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才女”竟为一代赌神

来源: YMCK1025 2016-06-05 08:11:4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54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YMCK1025 ] 在 2016-06-05 08:15:3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以前上学时,语文课本中是有李清照(1084—1155年)的一些作品,

这位宋代女词人,是婉约词派之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从小打下文学基础。

 

1101年18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

 

 

李清照虽说很有才气,但一生却过着颠离漂泊之生活。

1129年赵明诚卒于 建康,李清照此年46岁,中年守寡。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

有点走投无路的感觉,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张汝舟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

当婚后发现 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

甚至拳脚相加(典型的家暴),李清照难以容忍。

后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 官职的罪行。

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经查属实,张汝舟被除名编管柳州。

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 但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故亦身陷囹圄。

后经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9日之后获释。

 

李清照再嫁且速离这件事情给她的声誉造成 了不小的影响,在世时就遭到不少讥讽,

事实上,李清照本人也意识到这件事情会给自己造成的消极影响,她在给綦崇礼的信中,

就说:“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 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

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

 

 

1134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

十月避乱金华,写成 《打马图经》并《序》,又作《打马赋》。

“打马”是李清照在前人基础上重新设计出来的一种掷骰行马的游戏。

同年底作《打马赋》,是51岁的李清照在编著 《打马图经》时所写,同时还另写了一篇序文。

《打马赋》与《打马图序)可以说是姊妹篇。《打马图经序》重在介绍“打马”这种棋艺;

而《打马赋》则是用以发 挥自己忧时优民的强烈感情,以棋局比喻政局,借“打马”寓表心志。

 


那么本来历来李清照的名声都尚可,虽说改嫁,其实也没有什么。

但是李清照却有另类之一面,就是嗜赌,赌到是废寝忘食,堪称赌神,

她赌博赌了一辈子,还真没后悔过,为啥呢?一个字——赢。


有没有根据呢?下面是《打马图序)之译文:

  人若聪慧,就会 思路开阔;思路一开,就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如果专心,造诣就会精深,那么就会通晓所有的奥妙。所以像庖丁宰牛、

郢人拿大斧头砍朋友鼻梁上的灰尘、师旷精妙 的听力、离娄敏锐的视力,

大到尧舜的仁德和桀纣的残暴,小到拿绿豆弹苍蝇、用帽带打棋子,都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知道了其中的妙处呀。后 世的人,不光学圣人之道学不到家,

连游戏之事,也只是得其皮毛就止步不前了,这种人可多呢。赌博没有别的诀窍,

就是找到争先的办法而已,所以只有专心致志 的人才能学得好。

 

  我天性喜欢赌博,只要是赌博我就沉迷于其中,每每废寝忘食。不过我赌了一辈子,

不论多少,每赌必赢,这是什么道理呢?不过是因为我玩得精罢了。

自从南渡以来,流离失所,赌博的工具都丢失了,所以就玩得少了,可是我心里实在是想得直痒痒啊!

 

 

  今年十月初,听到淮河上传来 金兵进攻的警报,江浙一带的人们,争相逃命。

东边的往西边跑,南边的往北边跑,住在城里的往乡下跑,住在乡下的往城里跑,乱七八糟,

到处是人,谁也不知道 要往哪儿跑。我也从临安沿着钱塘江往上,经过子陵滩,到了金华,

住在姓陈的家里。刚下了船,住进屋里,心里很舒坦。夜长烛明,这样美好的晚上怎么打发呢?

于是就尽心于赌博了。

 

 

  长行、叶子、博塞、弹棋,已 经失传了。打揭、大小、猪窝、族鬼、胡画、数仓、赌快之类,

都是下层人的玩意儿,也不常见。藏酒、摴蒲、双蹙融,现在玩的人也少了。

选仙、加减、插关火, 是粗笨的游戏,只凭运气,没办法展现人的智慧。

大小象戏、奕棋,又只能两人玩。采选、打马,是闺房中雅致的游戏。

很遗憾,采选太过繁杂,翻检起来不方便, 所以会玩的人少,我很少遇到对手。

打马倒是简单,可惜没有文采。

 

  打马有两种:一种是一将十马,叫关西马;一种是没有将,二十马,叫依经马。

流行的时间长了,就有各种各样的图谱和规矩可以参考,但其中的规则,各不相同。

宣和年间,有人把两种玩法综合起来,又加以减约,增加了凭运气的成份,

使打马的传统理念荡然无存,这就是宣和马。

 

  我特别喜欢依经马,于是把它的赏罚规则参互研究,为每条规则写几句话,附在规则后面,

让我的子侄辈们为它画下图来。不仅赌博时有用处,对于好事者来说,这也确实是很有意思的。

让千万世以后的人们都知道,命辞打马,是从我李清照开始的。

 

                                                                                   绍兴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易安室序。

 

 

从上文中,确实有一句:不过我赌了一辈子,不论多少,每赌必赢,这是什么道理呢?

 

      那么将李清照称为赌神真的是不为过了。

在杨雨的著作《李清照:莫道不消魂》中是这样写道的: 有人说李清照是个赌棍,还真不是冤枉她,

如果嫌赌棍这两个字不大雅观,可以换个词,就像《古今女史》所说的那样,称她为“博家之祖”

——赌博的祖师爷。

 

这 顶高帽子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戴的,赌棍不雅,那就再赠她一个当之无愧的外号——赌神!

她可不是说过这么一句话:“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 也。”

原来李清照写这篇《打马图序》,除了得意洋洋、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精通赌博,

她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让千万年后的后辈子孙都知道,“命辞打马”这种 赌博游戏,

就是我李清照开创的啊。“博家之祖”,非我莫属,谁都别来抢啊!

 

 

 

     按道理,李清照的赌技如此了得,应当生活无忧才对, 何况她与秦桧有亲戚关系,

她与秦桧的夫人王氏是表姐妹。然而,李清照与他们从不往来,即使是生活最困难的时候,

也没有踏进秦家半步。

 

 

故此其晚年也颇为凄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曾连用14个叠字勾勒出自己晚年凄凉孤苦的生活。

虽说李清照的爱国之心无人怀疑,但其晚景却是可用“一叶孤 舟风浪中”来总括的!

 

朱彧《萍洲可谈》说她:“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啬其遇,惜哉。”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亦载:“然无检操,晚节流落江湖间 以卒。”

《碧鸡漫志》中说:“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

 

 

 

     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

越十余年,大约在1156年或者以后,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

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其实从这个例子可知,光有才是没有用的,你若没有福报,什么都不顺!

何况李清照曾是赌神,因为总赢,也是要承受果报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