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白领与市井小民,两个携带着不同家庭文化的人组成婚姻,也就开始了一场以相互渗透家庭文化为背景的战争。当一个人认为能改变另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时,是错误的盲目自信。
爱情,在“门第”之下就像一个带着善意的谎言。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时,一切还有可能挽回吗?
门第 谁有玉碎之勇
文/赵静雯
我们经常为所谓“门当户对”无休止地辩驳,无论男人女人,都一副誓要以21世纪的姿态和思想解掉这禁锢的枷锁,可“门第”始终像是简短精悍的谶语,字字珠玑。门第悬殊却结为夫妻的男男女女,无论他们是为爱情对抗父母之命,或者是媒妁之言将就结合,婚姻仍旧亘古不变的,是场彻头彻尾的冷暖自知。
连谏的《门第》里,织锦的父亲为了报答战友的救命之恩,将“指腹为婚”之事念念不忘,弥留之际要女儿答应嫁给恩人的小儿子何春生。织锦相恋多年的男友也丝毫没有担当地软弱放弃。这桩“高级媳妇”下嫁市井小民的戏剧,两个携带者不同家庭文化的人组成的婚姻,开始了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背叛和别扭交织着,物质落差、精神差距,把尊严彻底粉碎。伴随着平实的讲述,一幕幕场景颇具画面感,闭起眼就是你身边触手可及的简单生活,却又在这些看似平静之中暗潮汹涌。人物的对话或是内心独白,都像是三伏天里吞进嗓子的冰块,文字和内心的瞬间交换,都有着微疼的,却直切末梢神经的快感。
无论是骄傲的公主,还是卑微的小工,在爱情里,他们为某人改变,也试图着改变某人。《门第》是一场完完全全中国式的剧情,有多个个性鲜明的人,每一个都值得推敲,但它并不冗杂琐碎,所有的纠葛都像是我们每个人的一次独白:看,这句多么像是在说我!它没有皆大欢喜的结局,却又真实地让我们的内心得到熨帖:看,这才是真的生活和婚姻。就像是末了那句“所有真爱,都应该得到成全”,而这成全,它的代价是什么?有时候像是遇到悬壶济世的神医,赐一方丹药,;又有时候像是一场浩劫,殆尽一切。
我们都有虔诚美好的愿望,于是愈发觉得《门第》是一出大戏,爱情、尊严、贫穷、隐忍、不忠……它覆盖了所有的人群。这是一本适合所有年龄段女人阅读的书,怎样爱人与被爱,怎样经营婚姻抑或是聪颖智慧地游刃于家庭中,对我们来说,不论是悬崖勒马或者亡羊补牢,比起掩耳盗铃来说,都无疑是最好的事。
对话连谏
1、如果他们之间有爱情的话,那么在这场婚姻里,门第作祟的机会是否会少一些?
连谏:爱是无形的,却是无所不能的,如果他们之间曾有过真挚的爱,门第作祟的机会会少一些,但是,在《门第》中,我想强调的可能不是现实的门第落差,而是门第落差之下他们形成的不同的精神落差,我个人觉得精神落差远要比现实门第落差毁坏婚姻的力度要大得多,不同门第之间的婚姻矛盾,除了爱得不够深,就是把原本不应该养到一只笼子里的鸟给强行关到一只笼子里去了,或许关者和被关者最初的愿望都以为他们会在婚姻这只笼子里学习好和平共处,孰不知大错特错,这是给两个原本没有战场的人提供了战场,后面等待他们的只能是短兵相接的惨烈开火局面。
2、在这本书里,真正赢得爱情的人是谁?为什么?
连谏:何顺生和李翠红,虽然他们有些粗俗而市侩、经常争吵、打架,但他们才是真正两个从骨子相契相合的人,因为他们人生价值观相同,不必让心灵发生憋屈的拧巴就是幸福婚姻,争吵打架不过是他们另类的沟通形式。
3、马小龙的死是因为母亲?因为抑郁?还是因为爱而不得?
连谏:在《门第》中,他是活得最憋屈的人,有爱,却不得不放弃,等可以爱了,他知道自己已无力承担,他知道只要自己活着,织锦就不会放下对他的爱,那些爱会因为他的病而变成织锦的疼,所以,他用死亡解放织锦日后的疼。
4、当女人爱一个男人的时候,是不是要像柳如意或者小丁一样去讨好男人?
连谏:我不这么建议,如果遇上个一混就是一辈子的男人,女人还这么讨好他,那是对一个女人的毁灭。但,如果很爱他,也在被他所爱,就没什么不可以。我也不建议男女双方在婚姻中过分强调自尊,其实90%的婚姻战争都是想从对方那儿讨到高刻度自尊而引发的。
5、你的初衷,是希望《门第》教会或者告诉女人什么?
连谏:不管身在怎样的社会角色高位,对于丈夫来说,你只是个妻子,男人同样如此。男人永远比妻子想像得要蠢一百倍,所以,别希望他猜得透你的心思,别期望不经意的浪漫,那都是文艺作品的事,直白地告诉他你的想法会让冲突减少在最小范围内。
这个是小说的书评,以及作者的采访
所有跟帖:
•
附上当当网的链接
-sweetheart001-
♀
(60 bytes)
()
06/08/2010 postreply
03: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