕后之子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刘如意在取代吕后女婿张敖的赵王之位后,一直未去封地而留在长安,好几次险些眼看取代刘盈成为太子。戚夫人得宠而欲夺嫡,刘邦因爱欲行废立,故大臣们不支持改立太子。在这种高压情形下,刘邦不得不停止改立太子。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吕后为皇太后,囚戚夫人于永巷,让其每日舂米,戚夫人心生不满,她不甘被贬为舂工,她通过歌唱怨歌形式,希望有人能告诉她儿子刘如意以及大臣,自己被贬做舂工,吕后得知戚夫人并不甘心,勃然大怒,接着派人将其做成人彘。
 
  戚夫人是刘邦的宠姬。戚夫人仗着刘邦的宠幸,于是耗子腰里别了把枪,起了打猫的心思。叫刘邦废掉吕后以及她的太子儿子刘盈,立自己和自己的儿子。
 
  结果这个宫廷阴谋成功被吕雉挫败,之后戚夫人失势,失势后的戚夫人在刘邦死后沦为了吕雉的盘中餐。
 
  为了折磨这位曾经的“政敌”,心狠手辣的吕后先是弄死了戚夫人的宝贝儿子,随后又把戚夫人的四肢剁掉,挖出眼睛,把耳朵弄聋,割去舌头,破坏声带,不能说话,然后扔到厕所里。变成了人彘。
 
  最终戚夫人被吕后残忍折磨致死。不过戚夫人的惨死得到了后世人的无比同情,因此被封神,奉“厕神”名曰“戚姑”。
 
  第三位是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就不用说了。诸葛亮早已在民间成了神仙,号称智慧化身,智慧之神。当然,诸葛亮之所以能登坛成神,要归功于他的能力。他是历史上少有的贤相、廉吏,而且出入结合的非常好。成了整个古代社会清官的代表。
 
  第四位是关羽。——武圣人、盖天古佛
 
  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关羽死后,声誉远超诸葛亮。关羽成圣成佛,号称“武圣人”和“盖天古佛”,与“文圣” 孔子齐名。
 
  在小说里,关羽大放光彩,被塑造是忠义的典型、旗帜和榜样。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之后追随刘备斩将杀敌,大显神威,尤其是温酒斩华雄。后来赤壁之战中于华容道又不忍杀害曹操将其放走,这一度被推举为义。
 
  关羽死后,魏蜀吴三个国家都为其举办丧礼。
 
  第五位是韩擒虎。——阎罗王
 
  韩擒虎(538年—592年12月26日),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东)人。隋朝名将,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之子。
 
  容仪魁伟,有胆略,好读书。北周时,任都督、刺史等职,袭爵新义郡公。陈出兵进逼光州,任行军总管,率军将其击退 ,后又屡挫陈师。开皇元年(581年),任庐州总管,镇江北要地庐江,作灭陈准备。开皇八年(588年)冬,领军为先锋攻陈,他率五百锐卒夜渡长江,袭占采石,半日内攻克姑孰,然后进军新林。随后入朱雀门,占领建康城,俘陈后主陈叔宝。因功进位上柱国、大将军。后封寿光县公,以行军总管屯金城,旋任凉州总管。
 
  开皇十二年(592年),韩擒虎去世,年五十五。
 
  韩擒虎,此人和贺若弼、高颎、史万岁等一起并称“隋朝四大开国名将”。韩擒虎,本名擒豹,据说他在十三岁时生擒过一头猛虎,于是改名为擒虎。韩擒虎容仪魁伟。
 
  据说隋朝建立后,突厥使者来祝贺。隋文帝对他们说:“你们听说江南有陈国天子吗?”突厥使者说:“听说过。”
 
  于是皇上让侍从领突厥使臣到韩擒虎面前,说:“这就是捉获陈国天子的人。”
 
  韩擒虎狠狠地看了他们一眼,他们非常恐惧,不敢抬头看他,他就是这样威风凛凛。
 
  正因为如此,所以,韩擒虎死后成了阎罗王。
 
  第六位是李靖。——托塔李天王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年七十九。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赐谥“景武”,陪葬昭陵。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玄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
 
  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今多已失传。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
 
  李靖是韩擒虎的外甥,舅舅成神了,外甥也当仁不让。纵观整个大唐史或者人类战争史,大唐李靖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出神入化的顶级战神。所以,他死后演化成为“托塔李天王”,成了神仙。
 
  第七位是秦琼。——门神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死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贞观十七年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民间过年时贴门神的习俗由来已久,即在过年的时候在自家门上贴上秦琼与尉迟恭的画像。据传,唐朝开国年间,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其中执锏者即是秦琼。执鞭者是尉迟敬德。这个典故是小说西游记里的重要情节。
 
  第八位是尉迟恭。——门神
 
  尉迟恭(585年-658年12月26日),字敬德,朔州善阳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尉迟恭被后世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传说其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胡敬德)与秦叔宝(秦琼)是“门神”的原型。
 
  跟秦琼一样。尉迟恭也是门神。尉迟恭,也叫尉迟敬德。他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去世。
 
  当然,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转型”为门神是源于《西游记》和《隋唐演义》两部小说。小说里,唐太宗李世民晚年,身体极差,夜间梦寐不宁,多做恶梦,于是李世民叫秦琼与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门于宫门两旁,果然无事。
 
  但二人寿命有限,而且也不能每日守候,所以,李世民让人将二人的相貌画下来,贴于门口。之后就成了如今人人都在用的门神。
 
  第九位是花蕊夫人。——送子娘娘
 
  在五代十国时期,有几位被称作花蕊夫人的女性,她们不仅容貌美丽,而且能诗善赋,多才多艺。有关她们的事迹,多散见于五代至两宋的各种史籍之中,因其所处时代相同,且又均被称为花蕊夫人,她们的身份、事迹至今仍有许多疑谜。
 
  五代十国间,被称为花蕊夫人者,一共有三人。其一为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约883~926),成都人,宫中号为花蕊夫人,因其姐也为王建妃,故亦称小徐妃,姐妹皆受宠幸。其姐子王衍(世称后主)登基后封其为翊圣皇太妃。花蕊夫人与其姐交结幸臣,纳贿干政,导引后主荒戏失政,后与王衍皆被后唐庄宗所杀。
 
  其二为后蜀主孟昶的妃子,也姓徐(一说姓费),封为慧妃,青城(今四川灌县)人,貌美如花蕊故称为“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她可能被虏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
 
  其三是在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中出现的,说这位花蕊夫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宫人,闽人之女,雅好赋诗。她于南唐亡后,被俘入宋宫,后为晋王所杀。人称“小花蕊”。
 
  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确实可靠者90多首,诗一卷(《全唐诗》下卷第七百九十八)归属于孟昶妃,但词中有“法元寺里中元节,又是管家降诞辰”语,中元节为旧历七月十五日,正是王衍生日,而孟昶则生于十一月十四日,可知当出自王建淑妃手笔。
 
  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妃子,据说花蕊夫人长相很美,跟花一样,“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所以,叫花蕊夫人。二人感情很好,不过后蜀被赵匡胤灭了后。花蕊夫人成了赵匡胤的女人。
 
  但花蕊夫人依然喜欢孟昶,于是将孟昶画下来,每日思念。东窗事发后,花蕊夫人说“所挂张仙,送子之神,蜀人皆如”。送子之神,于是从宫中传到民间,到了晚清年代,把张仙男身像改花蕊女身像,花蕊夫人也又被尊为送子娘娘了。
 
  第十位是包拯。——阎罗包老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在华人世界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就连从来不读书的也知道。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包公比阎王爷还铁面无私。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