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千古奇闻:和尚没跑,庙要跑了

回答: [转贴]千古奇闻:和尚没跑,庙要跑了橙桔2009-04-01 00:50:33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255532.shtml

 川东名胜古刹重庆北温泉寺简介
  (据巴县志卷廿22-23页及温泉寺古碑文考)
  渝郡西去百里许,曰宝峰,即缙云山。山之东麓下是嘉陵江温汤峡,峡畔有泉,名大蟒泉,即温泉。世传在昔有蟒为妖,扰害民物,适有大茆真人经其地,以术驱之,害除民安,立寺于地,因有温泉,遂名温泉寺。
  
  温泉寺始建于南北朝,刘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慈应禅师创建,同时建有缙云寺------等。历经唐、宋、明、清沧桑兴废,古寺于明,倾废又重建,原寺遗址即今卧牛石上至古碑亭一带。宋元年间,高僧志公爱其幽静,曾挂锡于此。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朝廷敕赐名曰“崇胜禅院”。温泉寺从此相当兴盛。历代高僧有慧灌、成聘、常泰、大方、香延、隆树等。本寺为临济正宗传承久远。
  
  
  现有的温泉寺于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间)由寺僧真金和尚重建大佛殿、接引殿、塑如来、罗汉等像。真金逝世后,其徒僧祥海续建说法堂、香积堂及前后阶墀、东西两廊、山门、桥道等。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僧永灯、永刚又扩建温泉寺所阙至完备。其时温泉寺已具相当规模,成十方丛林寺院,建筑面积比现在大两倍余,僧员百余名,寺年产三千担(租谷)。盛极一时,富甲一方。明末兵乱,寺院又有缺损。清同治二年(公元1869年)又将观音殿换成铁瓦石柱,故又名铁瓦殿。清康熙五十三年又将大佛殿换梁、换柱等工程,修缮一新,至下而上,四殿相接,肃穆壮观。
  一、关圣殿(原山门殿):清代改名为关圣殿,塑关羽像。昔传当年关羽败麦城为吕蒙所杀,魂游于湖北玉泉寺上空叫喊:“还我头来”。时为玉泉寺高僧普净禅师点化心悦诚服,稽首归皈作佛弟子,为佛教护法神将,护守于寺中山门殿内。
  
  
  二、接引殿:内供阿弥陀佛,意为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教主。生到极乐世界去的人寿命无量,无诸般痛苦。凡是诚心信奉念阿弥陀佛的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便来接引到极乐世界去,故又名接引佛。
  
  
  三、大佛殿(又名大雄宝殿):中供释迦牟尼佛。他创立了佛教,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为东土流传万世宝典。
  
  
  四、观音殿(又名铁瓦殿):中供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有千百亿化身,如千手观音、白衣观音、滴水观音------等多种观音身像。观音菩萨家喻户晓、法力无边、神通广大、心怀慈悲。救苦救难的事迹在民间广流传。于1999年殿内新安座了汉白玉雕塑的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善才、龙女。左右寮房、楼阁多间,是一座规模高大、雄伟精巧的综合大殿。殿的左右侧两端附属古建筑“花好楼”和“益寿楼”于1989年被公园撤除,殿后右上角有许多凿崖佛像,书刻和一座碑亭,详记各种史实。殿的后面,还有可供几百人活动的平台。四殿现共有建筑面积二千余平方米,各殿中佛菩萨像栩栩如生。
  
  
  四殿呈纵向布置。前靠江、后靠山、前低后高、前小后大,有台阶,通道和小桥把四个大殿连接贯通,放生池环绕于寺内。关圣殿门前的左右两边各建有亭台与之配合,使整个寺院显得非常完整和壮丽。
  
  
  本寺是按建筑年代朝廷所要求的各项标准建成的,是品位极高的宫廷式建筑,充分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极高的建筑水平。因此,本寺不但是享誉中外的佛教圣地,同时,也是珍贵的省级文物名胜。
  
  
  一九二七年,卢作孚来温泉寺,观其地幽,惊叹曰:乃辟公园之宝地矣,谓寺主隆树和尚曰:“合股辟建公园如何?”隆树正以匪患为忧,即慨然应允,便达成协议,成立起以卢为首的董事会,开始兴建澡堂、旅馆、餐厅等。不断扩建亭台楼阁、浴池,形成如今的温泉公园。
  
  
  北温泉公园的前身即温泉寺,僧众地广。民谚曰:“温三千、禅八百、杉木园的和尚惹不得”。(温指温泉寺,禅即禅岩寺,三千八百指租谷担)当时寺院极富饶,僧精武艺,故有此民谚。自辟公园后,大部份地域为公园取代,公园的筹建,博得许多大军阀的赞助,历史的演变,逐渐形成了园、寺两家悬殊差距。解放后,僧员锐减,又经文革罹难,沧桑多变的古刹范围,也今非昔比。古寺原有两廊及前后间接厅堂附属房廊殿宇,被拆除。如今仅有观音殿两侧一二十间附属房屋可供僧人居住。寺院的厨房被撤除,厕所改作配电房,古碑亭和石刻罗汉像足以说明温泉寺历史渊源变迁。
  
  
  一九三七年抗战开始,战事紧急,国民政府首要机关迁都重庆,达官贵人齐集重庆、北碚避难,一时增加了北温泉公园的知名度。一九四六年才正式命名为北温泉公园。
  
  
  一九四零年,隆树和尚见于当时形势,便将温泉寺契约交付给缙云寺太虚法师作汉藏教理院院产,便由缙云寺统管。
  
  
  解放后,寺庙归国家,人民政府造册登记,立为佛教文物遗产专门档案,不隶属公园新建筑。并非常重视,拨款维修,相继有僧人主持管理。文革浩劫中,破坏了寺院的庄严,僧人被遣散,文物佛像毁失殆尽,管理乱套,国家财富毁于一旦,佛寺已失云昔日风范。文革后期,一九七八年,温泉寺通明法师孤老病苦,迫于离寺,本寺由公园管用。
  
  
  一九八四年经重庆市府(84)129号文批准,重新开放了温泉寺为佛事活动场所,逐步落实了温泉寺佛教房产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国家宗教政策的重视,并命名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正着手恢复维修古刹原有的庄严设施,再度展现温泉寺昔日的风彩。
  名僧太虚大师为了陶铸僧才,振兴佛教,弘法利生,研究汉藏教理,沟通汉藏文化交流,在缙云山创办了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温泉寺创办“育才学校”;解放后,班禅大师也曾来寺礼佛;朱德、贺龙、杨尚昆、郭沫若、矛盾也先后来温泉寺参观,并留有朱老、郭老的诗词;一九七五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国务院拨款修复温泉寺;一九七九年六月六日,温泉寺接待了日本高野山等二十一人组成的佛教代表团参访。如今温泉寺已恢复了大部分古寺风貌,信众如织,香火旺盛,爱国爱教已溶为一体,
  
  晨钟暮鼓回荡在幽静的温汤峡谷。
  
  
   温泉寺在北温泉公园内,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气候怡人。四时花草,绿树成荫。泉水潺潺,五龙倒影。游人如织,留连忘返。夜宿公园,可以聆听寺僧早晚梵贝钟声,顿觉有超凡脱俗之感。


前几天拍的温泉寺的部分文物,震撼!!!!!
  
  也许它们,我们很快就再也看不到了!!!!

宋代摩崖石刻,大竹石刻在细节上也无法比拟
这些文物都是国宝级的
  
  再看一眼他们吧
  
  因为它们正好挡在情色洗浴扩张的大路上,没人知道它们的命运
  
  文化的断代,似乎都是牺牲在所谓的经济建设的道路上
  
  百年后,后人该怎么评说这段历史?
石刻从唐初一直到宋末,历经几百年。战争,法难,它们都保存了下来。而今天,和谐社会下,他们的命运如何?

和尚赚没赚钱,您多走走庙,就晓得了。庙宇都变成“景区”,这个钱好像和法师们无关吧?再深入点,呵呵,不可说,不可说了!
  
  至于庙宇,本人不是出家人,不敢胡说。但是试问下,我们举家过日子,一年要花多少钱?家里多少人?庙里多少人?
  
  先是法门寺,接着是温泉寺
  如果和尚只想吃饭,只想所谓过的好
  好像没必要这么激烈!
  他们是在用生命和尊严捍卫文化!
破坏
  
  已经破坏
  
  正在破坏
  
  肆无忌惮的破坏
  
  丧心病狂的破坏

更多的是无奈,持续的忍耐,忍耐


据寺院里的长老介绍,温泉寺原来本划在北温泉公园里,门票被地方收走,寺院里法师和居士的生活来源全靠善众的香火钱。两年前,地方上关闭了北温泉公园,不再收售门票,为的是给开发商让路,早日建成色情温泉。而同时也阻挡了朝拜的香客。
  
  庙里艰难的维持着,但是每天依然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甚至去年地震当天,依然照常上大殿念佛,为众生祈祷平安。
  佛教徒的行为和思想,是值得当下人尊敬的!
  
  庙里两年来,米,油,菜要么靠一群念佛的老居士们供养,要么自己种,没开口管任何人要过钱。我本人上周去的时候,实在看不下去了,私下里给长老塞了300元,长老直接塞进功德箱。。。。。
  
  而在这样艰难生存的情况下,寺院法师依然领众修行,念佛,做到了一个宗教人士,一个佛教徒应尽的责任!并且奇迹般在2年内还节省了一些钱财,马上投入到建设“藏经楼”里去了。
  
  杀人不过头点地,因为资金短缺,只能建起的小小藏经楼。但是刚刚搭好,来人了,要强制拆除。。。。。。。。
  
  因为他们说,这,叫违法!!!

经过法师允许,拍下的藏经楼图纸


这个投资项目的老板是云南人,据说手眼通天,十几亿的砸,眼睛都不眨一下。我本人进温泉寺的时候,先后被3个保安跟踪,当我拿起照相机的时候,被一个保安抓住衣服说:这里禁止拍照。我问为什么?他说影响正常宗教秩序。我当时真想给他一个耳光,大哥,您懂宗教吗?有宗教情感吗?
  
  保安都是这个集团雇的,目的是阻止记者报道。可惜,本人看起来不像,让你们疏忽了,并且我在这里要告诉你们。最大的记者和舆论监督,恰恰是我们可爱而富有正义感的网民!!!!!


这是一个无畏的佛教徒在被逼无奈后的呐喊
  
  定融法师手柱一杆大秤
  
  他告诉我,要用这个秤杆称一称这群贪官污吏,为富不仁者的良心
  
  必要的时候,愿意也无悔的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自己的信仰及民族的文化
  
  这是一个法师,一个佛教徒,一个被逼上绝路的佛教徒最后的呐喊!
  
  悲壮这个词都显得无力!!!!

地方领导称法师这样是日本武士道!可悲!

定融法师博客地址:

http://blog./buda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