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祖不使用神通直接灭掉魔王波旬?

来源: 小宁波♂ 2014-04-06 03:32:2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837 bytes)
(文/王路)



知乎上有人问:魔王波旬说在末法时破坏佛法,释迦摩尼听了伤心流泪,为什么不当时就消灭了魔王,留到后世祸害社会呢?

就此话头,聊聊佛教诸天。

要灭波旬,得先知道波旬是谁。

魔王波旬和天魔是两码事。

波旬,是欲界第六天的天主。而天魔叫波卑夜、波旬逾,有典籍误把天魔译成波旬,那是搞错了。窥基法师早说过。

佛为什么不能灭波旬,可约两方面来说。

第一,从三藏典籍的字面意思来说。

波旬在他化自在天,即欲界诸天的第六天。在这个天层,根本没有佛出世。

《增一阿含经》卷二六: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很简单,你是东北的老大,波旬在美国砍了你的兄弟,你也管不着。

第二,从佛法背后的深意来讲。

佛为什么只能出世在人间?《起世经》上说,人间的勇猛、忆念、梵行,三事胜于天上。

要搞清楚人间、天上的关系,得先讲讲六道轮回。

我们常说的六道轮回,指的是天、阿修罗、人、地狱、饿鬼、畜生。

但据小乘的说法,不是六道,是五道,经上叫五趣。趣和道一个意思。因为阿修罗并不集中在一趣里,而是分散在其他五趣之中。大乘另立了阿修罗趣。阿修罗的意思就是“非天”,但是他可以享受天人之福。

人趣,包括四大部洲,不展开说。

人趣上边,就是天。趣,是前往的意思。随着善行、恶行,到该到的地方。

有了恶行,堕三恶道。有了善行,到哪呢?到天上了。

天有三界之分,从下往上依次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再大的善行,也到欲界为止了。进不去色界的大门的。这也是为什么波旬只能是欲界的老大,再也没法往上升。因为再往上,是没有善恶之分的。你既然是坏人,是魔王,那就有善恶之分,坏到头,也只能到欲界之顶——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化他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享受之,叫他化自在。这有两重隐喻。

一是,这个天里的众生(补特伽罗),算是人民公仆吧,——他不能自己创造快乐,但总是能享受别人的快乐。所以,大坏蛋波旬就住在这个天。

二是,这个天里的众生,之所以能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不是在此天的结果,而是在此天的原因。——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看到别人开心,自己就开心,他显然会来到此趣。所以,六道轮回的原理说简单也简单,如果你看到别人快乐就快乐,你就立马到了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是一种象征,隐喻。

这个天,下距大海一百二十八万由旬。此天的众生,怎么享受别人的快乐呢?举个例子,如果他要行男女之事,只需对视,就可以享受到性交的快乐。就这么简单。

他化自在天下一层,是化乐天,此天如果要得到男女之快乐,只对视是不够的,需要笑一笑。再往下,兜率天,需要执手;夜摩天,需要拥抱;而忉利天、四天王天,就几乎和人间一样了。

以上,是欲界六天。

为什么会有这种分别?为什么这个数是六?答案很简单:眼耳鼻舌身意。即六根。

到了第六天,只用意根,就能生出想要的前五根相应的识。注意,重点在“想要的”,意根能生出前五识,每个凡夫都具备。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就是意根生出耳识。但是,生出“想要的”识,就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到了他化自在天,只要想一想,就能完成男女之事了。经上说对视,意思一样。

波旬,就是只用意根的大魔王。释尊成佛之前的最后一关,来捣乱的就是波旬,就是这个意根。眼耳鼻舌身,都已经无能为力了,意根还能作祟。

但释尊一旦证悟成佛,意根就不能束缚他了。因为他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已灭,《杂阿含经》说,“如截多罗树头,无复生分,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所以,在魔王波旬的他化自在天地盘上,是没有佛出世的。

释迦牟尼佛出世的地方,叫娑婆世界。药师佛在净琉璃世界出世,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出世,燃灯佛在过去世界出世,弥勒佛在未来世界出世。但,除了释迦牟尼佛之外,所有的佛出世的世界,都在六道轮回之外。六道轮回之内的世界,佛只在人趣出世。

这个问题,到现在已经回答完了。但其实,还可以再聊聊。不过,上面很简单,下面就转入晦涩了。

刚才说过,波旬最多只能到欲界天的尽头,却不能进入色界天的大门,为什么?谁,可以进色界天?佛、菩萨、阿罗汉?

都不是。佛不在此,刚才说过了。菩萨、阿罗汉,都是能跳出六道轮回的。色界、无色界天,他们都不稀罕待。但阿罗汉的不稀罕待,和菩萨的不稀罕待又不一样。阿罗汉是真的不稀罕,整个六道阿罗汉都不稀罕。而菩萨是没有必要待在天道。菩萨常驻六道轮回,是为了度化众生,所以,菩萨会下地狱、饿鬼、畜生道,也会待在人道,就是不会常待在天道。天道是享乐的,而且是暂时之乐,菩萨驻世不图享乐。

色界天、无色界天,住的只有一种人——禅定的人。

在色界天的最底层,是初禅天。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证到初禅,魔王波旬,已经奈何不了你了。

问题是,为什么天道之中,有欲界和色界之分?为什么魔王波旬,只能到欲界为止?

一点点说。色,是物质。欲,是欲望。——看起来好像是废话。

废话不废。

人为什么会在六道轮回里边?因为作业。不是写作业的作,是不作就不会死的作。不作就不会死,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不作业嘛,就出离六道轮回了,就跳出生死流转了。

那么,就要研究一下作业的机制。

作任何业,都是需要“心”来完成的。石头砸死人,石头不作业,因为石头没有心。有情众生才有心。

心是一,可以析而为三,可以析而为八。析而为三,是:心、意、识。析而为八,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以上八种,叫做八心王。八心王,可以析而为五十一心所。

不析了,再析析不完了。也不用析了,因为,要点就在这五十一心所里边。

五十一心所中,最重要的五个,叫做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

但凡任何行为,都有这五个家伙参与。其中的“思”,就是造作。但是,这个造作不一定是作业。——不然的话,禅定的人就无法进入色界、无色界天了。

51-5=46。除了五遍行,还有46个心所,包括别境、善、不善三大类,每一类有一大堆。我们不用细说,只说剩下46个中,排在第一个的,就是:欲。

这个欲,就是欲界诸天的欲。

如果你的任何行为的发动,都只限于五遍行心所,没有其他46个心所的参与,那你就是个有禅定境界的人,那你就跳脱了欲界诸天。

除了8心法、51心所法之外,还有11色法。

色法,对应的就是色界诸天。刚才说过,色就是物质。色界诸天,也可以说就是唯物的境界。但不是唯物主义的境界,唯物主义者也进不来,因为一有主义,就不是唯物了。文大命期间有一句话: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扪心问一下,他们不畏惧吗?其实他们是很畏惧的。

闲话少扯。话说有情众生,都不能脱离心王心所法,不过也不要紧,他们只需把使用到的心所法限定在五遍行,即,把所有善、不善,都排除在外,就具备了不在欲界诸天打转的前提。对,只是前提。要进入色界、无色界诸天,还需要修点别的法。

除了心法、心所法、色法,还有24不相应法。不过,不是修不相应法,不相应法,顾名思义,不相应,就是和心没有关系。和心没有关系,就和作业没有关系。但不代表不作业。

以上,8+51+11+24=94。这94种法,都叫有为法。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说的就是这94种法。

剩下的,是无为法: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去色界、无色界诸天,乃至跳出六道轮回,要修的法就在这里边。

虚空无为。广大无边无垠的虚空,不为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变化,而存在,而消灭。

择灭无为,更有意思。禅宗祖师们爱说一句话: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不拣择,不分别,就是择灭无为。这是权教菩萨的境界。

非择灭无为。也叫有为缘缺。是实教菩萨所证的境界。实教菩萨是修“理度”的,权教菩萨是修“事度”的。理事不二。有时候,凡夫和二乘人也有这种境界。

不动灭无为。这是修不动定的禅修者,修这个无为,就可以到色界天里了。

想受灭无为。这是修想受灭的禅修者,修这个,可以到无色界天里。

真如无为。这个,佛的境界。

聊完了。


http://groups.wenxuecity.com/groups/bbs.php?act=bbsview&gid=1340&basecode=358944

所有跟帖: 

赞。 -劲松在山岗- 给 劲松在山岗 发送悄悄话 (119 bytes) () 04/06/2014 postreply 08:24:4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