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五戒-黄念祖开示

戒是摄心。最浅近地说,就是坏事不做,好事多做。真正讲到彻底觉悟的时候,好事也不着相去做了,就离开好坏,就任运了,所做的没有不是好事,像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戒的一个总精神就是止恶生善,这是最基本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以它是第一条。你总要做好事,不要做坏事,不要去伤害别人,不要去影响别人。现在有很多人都是把自己的利益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头,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这种情况很多很多,这都不好嘛!具体说呢,作为佛教徒,应该是受三皈五戒。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不能再去皈依其它宗教道门,皈依后这才是真进了佛门。

也可以自己受皈依,自己在佛像前表决心:我依止佛,依止佛给我传的教法,我也皈依这一切奉行佛的教法的大众,这就叫三皈依,有了三皈依就成为佛教徒。再进一步,居士要受五戒:杀、盗、淫、妄、酒。这个五戒不一定全受,你五戒能受哪一条,受哪一条都可以。比方说,酒我可以很容易就不吃了,我就受一条不喝酒,那你也受了戒了,你有了一条了。你做不到的事情,你不一定要受,所以受一条、受两条、受三条、受四条都可以,受了五条就具足了五戒。因此受戒就不是很难了,但是受了之后就不能犯。再往上有八关斋戒、在家菩萨戒,修密宗有密戒。戒是宝塔第一层,你要盖个宝塔,最底下这一层绝对不可缺。你不受戒不要紧,暂时你可以用戒来要求自己,总之自己对自己要有个要求吧。戒就能生定,定能生慧,戒是宝塔第一层。没有戒怎么样呢?就像一个东西是漏的,牛奶是好哇,你把牛奶倒在一个破瓶子里,全给你漏光了。

你不受戒,受了戒你不持戒,破戒,都是漏器,你对自己一点约束都没有,属于漏器。现在大家没有因缘受戒,可以按这个来要求自己,减少杀盗淫妄酒这些事情。不杀生,首先是不杀人,也不要为了口福大量吃很多活的东西。不偷盗,偷窃抢夺、贪污受贿、占公众的便宜、私吞别人财物等等,都犯盗戒。在家人不邪淫,夫妇之间是不犯戒律。……受了戒就必须认真持戒。比方说,你不杀生,你要是没有受杀戒,你不杀生没有造孽就是了,你也就没有别的功德,你又没有救他,你有什么功德?但是你要受了杀戒的话,你就有功德,你有持戒的功德。从反面看,杀了生的话,要是不受杀戒的人杀了他(它),就是一个罪报,你欠它一条命,将来就要还它一条命,你杀它吃了,将来它把你杀了吃了,这样才平等,不然讲不过去,但是没有破戒的罪了。要受了杀戒的人,你把鸭子杀了吃了之后,来生你变鸭子被它杀了吃,这样还解决不了问题,你还要加上一个破戒的罪。破戒的罪就大得多,就比被鸭子杀了吃了还要大得多了。所以持戒就是这样,你要持住了,功德极大,要犯了,不仅仅是受杀生还命的报,而且加上一个破戒的报。所以要受戒,要有一个约束自己的心。还没有受戒,就先拿戒条来要求自己,不好的事情少做,利他的事情我要尽力去多做。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