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会读懂的《心经》白话文

来源: YMCK1025 2017-05-25 20:29:0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652 bytes)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原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即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以短短二百六十个字,解说修行得道开悟者的彼岸境界,其中有非常多,
 
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等佛学术语,
 
要翻译得能让没有佛学基础的信众一看就明白,并能依此经文践行是有很大困难的。
 
以下我们试着以平实的语言描述《心经》所传达的意境。
 
  《心经》白话
 
  文/蔡志忠
 
  当初,有位善于观察自我的修行者,依智慧到彼岸的方法进入深层思考。
 
他发现:“众生以自我立场,评断现前情境的好坏顺逆,心生爱憎分别,痛苦烦恼便因而产生了!”
 
  佛陀对舍利子说:舍利子啊!宇宙中凡是存在必然变化,
 
凡是不变化必然不存在,我们的心也是如此。
 
  舍利子啊! 情境只是一时变化,没有好、坏、顺、逆、净、垢、增、减。
 
我们的心要像镜子一样反映当下,不要想它怎么来、怎么去,不要以自我立场去分析眼前情境,
 
也没有所要分析的对象,没有主观想法。眼前情境没有顺逆,内心也没有爱憎分别。
 
  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苦无从产生,也没有苦需要消除。
 
身心与当下合一,无所欠缺,也无所得。
 
  虽然无所得,但修行者依智慧到彼岸的方法,悟通生命实相。
 
他的心没有挂碍、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豁然顿悟。
 
  过去、现在、未来的开悟者们,都依智慧到彼岸的方法,达到最高觉悟。
 
因此我们知道,智慧到彼岸的修行方法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是真实不虚的。
 
  智能彼岸的境界,美妙得无法用语言描述,我来歌颂唱咏:
 
去啊,去啊!去彼岸啊!大家都去彼岸,迅速完成开悟多美妙啊!
 

所有跟帖: 

顶礼观世音菩萨 -k467- 给 k467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6/2017 postreply 07:56:43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观世音菩萨!我不明白这句“宇宙中凡是存在必然变化, 凡是不变化必然不存在”,佛说过这话么? -huzi2015- 给 huzi2015 发送悄悄话 huzi201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6/2017 postreply 09:20:20

大乘空性是自性不变的,存不存在?众生的佛性是平等无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就是不变化的,存不存在? -huzi2015- 给 huzi2015 发送悄悄话 huzi201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6/2017 postreply 09:24:46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空色不一不二的意义,白话成“变化”和“存在”的关系,我以为非佛所说义。 -huzi2015- 给 huzi2015 发送悄悄话 huzi201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6/2017 postreply 09:29:01

“凡是存在的必然变化”,理解成变化幻灭是“色”的本相,此义不差。 -huzi2015- 给 huzi2015 发送悄悄话 huzi201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6/2017 postreply 09:35:1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