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很正确 !

来源: cmsla 2017-06-19 12:41:3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51 bytes)
 
依证悟的般若实相智慧来说,可以分为总相智丶别相智丶道种智和一切种智的差别;所以不是证悟如来藏以後,就马上能够断尽一切烦恼,马上就能够成就佛道,而是要悟後起修。悟後要修什麽呢?悟後要修六度波罗蜜,也就是悟後要依止如来藏来修布施丶持戒丶忍辱丶精进丶禅定和般若,依止如来藏来修这六度,断除一切烦恼;经过菩萨道的十住位丶十行位丶十回向位丶十地丶等觉丶妙觉位,才可以成就佛道。所以根据每一个人往世福德丶智慧修证的差异,这一世证悟就会有深有浅不同的差别;有人证悟是七住位,有人证悟是十回向位,有人证悟是十行位或是十住位,乃至有人证悟就可以进入初地。因此证悟有浅有深,这个道理也先让大家了解一下。

正因为证悟有浅有深,所以有一些浅悟的祖师大德,因为悟得浅,比较深的般若智慧还没发起,也往往会因为慢心的遮障而堕於狂禅,然後就会诃佛骂祖。像临济义玄丶德山宣鉴还有夹山善会,他们刚悟的时候,就有堕於狂禅的现象。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