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享】[转] 【毒月】九毒日!!!万万不可!大伤元气!
http://tieba.baidu.com/p/3076616523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 “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此时的节气,乃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宜从农历五月初一芒种节禁起,戒过一月。果能色欲撙节,自可百病消除。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无力,背心发热,咳嗽不止,时而头昏头痛,时而眼花眼痛,秋冬则恶寒怕风,手足发冷,春夏则喉疼目红,腹痛闭痧。正当年壮之时,乃见种种不足之症,推原其故,无不因未能节欲而来。其为病也由渐而深,由微而着,初虽所患尚小,久则酿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谨守于先也。多欲伤生,断非药饵能补,好色者恃药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草根树皮之品,万难益髓填精,其能滋补者,不过偏阴偏阳,藉以流通气血,及气血既亏,虽药石亦无从补救。古云「服药百颗,不如一宵独卧」,慎无恃药可补身。
《黄帝内经》中有段采用轩辕黄帝和素女对话方式,谈论了性生活的忌日。素女说: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是天地之气交合之日,男女不可行房,凡性交者不出3年必死。用什么可以验证呢?取白色新布一尺,于当晚悬挂东面墙上,第二天早上观看必有血色,切忌合房。
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手淫更是万万不可!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2014年五毒月历】2014年农历五月的九毒日的三阶段如下:
以下是2014年农历五月份的「九毒日」及「十四」,请千万谨慎这十天,甚至是一整个月喔。
2014年九毒日——行房纵欲不宜(农历)
五月初五(阳历 6月2日):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犯者削禄夺纪,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杨公忌。
初六(阳历 6月3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雷斋日。
初七(阳历 6月4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初毒日」)
十五(阳历 6月12日):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阳历 6月13日):九毒日,又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犯者三年内夫妻俱亡。
十七(阳历 6月14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中毒日」)
廿五(阳历 6月22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月晦日。
廿六(阳历 6月23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廿七(阳历 6月24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斗降。
(以上三日为「末毒日」)
十四(阳历 6月11日)——四天王巡行,夜子时为天地交泰,三年内夫妇俱亡。
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福善祸淫的道理,说得十分详细了。至于夫妻之间的事,人们往往容易忽视。不知道一年当中,有断然应该斋戒的日子。例如春分前三日,官府派人敲击大铃高声通告众人说:“雷将要发出巨大声响,有不戒除房事者,生下的儿女五官不完整,夫妻一定会有凶险灾难。”这是对的。何况人身的血气运行,原来与天地节气的运行相呼应,倘若违背节气运行规律而流失精气,那人的气血运行不能与天地气节的运行吻合,对自身精气伤害比平时超过百倍。至于神明降生的明鉴日期,而淫污冒犯,有在瞑瞑之中被谴责还不知觉者,所以,世间有循规谨慎的人,而明里受疾病折磨早早夭折的伤害,暗中又遭削夺俸禄减少阳寿的祸殃,往往都是淫污冒犯所至。与其追悔而无法挽回,何不如遵守斋戒以求自新。现恭录斋戒的日期,以及天地人的忌日,希望爱惜自身的人,都遵守它。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http://tieba.baidu.com/p/3076616523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 “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此时的节气,乃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宜从农历五月初一芒种节禁起,戒过一月。果能色欲撙节,自可百病消除。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无力,背心发热,咳嗽不止,时而头昏头痛,时而眼花眼痛,秋冬则恶寒怕风,手足发冷,春夏则喉疼目红,腹痛闭痧。正当年壮之时,乃见种种不足之症,推原其故,无不因未能节欲而来。其为病也由渐而深,由微而着,初虽所患尚小,久则酿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谨守于先也。多欲伤生,断非药饵能补,好色者恃药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草根树皮之品,万难益髓填精,其能滋补者,不过偏阴偏阳,藉以流通气血,及气血既亏,虽药石亦无从补救。古云「服药百颗,不如一宵独卧」,慎无恃药可补身。
《黄帝内经》中有段采用轩辕黄帝和素女对话方式,谈论了性生活的忌日。素女说: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是天地之气交合之日,男女不可行房,凡性交者不出3年必死。用什么可以验证呢?取白色新布一尺,于当晚悬挂东面墙上,第二天早上观看必有血色,切忌合房。
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手淫更是万万不可!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2014年五毒月历】2014年农历五月的九毒日的三阶段如下:
以下是2014年农历五月份的「九毒日」及「十四」,请千万谨慎这十天,甚至是一整个月喔。
2014年九毒日——行房纵欲不宜(农历)
五月初五(阳历 6月2日):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犯者削禄夺纪,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杨公忌。
初六(阳历 6月3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雷斋日。
初七(阳历 6月4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初毒日」)
十五(阳历 6月12日):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阳历 6月13日):九毒日,又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犯者三年内夫妻俱亡。
十七(阳历 6月14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中毒日」)
廿五(阳历 6月22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月晦日。
廿六(阳历 6月23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廿七(阳历 6月24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斗降。
(以上三日为「末毒日」)
十四(阳历 6月11日)——四天王巡行,夜子时为天地交泰,三年内夫妇俱亡。
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福善祸淫的道理,说得十分详细了。至于夫妻之间的事,人们往往容易忽视。不知道一年当中,有断然应该斋戒的日子。例如春分前三日,官府派人敲击大铃高声通告众人说:“雷将要发出巨大声响,有不戒除房事者,生下的儿女五官不完整,夫妻一定会有凶险灾难。”这是对的。何况人身的血气运行,原来与天地节气的运行相呼应,倘若违背节气运行规律而流失精气,那人的气血运行不能与天地气节的运行吻合,对自身精气伤害比平时超过百倍。至于神明降生的明鉴日期,而淫污冒犯,有在瞑瞑之中被谴责还不知觉者,所以,世间有循规谨慎的人,而明里受疾病折磨早早夭折的伤害,暗中又遭削夺俸禄减少阳寿的祸殃,往往都是淫污冒犯所至。与其追悔而无法挽回,何不如遵守斋戒以求自新。现恭录斋戒的日期,以及天地人的忌日,希望爱惜自身的人,都遵守它。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