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为何叫“儿瘟日”

本文内容已被 [ 米尔 ] 在 2010-08-17 09:58:5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七夕,现今被称作“中国情人节”,这几年之红火大有超越“2·14”洋情人节的势头。鲜为人知的是,这七月七原本的含义可是让人心惊胆颤的。

七月七,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而家喻户晓,甚至有人认为,它是中国的情人节。喜鹊搭桥,让分离的夫妻在桥上相会,故事美丽而富有人情味。但是,这完全是后来衍生的意义。七在中国人原始的数字观念之中属于亡灵所有,如果说活人多用五来数数,所谓“人五人六”,而七则更多的属于死去的灵魂。普通人家把三七作为对亡灵最隆重的纪念日,也就表示一种告别,表示逝者作为人的程序最后结束。因此,如果哪一个人敢于大胆破除有关七的禁忌,则被称为“不管三七二十一”。而讲究一点的人家,就要坚持到五七和七七。因此,七七奇数相逢,是阴气最重的日子,死去的亲人,每逢七日要进行祭祀,而七七是极限,过了这一天就不再进行祭祀,一些鬼魅都可以去投胎再生于人世。因而,民间相传七月七是所有死去者灵魂的还阳日,也就是说这一天所有死去的人的灵魂都会回到世上捕捉他们的猎物。这中间没有反抗之力的儿童自然是最危险的,所以做母亲的既要保卫自己的儿女不被捉走,又不敢得罪游鬼,就采取了赎买的方式,用花花的纸船引游鬼上去乘坐。而纸船上有很多小纸人,吸引了游鬼们的注意力,他们上去捉拿那集中的小人,也就放松了对真正的活着的儿童的危害。最后它们享受了儿童的父母们送给的祭品鱼、肉、水果,酒、茶、饮料,也就心满意足。最后,花船和小人都被烧掉,也就是送给了出游的鬼魂,使它们满意而去,由此换来儿童一年的平安。待到来年七月七,一切再重演,直到孩子具有了抵抗能力为止。有这一仪式的地方把七月七直接称为“小人节”。

也有人认为七月七会有一些不诚实的小鬼,投胎为新生儿来欺骗人。它们不会长久地留在人间给人做负责任的儿女,而是经常骗去父母的感情后夭折或以多灾多病去折磨父母。因而,七月七日诞生的孩子往往被认为是不吉利,《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女儿就因为生在七月七日,被王熙凤说成“生的日子不好”,刘姥姥才想出了以毒攻毒的办法,称这女孩为“巧姐”,希冀取得逢凶化吉的转换。因而,所谓的“乞巧”,在它产生之时,并不是女人为了心灵手巧而去向仙女求教,而是祈求一种吉凶的转换,来保卫自己的孩子。儿童过去为妇女所管,七夕也被称为妇女的节日。人们即时创造了七仙女的故事,也留下了男不拜月的习俗。因而,七月七在本质的意义上,是不利于儿童的“儿瘟日”。



以上文字摘自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民间文化论坛》中刘晔原撰文的《节日的形成与数字观念》一文,题目为编者所加。

所有跟帖: 

谢谢! -两子妈- 给 两子妈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5/2010 postreply 22:00:44

不客气 -米尔- 给 米尔 发送悄悄话 米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6/2010 postreply 00:00:4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