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禅?

来源: YMCK1025 2017-06-18 08:52:1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90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YMCK1025 ] 在 2017-06-18 14:55:0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到底什么是禅?读完此文至少能懂一半

 

《禅与现代生活——大愿法师》:什么是禅?


     首先什么是禅?真正的禅是不可思议,无法用语言文字和思辩来解释的。

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的时候就说过: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未曾说着一个字。

一个字都没有说,那么可见语言是有局限的、相对的。

语言只是一种浮光掠影的概念,真正的禅法绝待圆融,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明的。

但是同时禅又是无处不在的,人间处处都充满了禅机。

我们说潺潺流水是禅,青青翠竹是禅,皓月当空是禅,大自然无一不是禅的妙用。

 

    当年,佛陀在灵山会上,把禅法传给了大迦叶尊者,但是把禅心交给了每一位众生。

我们能够当下保持觉知,生活之中处处都是禅机。
    

    今天想举宋朝时候的一位大慧宗杲禅师,他的弟子道谦禅师开悟的公案来说明什么是禅。

大慧宗杲禅师是中兴临济宗的功臣,从他开始倡导参话头。

 

    有一天,他派一位没有开悟的弟子道谦禅师,替他送一封信到湖南的长沙给一位张居士。

道谦很苦恼,就发牢骚:“师父啊,不成就我好好地用功修行,我都已经出家20年了,

连禅悟的门都没有摸到,师父却要叫我去送信,路途遥远,荒废了我的道业。”


这时候,宗杲禅师另一位已经开悟的弟子宗元禅师就安慰道谦:

“你放心,我陪你一起去,在路上一切我都可以帮你做,但是只有五件事你需要自己料理,

我无法帮你,那就是穿衣、吃饭、大便、小便,还有驮着一个好像尸体一样的身体上路(在路上走),

这五件事我无法帮你。”


    道谦禅师听了以后,高兴得手舞足蹈,他明白了禅修的法门,欣然上路,也不用宗元禅师陪他去了。


    在路上,道谦禅师只顾生活之中最单纯的事情,活在当下,心之中不再受任何妄念的干扰。

不想过去,不想未来,也不想现在发生什么事,也不想以前学过什么法,也不想要怎么用功。

他只是非常清楚地觉知当下,知道他当下在做什么,活在当下,因此他的烦恼越来越少了,

而情绪也不再波动了,他见到了真实的世界。

 

以前他所见到的世界都是用他自己以前所学的知识、修行的法门和他自己错误的感觉来分析判断的,

所以其实他所看到的不是真实的,只是一个主观的世界。

那现在呢,他放弃了自我主观的判断,放弃了这个主观的我在此中间所制造的干扰,

而是直接地、单纯地、纯粹地来体验生活,所以他见到了真实的世界。

 


   半年以后,道谦禅师圆满地送达了这一封信,又回到了师父的座下,回到了杭州的径山寺。

大慧宗杲禅师一看到他就说:“你整个精神气质都改变了。” 道谦禅师真正开悟了。


   那么,道谦禅师这个开悟的公案就可以给我们两点启示:

 

    第一点就是参禅下手的方法。

    下手的方法就是不追忆过去,不攀缘未来,也不执著于现在,只是活在当下。

从宗门下来说,过去心根本上就是没有的,有的只是现在心在回忆,所以过去心是法尘;

未来心也是根本上没有的,有的只是现在心在攀缘、在妄想,那么也是法尘;

唯有现在心,虽然也不实在,却是我们修行唯一的下手之处。

所以,宗门下修行的方法是有条件地接受现在心,现在心识流注,

其余的过去心、未来心,一概都是龟毛兔角,都是妄尘,都是根本没有的,

所以纯粹是妄想,完全地否定它。

 

 

    我们如果明白这一点之后,再来看禅宗典籍留下来的一千七百则公案,就很容易明白了。

比方说,众所周知的一个公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以前丛林上面的禅师们,到各个地方去参访明眼善知识,向那些开悟的圣人请教,

都会要向师父问一个问题: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当年东土禅宗的初祖达摩祖师从印度到东土来,他来传什么法?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他来的意旨是什么呢?

我们看禅门的公案一千七百则,有很多类似的公案。

 

    又比如说,有一位禅师去参访赵州从谂禅师,他在法堂里面顶礼以后就说:

“请问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禅师的回答我们都知道,“庭前柏树子。”

    还有一次,是赵州禅师去向临济义玄禅师请教:“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临济说:“老僧正在洗脚。”赵州禅师就作一个倾听状,很专注听他说什么。

    临济看到他这个反应以后就说:“要这个第二勺恶水干什么?”赵州回头就走。

 

    一般的人不懂得禅法,看到禅门的这些公案,觉得完全都是答非所问,风马牛不相及,

莫名其妙,觉得这些禅师都好像疯子一样,不晓得他们在说什么。

那悟禅的人能够知道,就会会心一笑。
 

    我们可以来参究一下,学生来问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我们要知道他这个问题其实是虚妄的,为什么?

因为这个问题是学人现在的心识流注去对过去进行攀缘、回忆、妄想,过去心是根本否定的,

所以禅师教导学人的方法,就是当下切断他的妄念之流,断然地断其妄想,

同时设法把学人的心引到当下,引导回到眼前的事物上来,也就是现在的心识流注上来。

 

    还有赵州禅师回答那个学人“庭前柏树子”,那也就是打断学人的攀缘心,

切断他的过去心、妄心,逼对方感受当下,看庭院之中有一棵柏树,看这个柏树子,

觉知到自己正在干什么而已。

 

    至于说赵州禅师去参访临济禅师,那是因为双方都知道对方是明眼人了,都是开悟的人。

所以临济禅师就直接表示自己的现行,自己现在的心识流注。啊,老僧正在洗脚,我正在做什么。

还有一些禅师回答什么?你问他: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说:“麻三斤。”

都是当下正在做什么而切断他那个虚妄的问题,切断他的过去心。

 

赵州也是一个会家,马上用动作来表示他当下的心识流注,所以,他作一个倾听状,正在认真地听,当下。

这也同样地都是表达现在的、正在进行的心识流注。临济禅师马上就说,要这个第二勺子恶水干什么。

表面上看起来是在骂赵州禅师,其实临济禅师是说,你表达的跟我表达的完全是一样的,重复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赵州回头就走了。

 

    如果能够明白,事实上我们也就知道了,这个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已经就没有任何的秘密可言了。

但是,同时要知道,用这样的方法让大家的思惟心能够明白的话,其实这个公案也就废掉了,为什么?

因为不能够再用了,不能够再去参了。

 

    船子德成和尚说:“一句合头语,万古系驴橛。”

现在虽然说表面上,大家思惟已经理解了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但是思惟的理解并不能够解决心行上的实际问题,我们明白了这个著名的公案,

并不等于说就能够把自己从过去心、未来心的虚妄执著之中解脱出来,并不能够真正去把它破除掉。

 

    第二点就是参禅开悟的方法。

    开悟的方法就是要超越所有的依赖,我们要放下对人的依赖,对理论的依赖,

对自己所知、所能的一切依赖,这是个悖论。我们平时在凡夫的状态之下,当遇到新的事物的时候,

心就会自动地、本能地去调动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去推敲它、分析它、判断它。

要知道,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就有了能所的二元对立,有了能知、所知,有了能知的心、所知的事物,

那么就有了分别心,有了取舍心,有取有舍就有轮回,六道轮回就在其中。

“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所以其实开悟的方法,就是超越对所有的依赖。

 

    “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

这是庞蕴居士在临入涅槃之前给大家留下来的开示,让我们能够活在当下,把我们有取有舍的、

散乱的心变成集中。我们一直在分析判断,我们的心一直在扰扰不停,所以这是一个散乱的心。

 

    我们看这个提纲上面有讲到,散乱的心到集中,即心识变成集中了,我们此时的心一直都是无住的,

念念都在觉知当下,念念都与真如自性相应。又从集中变成统一,从统一到没有执著,

我们把这个没有执著的状态叫做无心。到了无心的阶段,空的体验也就出现了。

佛教里面所说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那种顽空,而是指心灵的自由。

在这个相对的世界上保持绝对的喜悦的心,活在当下,觉知当下,这就是悟境。

而统一的境界,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我们的身和心的统一。

身和心如果分离,就是行尸走肉。比如现在我们的身体坐在这个地方,活在当下,活在现在。

但是我们的心可以想昨天发生了什么?去年发生了什么?我们的心在过去;

也可以想明天我要干什么?明年我要干什么?

我们的心活在过去和未来,那身和心是分离的,这是行尸走肉,没有统一。

 

第二个层次是内和外的统一。即我们的心和外面的环境合而为一,天人合一。

 

第三个层次就是前念和后念的统一那就是入定。

 

所以,其实禅修就是要先从迷乱的自我转变成稳定的自我,再舍稳定的自我而成为无我。

到了无我的状态,才发现我跟世界既不是统一的,也不是分开的。统一是大我,分开是小我。

不一不异,无内无外,是一切事实的存在而又没有我执在其中。

这就是禅师解脱的、证悟的、潇洒自在的风范。

 

那么,这样我们可以明白:禅其实是一种健康的、有智慧的生活方式,能够放下一切执著。

禅是能够把我们从取舍得失的浮躁和紧张之中释放出来的有效途径,

禅是能够把我们从患得患失的忧郁和困惑之中解脱出来的不二法门。

所以,我们用禅的智慧来面对生活,一切的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人生道路上的崎岖和险恶,也终将化为旖旎的本地风光。

 

 

同时,禅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铃木大拙在西方弘扬禅法非常有影响力。

他曾经说过,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类生命本性的艺术。

她(禅)指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把我们的心从一切观念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

禅能够使我们认识自己,明心见性,悟道归元。

所以,禅是人生的一道光明,使我们看清生命发展的方向,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天人师、大丈夫、佛。

 

禅是人间的般若花。有了禅,穿衣吃饭、运水搬柴,都变得神圣庄严,都成为当下悟道的因缘。

所以说禅是智慧,禅是幽默,禅是真心,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人类共有的宝藏,禅是古老的智慧遗产,

更是现代人美满生活的智慧泉源。

 

所有跟帖: 

不懂不是禅,懂了亦非禅 -动不动- 给 动不动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7 postreply 16:02:2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