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最大的骗局:中国雾霾
旁观霸气测漏
设局者3万人,13亿人受骗,上当受损失者4亿人。
设局者主要是: 商人1万8千人。
主要从事空气净化器、口罩、保健品、环保设备、环保器材、环保工程、房地产、旅游业……
学者7千人。主要研究环境科学、内科医学、环保工程、新能源……
中国敌对势力5千人。主要是美国涉华基金会、外国反华团体、外国受控媒体……
这场人类史上最大的骗局就是:中国雾霾。
设局者联手利用人民群众缺乏精准科学知识又胆小怕事的心理特性,编造一套看似科学的雾霾危害理论,
让设局者获得各自的利益与目的。如:空气净化器厂商“一个人的肺有3亿个肺泡,
80个PM2.5微粒可以堵死一个肺泡”;世卫组织“中国每年有4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相关疾病”;
网络大V“60年前伦敦雾霾一周死了4000人“—— 都是扯淡!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商人们大发雾霾财,
做环保工程的老板整天穿梭在政府大楼兜售消除雾霾的方案,
大赚人民血汗钱,就连3M的口罩最近也大幅涨价。
学者夸大雾霾的危害,为自己申报最多的研究经费,尽己所能扩大宣传雾霾的所谓危害性。
国外反华势力更是抓住机会上蹿下跳,借雾霾天气挑逗中国人民不安的情绪,激化社会内部矛盾,
时机成熟就要发动一场“雾霾革命”,摧毁中国稳定发展的基业。
雾霾骗局确实是一场商人、学者、反华势力“三赢”的完美策划,全中国14亿人基本都受骗、
相信了雾霾的巨大危害,住在城市的居民已有超过4亿人消费了防雾霾的相关产品。
雾霾到底可怕不可怕?首先要把雾和霾分开解释,通俗地讲,雾就是“水气”,
你家里烧开水也会有雾,一样的。霾是什么?
空气中的灰尘、烟尘、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
因此不是只有冬天有雾时才有霾,只要刮风就有霾,有燃烧就有霾,霾对人体是有害,
但不要把它想象的太可怕,以北京的雾霾天的浓度为例,你抽一根烟肺部吸进去的霾,
相当于在雾霾天里待30天,如果是你旁边的人抽烟,你吸进去二手烟的霾,相当于在雾霾天里待7天。
用这个比喻你就知道鼓吹雾霾危害的人有多可恶!搞得大家人心惶惶!
还总泼脏水说雾霾害你肺癌,根本就是你自己抽烟作死!
那么,为什么雾霾天气医院的呼吸系统病患会增多?
主要是两个原因:产生大雾的气候条件要低温,天气变化本来就容易感冒,感冒有几个不咳嗽的?
心理因素,现在宣传雾霾的危害如此严重,没病也会被吓出病。
“雾霾危害论”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出来澄清?哪个专家敢出来讲话,不是被商人堵死,
就是被其他学者挤死,再不然就是被反华势力吓死。
更何况专家们自己也能得利,为何要说实话?
人们也乐于传播“雾霾危害论”,因为生病可以推卸责任给政府,
可以借机放假、旅游,可以发泄心理不满情绪。当然,“雾霾危害论”也有好处,
可以督促政府更加注意环保问题;引起人民关注养生保健问题;
在产能过剩的经济下行压力下可以扩大环保内需市场;
有效减缓居民往大城市迁移集中的速度,为城市合理化建设争取时间。
加强国民教育,培养人民的正知正见,让人民有智慧判别是非真伪,不要轻易受蛊惑,
空虚的心灵是不安定的,容易受歪理邪说煽动,要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鼓励建立正能量的人生观,用正统的信仰消除广大人民心里上的雾霾。
新京报快评丨“中国不存在雾霾”?不能再让这种论调遮蔽人心
重霾连日,让人们心头沉重。今天夜间,受冷空气影响,
中东部地区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或消散。好消息传来,人们眉头略为舒解。
不过,此轮重霾下,也有否定中国存在霾的观点广泛传播,这种观点认为“雾霾,其实就是雾而已。
冬天常起雾,起雾天必灰,这是常识。”
更极端的说法体现在《人类史上最大的骗局:中国雾霾》一文中,
认为中国雾霾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骗局,设局的商人、学者、组织发挥想象力,拼凑数据、证据,
发布各式各样的雾霾危害论。
中国或世界上有没有雾霾,以及雾霾是否有害,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结果予以解读和证明,
如果连这些基本问题都要否定,只能说,雾霾不仅蒙住了一些人的眼睛,更遮蔽了一些人的心灵,
既缺少了真实的感知,又失缺了基本的认知。
否认中国存在雾霾,是把雾和霾混在一起,就要从常识说起。
雾和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颗粒(气溶胶粒子)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使得人们的视野局限于10千米以内,这种空气普遍混浊的现象即为霾。
当空气中水汽较多时,一些吸水性强的气溶胶粒子会吸水、增大,最终转换成云雾的凝结核,
产生更多、更小的云雾滴,使能见度进一步降低,低于1千米时称为雾,能见度在1千米以上的称为轻雾。
由于气溶胶粒子和云雾滴都会影响能见度,在能见度低于10千米时,
就既有可能是气溶胶粒子(霾)捣的鬼,也有可能是雾造的孽。
而且,霾和雾在一天之中可以变换角色, 甚至在同一地域的不同地方,雾和霾也会有所侧重。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把霾和雾统称为雾霾。
然而,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能源的消费从柴火到煤再到石油等,
经历了生物燃料到石化燃料的巨大变化,雾和霾,主要是霾的成分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果说工业革 命之前雾霾成分主要是自然界中的尘粉的话,
在今天,雾霾(主要是霾)的成分就掺加了大量的石化物质,并裹协了大量微生物。
现在的霾中的石化物质或由石化物质形成的气溶胶颗粒(霾)包括,硫酸盐、有机碳、硝酸盐、氨和元素碳等,
还有经反应产生的氮氧化物等。这数十年来,随着我国石化燃料和煤的使用日益增多,
上述成分在空气中的比例也逐渐增多。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曹军骥等人,曾对中国四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西安),
在2013年严重的雾霾污染期间,市区的空气中颗粒物的化学性质和来源进行研究,
在2014年10月9日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二次气溶胶是中国雾霾的来源”的文章,
指出二次气溶胶是雾霾的罪魁祸首,因为,二次气溶胶造成的主要颗粒物PM2.5是雾霾的主要成分。
这一结果也被国内外的大量研究所证实。
此外,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霾并非只是石化燃料成分那么简单,而是融合了生物因素。
2014年清华大 学 生命学院朱听院士课题组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发表
《严重雾霾天气中北京PM2.5与PM10污染物中的可吸入微生物》论文,
指出北京大气悬浮颗粒物中包含1300多种微生物,在这些微生物中,细菌占八成以上,
另外还有少量的古细菌和病毒。
尽管,这1300多种微生物绝大多数是不致病的,不过也含有极少量可能致病或致过敏微生物的DNA序列,
如肺炎链球菌,其DNA序列相对丰度为0.02%到0.08%,尽管它对健康人群的危害很小,
但可让易感人群感染肺炎。
至于雾霾对健康和生命的危害,也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了,
除了导致和诱发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外,还可以致癌。
雾霾的成因和致病关系已经逐渐明晰,并且科学的认识还在逐步深入,在事实和科学结论面前,
千万不能让雾霾在阻拦人们视野的同时,也遮蔽了心灵和认知。
文/张田勘(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