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於被我赶上了,果陀剧团「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课」的百场纪念加演,虽然没订到恰好是星期二的第一百场,但总是没再错过了。曾在因缘际会下有幸听到两位主角(金士杰和卜学亮)以生命为主题的小型现场演讲,他们真诚而触动人心的分享,包含了表演过程的收获和本身对生命的体验,著实令人无法抗拒地想走进剧场观赏!终於,被我赶上了。
一开场听到莫利教授用沉稳的语调缓缓说出那句经典台词∶「你,和你的心,能够和平共处吗?」之後,这句话便似涟漪一般,轻轻淡淡地、不能停止地在脑海里扩散开来,而且无边无境的蔓延,贯穿整场的演出…。我反覆思索著,想要在人生的终点可以了无遗憾往前走,就得时刻反刍这句话。当然,大至世事的起落,小至生活的烦琐,总是让心灵随之摆荡、无法平静;而和自己的心和平共处,并非意味著将所有的喜怒哀乐拒之门外,而是当这些理应出现的感受来临时,能够学习去觉察并接纳它(们)是自己最真实的一部份,与它们共舞,并在已经处理、准备好的时刻放下。有时,并非说放就能放下,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试著在这些纷乱的思绪中找到一个平衡点,静静地观照内心,看著思绪或感受来来去去,不阻挡、不否认,只是任它们自由来去。这样的时刻,也能够让心宁静。
莫利的身体一天天退化,在交代完这位老教授与年轻学子相遇与分离多年间发生的故事,便开启了这最後一门有关生命种种,并且不知何时会突然结束的奇妙课程。这样庞大又重要的课程该从何谈起呢?不是爱恨,而是从--死亡谈起(注),这切中了他的提醒∶「学会死亡,你就学会活著…」。
米奇一直对於自己违背承诺和老师失联十六年,放弃了成为音乐人的梦想,不再是那个善良天真、满腔热血想要对社会贡献所学的学生…等等而耿耿於怀。虽然表面上看似早已遗忘,但是这些内咎或对自我的不谅解其实只是被埋藏在心灵深处而不自知(或自知但不去面对),并且可能毫无意识到地影响了人们对自我的感受,甚或影响著我们与所爱之人的关系。莫利当然看透了这一点,因此温暖又包容地对他说∶「我早就原谅你了,这就是你该对你所爱的人做的…放下这些吧…原谅他们所有的错误。我原谅你了,你现在也该原谅自己啦!」宽恕是门知易行难的课题,颇需要时间的 链和心灵的沉淀,不论是原谅所爱或原谅自己;然而他以将死之姿告诫人们,毕竟在死亡面前,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要试著和自己和好。
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幕,是在莫利死後葬在山坡上一棵满是绿叶的大榕树底下。他的学生米奇遵守了和老教授的临终约定,拎著一整个牛皮纸袋的野餐食物(也许有教授喜爱的点心?),就著树旁的草地坐下来,伴著身子後面的橘红色夕阳,和莫利(像天使一样坐在树上?)聊著自己的生活近况。好美的画面,生命如此的确已经达成莫利对自己的期许了,这样的淋漓尽致,即使死後也已经安排好给米奇的怀念与自我疗愈课程。然後便是生命的延续,他说∶「人死亡以後,要去看因为你而改变的人--你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什麽…」。
「我能够和我的心和平共处吗?」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非一蹴可及,或许我们该每天留一些安静的片刻来和自己的心灵对话。
注∶舞台剧系原著之改编版本,故此处与原著略有不同。 (文/蔡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