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粒粒菩提子,化作相思红豆红

来源: YMCK1025 2017-05-08 21:59:0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271 bytes)

文/陈全林

 

莫把粒粒菩提子,化作相思红豆红

——婚恋与修行,与一位博友的通信

一位博友来信,谈了自己困于情的烦恼,经过我 和前辈老师张玉仙的点化,她有所悟,她说自己的故事,可以给他人启示,只要隐去姓名,可以给大家看,以帮助其他和她一样有情的困惑者参考。前几天,好友高先生也就学佛学道与婚姻问题向我提问,希望我写一篇文章,忙于做《丹道传新》,也累得上火,一直拖着未写。先把我和这位博友的通信贴出来,自己思考,等我不忙时,再跟博友们坦诚探讨这些问题。这些可能是两个人的信,由于原始邮件的删除,我有点搞不清,只是从删除箱里整理出这些内容。是一个人的故事,还是两个人的故事,不要紧。我看到信箱里原始发件人的名字不一样,但我记得是一个人的故事。如有差错,请原发件人见谅。我们就这个故事感悟自己该则样处事。

第一封信

陈老师您好:

我是您的热心博友,常浏览您的博文,两年前开始对佛道文化感兴趣,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也修习过佛道里面的一些修持法门。

         我有一件烦心事,怎么也无法摆脱,出于对您的信任,我想请教于您。 

         家庭以外,我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感情。怎么办?丈夫虽然与我也有传统文化方面共同的兴趣,但是他脾气很坏,感情线条很粗,我跟他在一起觉得压抑而紧张,但我们过得生活还是挺让外人羡慕的,别人觉得我们还挺和睦。另一份感情具足了丈夫没有的所有优点,所以很难以抗拒。我学习了传统文化,更知道这件事的危害和不道德,我时而觉得这是世间最大的恶,时而觉得这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因为我们是一份没有任何世俗杂染的感情,纯粹为了相爱而相爱,温暖惬意而自在。

     我不想过感情上有僭越的生活,但可我做了很多努力,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也参加了一些家庭关系的课程,甚至禅修……可是都收效甚微,甚至越压制它,这种念头越强烈,怎么办?我觉得除此之外我没有其他德行上的污点,遇事总是心存善念,乐善好施,乐于助人,不喜名利……可这件事让我觉得身心内外很分裂。

      我什么道理都懂,可就是做不到,下了无数次决心不再来往,可想起他温暖的眼神,我在他面前自在快乐的状态,我就又难以抗拒了……我如何从这种折磨中解脱出来呢?(怯生生地问一句:我能否保留这份感情呢?)

      请您不吝赐教,谢谢了,拜托!等待您的回信。

      或者您能否告知您的电话?我好电话里面请教更直接一点。

祝好

晚辈 敬上

我的答复是:

你好,如果你不学佛道,什么话我不说了,但是,你学习佛道,我就得说,应该停止这场游戏,否则,不仅活得很累,而且还会给自己造业,也给来生带来无尽的牵缠。修道要觉情、用情而不迷情,有情无心。我没结婚前,喜欢一位女士,是一个红颜知己,也是我作品的粉丝,而且她有家庭,我们只是很好的友情,但还是有男女之间爱情的意思。我结婚后,静坐反思自己,觉得还是自己不对,是自己修心没修好,不能在心里有这些牵缠。我静坐修行,反观内照,净化心识,结果,在心识净化到一定地步后,豁然开朗,那些烦恼都没了,我的心一净,我发现,我过去的朋友的心也静了,净了。这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这件事,我在去年的《兴南山人辟谷记》里写过。供你参考。你静下心来觉悟人生,观照自心,会找到问题的结症的。我相信你能从这里走出来。情的困境还带来很多烦恼,你先要觉照自心。作家林清玄自称学佛,结果遇见一位美眉,就和结发妻子离婚了,台湾妇女烧他的书,他还在电视上替自己辩解。我也不读他的书,如果是个普通作家,有这样的情事,很平常,一个自称开悟学佛,以佛学为文学的作家也如此,就说明修心不得力。你要好好修心。这些事,不是坏事,恰恰可以借此以了业障,明本心。我深信你会走出这迷途的。陈

 

第二封信

陈老师您好:

 

       去年我听到这种伦理上不能允许它发展下去的话语后,晚上回去就开始发烧。我不是公众人物,走离婚再婚的道路行吗?

       我对佛道非常感兴趣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现实的婚姻不满意,想跳出现世的烦恼,希望找出不糟糕的关系,进而修得跳出五行,不在红尘。这样的发心对吗?

         祝好

                          晚辈  敬上

 

我的答复是:

如果和丈夫过不下去,为什么不离婚?结婚是文明,离婚也是文明。这不妨碍什么。只要自己觉得离婚对你,对大家都好就行。心理上不要觉得这种情是什么罪过,只是一段缘分,问题是,你愿意过什么样的生活对你的一生有意义,对你的一生的幸福有意义?一定要明白,也要再三权衡,还要承受各种将后不如意的打击。比如,离了婚后,和那个人未必能一起生活,即便一起生活,假如不如意呢?那时,你如何面对这一切?假如你能冷静地为自己、他人的幸福做三思,而不单单站在感情的角度,你就会理智地面对这些,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并承受幸福或烦恼的未来。关注你真实的幸福。你觉得自己找到了想要的幸福,就应该追寻。你本身是自由的。陈

第三封信

陈老师您好:

   

      理智地想,我们还不至于离了。只是另外一段感情中那种安全感、幸福感、亲密感是从未经验过的,梦中我知道他是我前世的父亲。

      虽然他此生并不热衷于佛道,可他天生离道性很近,慈悲而幽默。我有时候想我跟前世的父亲在一起的理由是我要引领他学佛道,这是我最能交代过去的理由。

      而现在的丈夫虽然对佛道感兴趣,而我并不想和他此生共同参佛悟道,这简直有点舍近求远,可我也身不由己。与丈夫不见面或者静心想想他的好处还行,但一遇到他的暴怒勃发,我便兴致尽失。多少年来一直这么重复着。千万次重复着。每次遇到这种情况,离婚的念头强烈地占据我的心。过后气消了便忘却前嫌。可再次我心被他失控的情绪遭遇时便又此念再起……

     前世父亲的和蔼、宽容、幽默、细腻、诗性……足以淹没我的绝望,焕发我的生命本色之光。怎么办?我不想失去他

    

     祝好

            晚辈  敬上

我的答复是:你好,首先,梦不可信,他,不一定是你前世的父亲,那是你潜意识的一个借口,爱的借口,亲近的借口。这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自己对当下婚姻的感受,以及你对未来面对各种难以意料的事情的承受力。我已经讲过了。是否离婚,全在你自己的权衡。我不会劝谁离婚或结婚。但我会劝你理性地观照人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地来处理,归在我刚才提到的那两个问题上,一,你对婚姻的当下感受,二,如何面对未来。想清楚这两个问题,是离是合,不是很简单吗?你犹豫不决,说明问题你没想清楚,那就静心慢慢想吧,不要盲目。陈

第四封信

您好,陈老师,

      我已与许先生联系,用短信问了我个人家庭关系及修道方向的一些困惑,非常感谢许先生,今日上午就回了灵映,原文如下:

夫妻情缘前世定。配偶互助儿女明。人生能有几多春,看破红尘烦恼多。

      应该说,在不知道张玉仙老师这个灵映的时候,也没少在外面看,但确实感觉没有这个方式好,把你想了解和疑惑的地方,用很简单的话,就说明和点透了,这个真的要很感谢陈老师您,可能也是被指点的缘分到了,另外,我因为初次领会诗句,前面两句大概有点明白,后面的意思,不太好理解,不知道就是如此,还是“多”是打错的,但从前面看,不应是打错的,意思应就是让我或爱人安心在家(这是很符合我本人意愿的),至于是否应去修道,没体会出。所以,如果有时间,请陈老师指点这四句的含义。有机会一定拜谢,这是我欠的人情。多有打扰。

 

我答复如下:

你好,张玉仙的诗,太高明,看破红尘烦恼多,就如同前人所言:本为逃尘披袈裟,身披袈裟尘更多。后一句,有的也写作:身披袈裟烦恼多。很多人修道学佛,反而烦恼更多。佛道就在心中,心解脱了,不学佛道,也是解脱。你说呢。人生苦短,能有几多春天?珍惜现在的幸福吧。陈

 

第五封信

您好,陈老师,真的如您所说,初次接触这样指点迷津的方式,很感震惊和感悟,真的很感谢您和张玉仙老师对于一个很普通陌生人的无私帮助,希望将来我真的可以有机会拜谢。关于这次问答,其实更高明的地方,在于,因为是第一次,不是很懂,所以这个灵映高在,是以我问的虽然不是要领、隐约婉转,但是答的确是一语中地、一针见血的那样明白,就是虽然我问的很糊度,也无法说出深意,当时很怕许先生没能体会。但是给出的指点确是这样明确,一语说到我心中,四句就把我几年来到处去看,都没有解开的心结,一下打通了,也真如您所说,佛道就在心中,心解脱了,不学佛法也未必就不能真正解脱,解说的太好了,因为在《金刚经》上确实是可以找到这样的论解,以及您关于《西游记》中,对于神通广大的妖魔们却对吃唐僧肉深信不疑而产生有关错误见地和见解的论述,我其实一开始就能很信服的关注,就是因为这段精彩的论述,也是给我从小看西游记,始终也对这里产生疑惑的完美解答,当时我也是很不理解,很多武功都比斗战胜佛高强的妖怪怎么会对吃唐僧肉就会有长生不老的错误认为呢,看了您的讲解,才恍然大悟,有此对于修道、修佛有了更深的认识。

            至此,应该是很好的指点了,想必是道祖师慈悲,给了明示,我很感谢,真诚的谢谢,我想可能我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普遍存在的,有很多人在不究深理的情况下,放弃家庭,放弃本有的各种责任,去盲目的进入道观、庙宇去寻找迷茫的解脱,更有的只是为了逃避生活中一点点的矛盾、困难,这些都是心本没清净,却总想找个清净的地方,如果我的这个问答,陈老师认为可以帮助启示更多人的话,可以以隐去名字的方式,写出来,我也希望可以引导更多的人能走出信仰的误区,好好珍惜现在安定生活,在此基础上,再平等待人,积攒功德。

 稽首拜谢了。祝好,期待新书的到来。

 

我的答复:

非常感谢你的理解与支持,善莫大焉。前几天也有类似问题的博友很困惑。你的这个故事很经典。我会隐去姓名,以劝诫更多迷惑中的朋友,功德回向给你,错误不可怕,只要觉悟了,就是菩提,就是觉悟,就是成长和升华的动力。因为有错,我们才能认识真理。不要懊悔,也不要自责,坦然放怀即可。陈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