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凤:唾液在道家叫“神水”,因为这个“神水”能与下丹田形成水火济济之最佳身心态势,并且可以驱邪避凶,由此可知,易经中水火济济卦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任何大法都不神秘,其原理都很简单,修炼也不难,关键是长期坚持才能有效,否则只能半途而废,一无所成。试试将你的口水变成甜滋滋的,你的身心不但俱佳,还能益寿延年健康无病,甚至开悟见性也不是不可能的呵呵。
神水长流大法
神水者,口腔所生之唾也。
“白玉齿边有灵泉,涓涓育我度长年”。灵泉是指口腔中的三对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腺与口腔、舌体、牙齿及大量唾液细胞等,共同组成了一座天然、高级、全营养食品加工厂,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化之源。
一个不练功的正常人,每天可自然产生唾液1000毫升左右,而一个坚持习练神水长流大法的人,每天可产生唾液2000毫升,这就等于把一天的饮水量,又经过了一次精细加工后,再提供给全身享用。
《黄庭内景经》中有诗曰:“口为玉池太和官,漱咽灵泉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病玉炼颜。”说的是常咽唾液,具有调治百病、驻颜美容、延年益寿之效。尤其是对伤口愈合、消炎止痒、防治疮疡肿毒、口干舌燥、口腔炎、咽喉炎、牙周炎、扁桃体炎、腮腺炎、食道炎、胃肠炎等疾病,疗效显著,且省时省钱。本功法极简,效极宏,人人可练。特别是在集体习练辟谷时,更应坚持习练此功,能防饥解饿,提高免疫力,使辟谷之功效倍增。(注意:没有明师指导,初学者不得独自习练气功辟谷或断食减肥!)
要做到神水长流并不难。具体练法是每日可食大枣一、两枚,枣核不要吐掉,把它含在口中不时轻轻搅动,刺激唾液产生,不断下咽,意送下丹田。如无枣核,可用小杏核或其它硬壳小食品代替,还可把用过的枣核煮沸消毒后晾干备用。
平时也可随时采用按摩三腺和叩齿搅海的方法,刺激唾液产生。叩齿搅海的练法是:先叩齿几十次,再用舌体沿着唇齿之间,左右反复搅动,再鼓漱口腔中的唾液,然后咽下。
关于漱唾养生的历史故事,史书中多有记载,不可全信,也不能完全否认。三国时曹操的儿子曹植,在其《辩道论》一书中记述道:有一位名叫郗俭的人“能含枣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开始时曹操、曹植都不相信,于是就把郗俭请来要亲自实验,遂将其幽禁起来观察。结果在郗俭绝食百日后,仍见其“步行起居自若也”。
据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一书中记载:三国时有一位年逾百岁的老人,名叫皇甫隆,原为宫廷大臣,他长于养生之道,一百多岁时仍体力不衰,耳聪目明。曹操得知后甚为敬慕,于是前往求教。
谁知皇甫隆却连连摆手,说道:“我这点年纪算不了啥,道人蒯京年已一百七十又八,还甚丁壮。他说,人应当天天啄齿,服食玉泉,使人丁壮有颜色,去三虫而齿坚。玉泉者,口中唾也。啄齿二十七遍,漱津令满口,乃吞之,如此者,名曰炼精也。”
再看看中国汉文中的“活”字,不正是在“舌”字边上加了三点水吗?这不是明明白白告诉人们“舌边有水才能活”啊!这是古人在先有自我养生高深体验后,才创造的一个字呀!可见我们的祖先在生命科学探索的很多方面,远比现代人更高明、更准确。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人的唾液中含有粘蛋白、球蛋白、氨基酸、溶菌酶、淀粉酶、麦芽糖酶、表皮生长因子和至为珍贵的神经基因,以及钠、钾、钙、氯、氧、氮等许多生理生化成分。经常漱唾而咽之,有益于清洁保护口腔、增强消化功能、防癌治病和健身美容。从传统中医的角度说,唾液分泌的畅旺,有通利三焦、润化五脏、光泽肌肤、荣达全身之功效。
据一九九五年美国【侨报】报道:一位美国医学家把非常有害的致癌物质放入试管内,同时放入人的唾液混合,经过反复摇动30秒钟后,检测证明,致癌物质已经基本失去毒性。又有学者对农药、霉菌、烧焦的鱼肉等,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相同,证明人的唾液对有毒物质的化解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这不但证实了中国传统养生法的高明,也是为什么本功名曰“神水长流大法”、为什么提倡饮食要细嚼慢咽的现代依据。
另外,唾液的味道是否正常,还是身心状况和练功火候的重要标志。古有“传功不传火”之说,其实火候的秘诀也是一层窗户纸,点破即明。火即意念,火候即意念之轻重是否适时适度。
凡是练功中唾液味道有异常,多为身体欠佳,病气外泄所致;唾液味淡,胃口不好,练功量不足,意念太轻,欠火;唾液味苦,肝火大,练功过量而急躁,意念太重,火过了;唾液味道香甜滋润,则是火候正佳、身心畅旺之象。这就是从品味唾液中可以自查病情和练功火候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