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龙应台

龙应台的文字满好的,我自己就写不出来。
她形容那什麽,像一苹坐在窗台上的黑猫,诸如此类,很形象。

《大江大海》我找了很久,才找到电子书,还没画眉妹妹找到的这麽好。但我还是推荐给所有认识的人。儿子的同学和同学的家人们,都看了。
我跟他同学的父母交代说∶你儿子中文2分吧,那就看看台湾作家的书。不要看香港人写的东西。为什麽?因为香港话本身就语句不通颠三倒四。因为台湾1949年,把中国最优秀的人材都带走了,带走了梁实秋,留下了鲁迅之流。(小时候看鲁迅,封为偶像;长大後看梁实秋,才惊为天人!)

无论席慕荣还是龙应台,她们的中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十分老到而又隽永的,值得学习。孩子学中文,要看美妙的文字,才能让他们了解中文的博大精深,不要看赵本山。

也别小看现在的孩子的分析能力。儿子看完,说,很明显,龙应台写到最後,像是後劲不继了,没有收好尾,没力气了的感觉。摊子铺开了,铺得很大,然後,没力气收了。也许是她收集的历史不够厚重,也许是她老了,精力真的不行了。就像画画,作家年老,也是无力提笔的。
谁见过60岁後还写出脍炙人口的故事的大作家?少!少之又少。都是吃老本的多,二三四十岁写了个什麽,然後就到处宣讲,直到死,都挂个"著名作家"的名。

我们看书,即使看奇闻,看怪谈,看的是个高兴,有时也看到一些好的文字,至於思想,每个人都是自由的,爱怎麽想,都可以。文字难免表现了不同的思想,但即使不是你那杯茶,优美的文字,还是不能否认的。

干嘛看一本书,非要上纲上线到政治的高度呢?我总是跷dang课的。
只是不喜欢政治。
但喜欢中国文字。儿子大考时英文比中文优秀得多,我问他,喜欢中文还是英文,他自豪地说∶中文呀!英语都是简单的字母砌成单词,而我们中文,每一个字都那麽美,再组成词语、组成句子,简直妙不可言,那是读英文没法享受到的文字美呀!

看,90後的孩子,并不像我们所想的单纯,他们比我们更懂得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问题。好和坏,他们自己会分析。再也不像我们,要被旁的人,灌输些什麽。

战争,成王败kou,失败者言,难道要永远埋入地底吗?

人,有生存的自由,言论的自由,阅读的自由,出版的自由,很多很多的自由,如果,此时此刻,我们真的是在自由国度,请,不要扼杀反对者的发言权。

给每一个人,发表的自由,是互联网存在的价值所在。不然,像我这样的破玩意儿文章, 鬼嚟睇都得啦。编辑大人是永远也不会替我印成书的呀。哈哈。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