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心灵的地狱》(8)

回答: 《走出心灵的地狱》(7)YMCK10252016-10-11 17:05:17

对于过分要强的孩子,身体不好常常是因为学习的高目标。我对他们的建议是:一定不要规定太高的目标,要摆脱高目标的压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高。所以家长若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绩,就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减轻压力,使孩子拥有平和、平静的心态和稳定、乐观的情绪。
地狱(9):孩子一考试就生病怎么办(图)?
柯云路心理学作品

《走出心灵的地狱》

精华选载(9) 

 

第九章 身体不好是因为高目标

 

1993年3月6日晚,与安子林一家通电话。

照例是吕芬接电话。

吕  芬:我们家这几天变化很大。今天是安琪的生日,我们开了一辆车,请朋友一起到昌平的山里玩,听说那里有一个新开发的风景区。安琪说,今天是我的生日,过了我的生日,爸爸的病就好了。我也就都好了。安子林今天情绪也挺高。那个美国姑娘也跟我们一起去了。到了山里,安琪非常高兴。她说,一看见山,就觉得非常安全。安琪告诉我,她现在才发现自己不是不爱玩的孩子,而是非常爱玩。安琪在旁边呢,让她和您说吧。

安  琪:叔叔,我现在才发现自己是个非常爱玩的孩子。从小我学什么都能学好,就样样要学好。要学习就不能玩,还要学画画。所以从小就不能玩。可是心里非常想玩,潜意识被压抑了,就造出好多病来。看了您的书,我想通了,我的那些病都是潜意识制造出来的。我记得小时候,每天晚上临睡前就感到紧张。现在我明白了,就是因为怕学习。

作  者:明白这一点特别重要。明白了这一点,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好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我早就感觉,你的身体不好是因为学习的高目标。所以叔叔从第一次见到你时,就对你和妈妈讲,对你一定不要规定太高的目标,要摆脱高目标的压力。学习要不要学好?要。玩要不要玩?要。两者的关系要处理好。学习时,就心甘情愿地学习,不要一边学,一边潜意识里抵制、压抑,内心有很深刻的冲突。反过来,玩的时候,又不能放放松松地玩,老是怕影响学习,心中不安,又有冲突。要有适当的学习目标,不高不低,自自然然地。学的时候,高高兴兴,心中舒畅。玩的时候也放放心心,没有任何牵挂。

安  琪:我现在越来越明白。这两天我感冒了,想了想,也是因为怕学习,紧张,不想学习,所以就感冒了。没有任何人传染我。

作  者:潜意识是什么病都能制造出来的。

安  琪:我是1978年3月6日出生的,那天是惊蜇。惊蜇就是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了。所以我想,过了这个生日,我和爸爸都应该好起来。

作  者:你这个想法、这个意念特别好,特别有道理。

安  琪:前两天,我看到一个禅的故事。一个禅师拿茶杯倒水喝。他的师弟看到了,问:你干什么?他回答:他要喝水。师弟问:你怎么自己倒水?他答:我正好在这儿。当他说“他”要喝水时,实际上是“我”要喝水。我看了,想起您的书,突然就明白了您为什么那样写。您在书里说,你是你。我是我。你是我。我是你。我突然领悟了,一个人的主体、客体可以变换。一个人可以从客观的角度看自己,像看另一个人一样。我现在就试着这样看自己。我学习呢,就想,那个安琪在学习呢,让她学,我可以安安静静地休息,还可以和妈妈一起玩。

作  者(笑了):挺聪明!好,请爸爸妈妈接电话。

吕  芬:安子林这几天一天天见好。只是早晨起来,有时还差些。还有,就是脚崴了,不能出门,生活单调。我想法帮他调剂生活。三天前我给您写了一封信。

作  者:噢,我还没有看到。

吕  芬:有时候,我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不过,他自己现在越来越明白了。您的书,他过去不看,我们看,他在情绪上也很抵制。现在慢慢接受了。而且,自己最近也看开了。他说,他突然明白了,他的病确确实实是潜意识所为。

作  者:明天是星期天,你们明天是怎么安排的?

吕  芬:明天我们没事。您有时间来吗?

作  者:我打算明天去看看你们。

吕  芬:那太好了。噢,安子林过来了,他要和您说话。

作  者:让他接电话。

 

安子林:柯老师,您好。这些天,我明显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特别是下午。这两年病的时候,觉得自己换了个人格。有一个潜在的力量控制着我,使我情绪焦虑、急躁。但是,自我的大脑还清醒,还能控制。大脑要控制住自己,老是很用力地控制,感到特别累。

我这两年有这样一个情况:每天早晨一醒来,先要看看表,是几点钟,这一瞬间,几秒钟,最多半分钟,特别清醒。常常只有几秒钟。但马上有一个力量出现。一面对白天的生活,那个力量就开始出现,控制我。

我大概还能看见那个力量,那个东西。像件旧衣服,黑色的,有条纹。好像一下就抓住你了。结果,那些乱七八糟的情绪就来了。

用什么方式战胜它?用我自己的力量克服不了它。外出散步,还有其他许多方式,这两年我都试过了,都不行。觉得力量不够。

作  者:我明天准备去看你们,到时候我会告诉你方法。不过,从根本上说,这种情况会自然而然变好的。你和你全家现在都清楚了,你的神经症是潜意识造成的,因为畏惧各种压力。思想上看清楚了,再加上适当调整生活,神经症是自然而然要退下去的。

安子林:过去每次看病,都是当时好,第二天又反复。

作  者:现在不会那样了。因为我们明白了潜意识的根源。过去那根源深藏着,你对生活的畏惧存在着,生活的压力存在着,吃了药也不一定能解决。现在,我们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更多的话,我们明天再谈吧。

安子林:好,我明天到车站去接您。 

 

真高兴。安琪自己也明白了。她身体的这不好那不好,也是因为潜意识。这个年龄的孩子也有如此深刻的内心冲突。人类真应该加深对自己心理、生理的认识,加深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安琪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些病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她母亲原来还很焦灼,希望我帮她找个气功师调整一下。不解决这个根源问题,不使她从学习的高目标下解脱出来,练功,吃药,治疗,都是难以奏效的。

安琪说,一看到山就感到安全。为什么?就因为山是男人、是父亲的象征。是她可以依靠的对象。

看来,安子林已经接受了我的理论。他现在分析自己,使用的语言都是我书中的。

他说每天早晨醒来后的一瞬间,先是清醒,随后就出现那个力量控制他的情绪,这也很有分析价值。

对疾病的分析,对人类疾病根源的分析,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要沿着这个课题深入地研究下去。

 

打过电话之后,才从读者来信中找到吕芬几天前又写来的一封信。

 

柯老师:您好!

前几天就想给您写信,但安琪又病了──感冒。所以拖至今天。

首先我想对您讲的是,通过反复对您著作的阅读,以及与您的接触,使我对您肃然起敬。您的书无疑会使很多人重新认识他们已研究出的“科学成果”。我可以想象得出,这会引出很多反对之声。但我深信,真理就是真理,它迟早会被人们接受。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下面再跟您谈谈安琪的身体状况。安琪出生时只有2700克(五斤四两),十天后因脐带感染高烧住院。因此我的奶也没吃几天,母奶中有益的抗体成分她没有获取多少。一个月后出院,胃口一直不好。因为她不爱吃饭,我想尽办法,着了多少急,可至今她一顿饭仍然吃不了一两粮食。因为吃得少,体弱,所以每个月几乎都感冒一次,可以说是吃药片长大的。

另一方面,安琪聪明伶俐,她出生于1978年3月6日,阴历正月二十八,那天正好是惊蜇。我刚怀安琪的时候,自己不知道,骑着自行车和安子林去了趟八大处,回来后方觉有些异常反应──恶心,身上发懒,到医院一查,才知是身怀有孕了。

说起安琪,她倒不是个内向的孩子。虽然不淘气,可很活泼。一岁零四个月就能说很完整的句子,唐诗更是朗朗上口,一岁七个月就绘声绘色地唱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她爷爷爱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安琪就拿根筷子学着爷爷陶醉的样子,边指挥边哼唱,那样子可爱极了。因此爷爷并不重男轻女,最喜欢这个小孙女。我和安子林小时候都是少年宫合唱团的,虽然爱唱,只识简谱。安琪在小学学了五线谱,在家自学电子琴,能很纯熟地弹《音乐之声》的“雪绒花”、“潜水姑娘”等歌曲。她的模仿力也极强,有个童星孙佳星唱的一盘歌,她都能惟妙惟肖地唱出,大家一致认为可以乱真。总之,安琪的爱好是多方面的,活跃的,只是上学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工作,加上越来越繁重的作业,以及安琪在绘画方面已取得的成绩,使得她要把别的孩子玩的时间拿出来习画,所以安琪说,我不是不爱玩,我太想玩了,就是没时间玩。另外,她又对各种未知现象都感兴趣,小脑瓜太累了。

安琪说,将来有机会真想跟着柯叔叔走遍名山大川。安琪十岁赴美国访问时,日程安排得很紧,可都是安琪喜欢干的,画呀,玩呀,参观呀,一个月长了五斤肉。可一回来,咱们那刻板、繁重的学习方式与作业,就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年前安琪因高烧和功能性子宫出血(大夫说是气血太亏引起的)住院,出院后想看看课本,可一拿起书来就头晕了,奇怪的是看您的书,她不说晕了。那么深奥的“符号物理学”她一看就心领神会,马上联系到“金字塔”,并以此解释“金字塔之谜”。总之,她似乎已对学校的那套方式产生了逆反心理,一上学就生病,老师说应该让她到海边好好疗养一段时间,可安子林这头又离不开。

再跟您说说安子林这一周的情况。上周二与您通话后,他情绪不错,第三天接着给美国学生上课。第四天写下次的讲义、绘画。因为他的脚扭伤,肿得很厉害,这半个月来一直不能下楼,所以这两天他情绪又有所波动,又向我诉说他的痛苦,并说有个什么力量在驱使着、掌握着他,使他身不由己,头脑不清,不能干他想干的事。今天上午他的情绪又急躁起来,我在看一份报纸,他抢过来撕了,我想让他发泄发泄也好,就递给他一堆报纸,他撕了一桌子,然后蒙头大睡。我给您写此信,已是下午四点钟,他还没起来。安琪说,妈妈你别生气,也别着急,他这是最后的挣扎,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柯叔叔说他快好了,那时间一定不会太久了。对,他的潜意识知道不能再继续称霸了,再最后折腾折腾他。

柯老师,我这里有一本关于森田疗法的书。森田是日本人,年轻时被神经症困扰,发明了这一疗法,上次安子林跟您简单谈过。这本书里阐明了“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精神,以及治疗神经症的方法及病例。我想,这本书对您可能有参考价值。如需要,我下次给您寄去。

                                  祝老师安好!

又及:安子林发火后,很后悔。他说那简直不是我,似乎是有人操纵控制的。
                                                吕芬     

所有跟帖: 

《走出心灵的地狱》(9)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4524 bytes) () 10/11/2016 postreply 17:07:4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