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十方缘(四)是茶杯,非茶杯,是名茶杯
(2010-09-28 21:23:23)珠海学佛的人很多,其中学禅的人不少。
经常来十方缘坐坐的,有不少珠海本地禅人。见过师父与师母表演过默禅、骂禅、一字禅的,谁不惊讶禅宗机锋奥妙有趣?我们有幸得睹的弟子都深心敬服。
但师父并不外露,珠海本地的许多禅人,实际上多数尚未深知师父所能。许多人,心下并不谦服。
一天中午,有一禅人,跟一朋友在十方缘喝茶。言下之意,颇不屑天真师父。几次相处下来,我们知此人说话向来张狂,心地倒也还不错,因此并不以为意。但既然都上门挑战了,自然也不妨顺道论法,来一场法战。
这位禅人的朋友,在我们几番交锋之后,见我们师兄弟都颇有些见地,她便起了敬重之意。我后来便因此告诉她,不妨好好向师父请教。
她之前也见过师父,但并不以为意。
在《楞严经》上,不少学禅的人,颇有一些研究;不过在我看来,落于理上解悟的偏多,有真实体悟的人还是极少。现在许多人以为能懂点《楞严经》的道理便是会禅,这实际上是误解。而许多人论禅,所谓机锋转语,其实只是换了说话的形式在论佛理!实际上,这并没有消归自性,与行证是毫无关系的!在佛法上,讲道理的人多,有行证的人少!若想通过讲道理令人起悟,多半是添人纠缠!这位禅人,便是如是教他的朋友的。在我看来,只是在教人信佛的同时,又添人所知障!好坏参半!
因为我的劝请,这位禅人的朋友,对师父生起了敬重之意。
后来师父来时,她便问师父:“曹老师,请问如何开悟?”
师父回答:“开悟?没有什么开悟。”
她愣住了。
师父便拿起一枝笔,盯着她紧促地问:“这是什么?”
她紧张地脱口而出:“笔啊!”
师父顿时将笔放下,一拍桌子,说:“对啊!就这么简单。”
她一愣神,突然有省,眼圈一红,说:“原来根本不用讲那么多道理。”
师父说:“对啊,本来就没那么多道理可讲。”
然后师父,指着一茶杯,缓缓地问她:“这是什么?”
她说:“茶杯?”
师父说:“说茶杯,是著相,你明白吗?”
她点了点头。
师父又说:“说不是茶杯,也是著相。”
师父又启发地问:“怎么才是不著相呢?”
她不解地看着师父。
师父拿起茶壶倒了一杯茶到茶杯中。
她若有所悟!
后来,当她再听她的朋友大讲道理时,就开始不愿意多说,沉默起来了。
她的粗惑,也就是一刻,便伏断了!
真遇明师,有时复杂的事情就化归得很简单!
白莲花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09199237
拈花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nianhuazhe123
大道本来简,迷人著相说;
一切无非用,用无相所相。
非有相无相,只是如是用;
权且说妙有,亦假名真空。
————破空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