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初体会“以直报怨”

来源: 吴明子 2012-11-05 11:13:2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601 bytes)

      昨天一网友留言:“人家打你的左脸,还要将右脸伸过去让他打吗?”,我想,我才不干呢。就在前一阵,我忽然明白了一个理儿:一个平和的人,他的平和点低,(容易在平和的状态中);一个幸福的人,他的幸福点低,(容易在幸福的状态中);以此类推:焦虑的人焦虑点低,烦躁的人烦躁点低,愤怒的人愤怒点低······ 如果一个爱打人家脸的人,一定打人脸的点也低。

 

      有个故事说起来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大体是这样的:二战时期,有个犹太人父亲告诉两个准备避难的儿子说,你们可以去找 A,他是曾经帮助过父亲的。这两个儿子在半道上,小儿子想到还有一位父亲曾经帮助过的朋友 B ,他的家就在附近,小儿子就到了B家,而大儿子坚持到了 A 家,结果小儿子被 B 供出去了,而大儿子受到了保护。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一个乐意帮助人的人会愿意站在帮助他人的位置上,而一个受帮助的人就不一定会帮助他人。(当然不包括思想改变后行为的改变)其实,只需看看我们周围的人,不难看到这些。而且,幸福点低的人自己活在幸福中,也容易传播幸福的氛围;平和点低的人自己活在平和中,也容易传播平和的氛围;以此类推,烦恼点低的人自己活在烦恼中,愤怒点低的人自己活在愤怒中,这大概就是种瓜得瓜的奥妙吧?

 

      “人家打你的左脸,将右脸伸过去让他打”好像是圣经中的,我不清楚。我想圣人一定有此境界的,或许还有其他咱还不明白的道理,咱虽也在修心试图跟着圣人走,但现在还达不到。既然人家打人脸的点低,咱还是尽量不要参合的好。在咱还没有学会以德报怨时,咱就先学学以直报怨吧。


      学习以直报怨,不必太理会他人的愤怒,降低自己的幸福点。人家打咱的左脸,咱怀恨在心,那这一巴掌就真的扎扎实实的打到了,怀恨越长,这一巴掌的效应越大。咱还不懂“将右脸伸过去让他打”的意义,就不那样做了吧。但是,咱可以把这一巴掌化去,以直报怨,尽快从这个巴掌效应中跳出来,进入自己的幸福氛围,以自己的幸福化去“外界所给的”不平,化去“外界所给的”怨恨,(此处用引号是因为外界是不会给我们不平和怨恨的,我们以为是外界给的),幸福的过咱自己的日子。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初初体会“以直报怨”
  • 解放生活中的拧巴 靠近忘我的故事 (2)
  • 日常生活中放松执著靠近忘我的故事 (1)
  • 叩其两端体验生命 (2)
  • 所有跟帖: 

    那个犹太人的例子太经典了。 -团圆- 给 团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5/2012 postreply 12:55:51

    醍醐灌顶。 -chubby- 给 chubb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5/2012 postreply 18:30:39

    以后当牢牢记住帮过自己的人。 -chubby- 给 chubb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5/2012 postreply 18:32:4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