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为道用,还是转为烦恼用

来源: 四川小兔 2009-09-28 00:38:3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466 bytes)
转为道用,还是转为烦恼用

灵山居士 文



当你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可能并不总是如你所愿,当世界没有对你绽开笑脸的时候,你有着两种选择,一种是把它转为烦恼用,还有一种是转为道用。

对于一个没有开始修行的人来说,通常他会把几乎所有不如意的事情转为烦恼用,不是吗?生活里有那么多事情让你烦恼,新买的沙发摆得不如意(因为太太坚持这样的摆法),儿子没有做完你布置的作业,或是某人发表了你不喜欢的观点。你会如何?你可能认为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生气。或是试图纠正他们。让世界变的如你的意是一个巨大而没有了期的工程。

而对于一个聪明的修行者来说,他完全可以把任何事情转为道用,太极拳的高手可以把任何攻击力化解转为己用。你也可以如此。

佛教认为没有任何事情具有激怒你的意图,你之所以被激怒,无非是因为你的某些执著,当你把这些执著都一一扫地出门,你也就不会被激怒。但首先你要发现他们,因为他们可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你平时根本无法注意到。只有在你生气的时候,他们才会快速出击,把你激怒,然后迅速撤退,快到你几乎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

佛教认为,我们之所以被激怒,完全是因为我们有执著,比如当你听到一个观点(例如胖人不该吃花生,否则会更胖这样的观点),你可能会很生气,因为你既是个胖人,又爱吃花生,而且不希望自己变得更胖。

但同样的观点对于其他人就完全无所谓。可能周围只有你才会为此生气,其他人都觉得这个观点没什么,这说明观点本身没有任何杀伤力,当你有了某些执著,当这些执著和某些观点碰撞,才会对你造成伤害,否则应该每个听到它的人都被伤害才对,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没有那个执著的人就不会受伤。一把刀可以用来自杀,也可以用来切菜,要看你怎么用他。刀本身不会伤害任何人。好的修行者可以用刀切割自己的烦恼,坏的修行者则是用它来割伤自己。但这不是刀的问题。

基于这种原理,任何事情都可以被转为道用,比如,当你看到你的丈夫的衣服上蹭了一点灰的时候,你可能很不自在,如果不把它拍掉,你会一直不舒服,心里一直想着这件事。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让它变成你的烦恼,也可以把它转为修行,你只需要继续你的执着,他就可以变成烦恼,只要他的肩膀上还沾着灰,你就无法释怀。你试图去拍掉他身上的灰,但他那天很不高兴,躲着不让你拍,然后你就很生气,并一直记挂着这件事。这就是转为烦恼的方法,我们通常是这么做的。

还有一种方法是转为道用,当你这件事让你不舒服的时候,你可以观察一下自心,为什么你会觉得不舒服,你内心有个什么样的执著,当你觉察到他,捕捉到它,他就无法尽情的施展拳脚。

这就是修行,修行不止是你坐在佛堂里的那些时间,你必须学会在所有的时候修行,必须把它延伸到一切领域,把所有的事情转为道用,这样你就不会抱怨没有时间修行,任何事情都可以被修行利用,同样,他们也可以被烦恼利用。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这么几种人,一种人试图以改变外在的世界来达到安乐,还有一种则是以改变内在的世界达到安乐,第三种人则希望同时改变外在和内在。很有意思,佛教徒里有的是第一种,有的是第二种,有的则是第三种,但显然,第二种才是真正的佛教徒。

你不能改变所有的事情,你既没有那么的时间也没有那么样的能力,但你可以改变你看事情的方式,可以改变你自己。这是最节约成本最环保的方法。试图改变世界来满足自己的人可能把世界搞得一团糟无法收拾。佛教认为,我们一直以错误的方式看待世界,这是我们痛苦的根源。如果你能以另一种方式看待世界,你就可以避免很多痛苦。佛教并非要给你另一种看事物的方式,佛教要做的只是把所有挡在你眼前的东西拿走。佛教认为,究竟上,以任何方式看待世界都是错误的和有局限的。

我知道有的人会认为佛教其实给你带上另一种眼光,在初期的时候,我承认确实是这样,但最终,佛教不是这样。记住,最终,佛教是要你抛弃一切方式。

回到刚才的话题,我们要知道,当你把一件事转为道用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你不需要去拍掉你丈夫身上的灰,你可以去拍,也可以不拍,你去拍的话不会感到释然,拍不成也不会恼羞成怒。这是佛教要求你做到的,但是你最好还是去拍,否则他可能认为你对他漠不关心。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