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如是观(清穿)vip章节41 - 山雨欲来

山雨欲来


苏菲对傅恒说:“女人有的时候拿不定主意, 人要替 做主。”现在看来傅恒是舍不得勉强海棠 ,苏菲便越俎代庖的为他们两人做 回主,从那 后海棠回府,苏菲便再不邀 进宫,也明令弘昼不许去招惹海棠。 想:假以时日,海棠终会发现傅恒的好。

值得 提的是皇上得知此事的态度:皇上那日为傅恒酒醉 事向苏菲老大的不高兴,苏菲笑着辩解:“谁让皇上那么自制,从不饮醉,臣妾未曾见过撒酒疯的醉鬼,当真是束手无策。”皇上的心里受用 ,也没有追究傅恒失仪之罪。可皇上明知道傅恒醉酒的原因,却对自己那两个儿子 句重话都没有 ,只以为儿 情事,乃小事 桩。苏菲想, 才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电灯”呢。

  家常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是雍正七年。 又是不平静的 年,年初就发生 曾静遣其徒张熙策动川陕总督岳钟琪谋反的投书案,牵连到已故理学家吕留良,皇上大兴文字狱,闹得朝野鸡飞狗跳,自己也生 肚子的闷气。

  皇上亲自坐镇紫禁城,审问 字第 号的官司,带累得苏菲也不得去圆明园,只得窝在宫里,每日还得打叠起百样的言语,宽慰心火很旺的皇上。皇上 边以雷霆手段出奇料理 干涉案人犯, 边自己也顾虑众口铄金,却偏不肯俯就群臣的意见,自书 张条幅挂在养心殿里,辞云“俯仰不愧 地,褒贬自有春秋”。

  宫里沉闷而压抑,苏菲无聊到极 ,便寻借口跑到弘昼府上看新生的小阿哥,是弘昼的第二子,皇上赐名“永璧”,苏菲对软软的小孩子不感兴趣,几乎不敢抱他,生怕折 他的小细胳膊腿儿。在文静的怀里略看 几眼,赏 文静 大堆补品和玉帛,就战略性转移 。

  弘昼请 到前门外的地摊上吃烫面饺,面软馅儿鲜,因为是平民食物,那馅料并不难得,是鸡鸭血、胡萝卜、倭瓜、香菜,外加鸡蛋虾皮,然而几种食材放到 起,加以调味,就成 绝。自从吃过前门外的烫面饺,宫里的面食简直就不值得下箸 。

  有 ,弘历兴头头的来请苏菲赏光去他府里品尝新从福建物色来的 个专做鱼翅的师傅的手艺,苏菲 :“ 跟弘昼约好到前门外的地摊上吃烫面饺, 的鱼翅,改 吧,谢谢 。”后来宫里的人都 鱼翅没有烫面饺好吃,气得弘历直瞪眼,好几 不理睬弘昼。

  其实苏菲出宫也不完全为 吃,若论起烹调的手艺,还得让御膳房和各宫的小厨房拔得头筹,主要是在宫外会遇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人。 气晴好,苏菲穿 身 装,与弘昼去润明楼饮酒。听隔壁有几个进京赶考的举子,正在谈诗论文,苏菲听 半日,觉得 几个人迂腐得有趣,他们又 起京城里有个破落世家子弟——曹雪芹,正在写 部奇书,名字叫《石头记》。

  苏菲竖起 耳朵,听 个山羊胡子的半老头子煞有介事的 道:“看过 书的人都迷得什么似的,争着做雪芹门下走狗。有 个人死气白咧的要拜雪芹为师,雪芹被他纠缠好久,坚决不肯收入门墙。 人就哭丧着脸,问雪芹:‘先生,您到底不喜欢 哪 ? 改还不行吗?’雪芹回答得妙:‘不用,不用。还是 告诉 , 到底喜欢 哪 , 改!’”

  众人哄堂大笑,苏菲和弘昼也不禁喷 茶,旁边 个冬瓜脑袋的胖子摇头晃脑的 道:“是真名士自风流。”苏菲故意反驳道:“在下虽没读过《石头记》,却拜读过 位名士的不少诗文,也不是什么奇才呀?”

  冬瓜脑袋把脖子伸得老长,几乎凑到 苏菲的鼻尖底下,认真的 :“名士不必须是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苏菲忍着笑,拱手道:“受教 。”

  回去的路上,弘昼 :“额娘, 倒要去弄 本那什么《石头记》,来瞧瞧究竟是什么奇书。”苏菲笑道:“正合 意,给 也抄 本。”

  今年夏 格外的热,皇上素性怕热,终于在宫里呆不住,移到圆明园来。要 皇上的勤政,真是古今少有,每日办事批折子,总在六七个时辰。而且又特讲究仪表,虽盛暑,见外臣时服饰上还是丝毫不肯苟且, 身腻汗。

  苏菲就不那么讲究 , 穿得越来越少,可还是嫌衣料不凉快。 皇上派苏培盛送过来两匹衣料,薄如蝉翼,手感柔滑, 匹是浅浅的丁香色, 匹是雨过 青色,苏菲惊喜的问道:“ 是什么料子?竟从来没有见过。”

  苏培盛谄笑着回道:“ 料子名字叫‘蝶影纱’,是云南总督进京述职带来的贡品。用的不是普通的蚕丝,而是云南大理 带 种彩蝶的茧,能工巧匠抽丝织成, 年收的茧子只够织 两匹。皇上本来责他虚耗人力,作践生灵,要退回不收的。后来还是奴才抽空子提醒,皇上才收下,命奴才给娘娘送过来。”

  苏菲笑道:“把 机灵的。”便命锦屏给他赏银,苏培盛谢恩退下 。 里苏菲看 两匹纱,越看越爱,即刻命宫 中精于针黹的,给自己把那匹雨过 青色的蝶影纱裁剪缝制成 件长夏衣,不大 会儿的工夫,衣服做好,苏菲穿在身上,真是两腋生风,舒适无比。

  晚上,皇上过来,苏菲便请他赏鉴。皇上见那样干净淡雅的颜色,加以简洁的线条,周身无 处装饰,越发衬得苏菲眉不画而黛,唇不涂而丹,便笑着 好,又 :“ 不论怎么打扮都好看。”

  苏菲娇嗔道:“三分人才,要七分的妆扮。皇上可别小气, 每年都要 蝶影纱,而且不许 再赏别人。”皇上笑着依允 。

  但是中秋节回宫向皇后贺节时,皇后却 教 番后宫嫔妃不可狐媚惑主,以及“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大道理。苏菲听着,倒都像是在告诫自己,却也不能不心惊。 看着皇后带着尖细的金护甲的手指,轻轻摩索着茶杯的边缘,金属与瓷器摩擦的声音轻微而刺耳,苏菲打 个冷战。

  节后回到圆明园,正好宫里大批进瓷器,有专门的图样让景德镇等官窑给烧制,皇上把图样给苏菲看,让 随意挑选心仪的样式,苏菲却不敢再别出心裁,不动声色的将选择权推给 皇后。
  苏菲本想怂恿着皇上在圆明园住到进 腊月门,再回宫过年,谁想入秋以后,怡亲王就 病不起。皇上万分忧心,急急回宫,每 询问太医,务必使他的十三弟尽快痊愈。然而从太医闪烁的言辞中,苏菲意识到:十三恐怕已是回 乏术 。

  果然,落叶凋零之时,十三走到 尽头。皇上的悲伤发自内心,他越是恨其他的兄弟与他作对,就越感到十三的贴心贴肺、不可再得。 切人臣可能得到的哀荣全都赐给 十三,皇上犹觉不足,不但将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让十三的儿子弘晓承袭,而且又赐 个郡王爵位给十三的另 个儿子。

  亲贵中已经有人在私下表示不满,朝臣也时有谏阻,但皇上的性子 向是 意孤行的。有 ,皇后忽然派内侍请苏菲过去,苏菲赶紧去 坤宁宫,皇后 两年苍老 很多,九重的凤冕遮不住鬓边的白发。 神情疲惫的对苏菲 :“皇上为十三弟悲伤过度,对十三弟的身后事处置有些失之偏颇。本宫婉言谏阻,反而惹得皇上动怒,目下也只有贵妃可以在皇上面前 上话,贵妃要劝皇上以大局为重。”

  苏菲心里 : 去触 霉头还不算完,又让 去碰皇上的逆鳞?口中却连连应是。皇后淡漠的看 眼苏菲,道:“那就有劳贵妃 。”苏菲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皇后不再叫 “妹妹”,而总是称呼“贵妃”,就像以前称呼年氏 样。

  从皇后宫里出来,苏菲径直去 养心殿,皇上正在痛骂自己的三哥允祉,责他督办十三的丧事不够尽心。可怜允祉五十多岁的人 ,贵为亲王,竟被皇上像小儿 般训斥,面红耳赤,低头 声不言语。

  苏菲在后殿静坐 会儿,等皇上下朝,陪他 起用过午膳,对皇后交待的事情却是只字未提。下午皇上还要接见外藩,苏菲便去皇后那里复命,只 皇上怒气更甚,不但不准,反把自己也排揎 顿。

  皇后的脸上并无什么失望的表情,相反心情倒显得轻松 很多,便留苏菲在宫里吃茶。陆续的, 些宫眷命妇来给皇后请安,苏菲如今已经习惯 宫里虚情假意的寒暄应酬,便也含笑迎送,大话家常。

  齐妃李氏如今看似坐在那里听人 话,却神情呆滞,言语常乱。自从前年弘时病死在履郡王府里,皇上听到消息,连眉头都没有皱 下,弘历弘昼兄弟跪请恢复弘时的宗藉,皇上也不予理睬。李氏从那时起,就更成 个木偶人 。皇上已经多少年不再临幸 ,宫里的下人们最是趋炎附势,皇后可怜 ,倒是常常照拂,李氏的日子才过得不是太苦。

  苏菲轻易不跟李氏交言, 会子正安慰诚亲王福晋,因为皇上迁怒于自己的 个哥哥,要把他派到遵化去守陵,那三福晋苦着脸道:“ 家王爷都是半截入土的人 ,皇上就 么 个兄长,怎忍心把他打发出去守陵?还不得要 他的老命?”

  苏菲便 皇上兴许只是气头上的话,三福晋便道:“还得求贵妃娘娘给美言几句。”苏菲用眼角的余光瞥 眼皇后, 道:“唉, 哪有那么大的面子? 件事还得皇后娘娘给 话才行。”三福晋也醒悟过来, 道:“正是呢。 也不求皇后娘娘别的,若是非得去守陵,请娘娘开恩让 陪着 家王爷去,死也要死在 块儿的。”

  众人都劝 无须如此悲观,皇后自然是又有 番大道理讲,众人都在洗耳恭听的当儿,苏菲突然发现皇后消瘦 很多,皮肤松弛下来,满脸的皱纹,厚重的脂粉也遮盖不住:皇后真的是老 呢!苏菲正仔细打量着皇后,不提防皇后猛得扭过头来,锐利的目光与苏菲对视,苏菲不由自主的垂下 眼帘。

   里正 得热闹,苏培盛急颠颠的跑来,先向皇后请 安,然后对苏菲 :“娘娘,皇上去永寿宫 ,见您不在,派奴才来请呢。”宫眷们全肃静 下来,苏菲只得起身向皇后告辞,皇后又恢复 平板的神情,苏菲走出去好远,还可以感到皇后怨毒的目光,如芒刺在背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