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一棵树---阿姜查 (选摘二 )

来源: 四川小兔 2009-09-18 04:24:5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956 bytes)
〖家庭〗

如果你想寻找佛法,它不在森林里、山里或洞穴中,而是在心里。法有它自己的语言,那就是“经验的语言”。概念与经验之间有极大的差异。就以一杯热水里,都会有相同的经验——热,我们可以用不同语言的文字来表达。同样地,任何人只要深入地洞察内心,不论什么文化、地域或语言也会有相同的经验。如果在你们心中,赏到了真理的滋味、法的滋味,你们会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犹如父母、兄弟、姐妹,因为你们已赏到了与所有人都一致的“心的本质”。

〖肥料〗

我们的杂染好似我们修行的肥料。如同我们取一些脏的东西——鸡屎、牛粪,洒在我们的果树上,长出来的果实才会丰硕且香甜。在痛苦之中,有快乐;在烦恼(混乱)之中有宁静。

〖火〗

世上没有一朝可成之事,所以刚开始在我们的修行里,是看不到什么结果的。就像我常告诉你们的譬喻:一个人试图磨擦两根木棍取火,他告诉自己说:“他们说这里有火。”於是便开始使劲地磨擦。他很性急,不断地磨擦,就是没什么耐性,心想火,却一直没有火的影子。他有点灰心,所以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后来又再开始,但是到了那时候,热度都已经冷却,所以进展得很慢。他就是磨擦持续的时间不够久,以致一再地磨擦又磨擦,直到疲倦了,就将整个工作停顿下来,再说,他不只是疲倦,同时也变得愈来愈灰心,最后完全放弃且很坚决地说:“这里根本没有火。”

事实上,他一直在做,但是却没有足够的热度可以引火,火一直潜在那儿,只是他没有持续到最后。除非我们能达到平静,否则心将依旧如前。因此我们伟大的导师说:“只要继续做,继续修行。”我们可能会认为:“如果我仍然不懂,我该怎么办才好?”但是,除非我们如法修持,否则智慧是不会现前的,所以我们说要持续地修行。只要不停地修行,我们就会开始思索自己的所作所为和修行。

〖鱼〗

我们不想要欲望,但是,如果没有欲望,为何修行呢?我们要有修行的欲望。“想要”与“不想要”,两者皆是杂染、烦恼、无明和愚痴。佛陀也有欲望。欲望一直存在著,它只是心的一种现象。有智慧的人也有欲望,但是,没有执著。我们的欲望,就好像在网中抓一条大鱼一样——我们需要等待,直到大鱼筋疲力尽之后,便可以轻易的捕获它。但我们得一直盯着它使它无法逃脱。

〖鱼和表蛙〗

如果你执著於感官,就跟上了钩的鱼儿一样,当渔夫来了尽管你怎样挣扎,都无法挣脱。事实上,你并不像一只上钩的鱼儿,而更像一只青蛙。青蛙是把整个钓钩吞进肠子里头,而鱼儿祗是口被钩住而已!

〖鱼笼〗

如果你清楚地看到了事物的利害关系,就不须等到他人来告诉你。回想一下一位在他鱼笼里找到东西的渔夫的故事。他知道有东西在里面,也听到它在鱼笼里面拍动。他认为是一只鱼,於是便将手伸进鱼笼里,竟发现是另一类生物。他看不见所以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可能是修鳗,不过也有可能是条蛇。如果将它扔掉,他也许会后悔……,如果是条鳗,就可以成为晚餐的佳肴。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如果他持续不放,最后竟发觉是条蛇,它可能就会咬他,不过不敢确定。但是,他的欲望却强烈到不肯放手,只因为那可能就是条鳗。在他抓出的那一刻,霎时见到是条蛇时,不论如何,都会毫不迟疑地马上扔开它,而不须等到他人喊:“嘿,那是条蛇赶快扔了它!”亲睹蛇时比听人家的警告更清楚地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为什么呢?因为他认识危险——蛇会咬你,并且会导致你死亡。这还需要有人告诉他吗?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修行直到我们见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就不会去干预对自己有害的事物了。

〖渔夫〗

我们的禅定(静虑)的修行可以使我们开解。举个例子来说吧:譬如有个正在收网的渔夫,网中有条大鱼,你能推想他收网时的心情是如何吗?如果他深怕大鱼跑掉,就会迫不及待地硬扯那网子,在他觉察之前,鱼儿已经因为他操之过急而让它跑掉了。

古时候,他们会这样教我们:你们应该慢慢地来,小小心心地收网,以免让鱼儿脱逃。我们修行也正是如此,慢慢地靠修持来摸索出自己的道路,小心地收网以免遗漏了。有时,我们会遇到不喜欢修行的时候,也许我们不想了解,也不想知道,但是我们却要继续修行下去,继续为修行摸索下去,这就是修行。如果喜欢修行,就去修行;不喜欢修行,也一样要修行,就是要持之以恒。

我们若是精进修行,那么,信心就会给我们的修行带来力量。不过,在此阶段,我们仍然没有智慧,纵使我们非常精进,也无法从修行中得到多少益处。这种情况会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因而使我们生起一种永远无法寻到正道的感觉,也或许觉得自己达不到平静,或觉得自己没有具备足够的条件来修行,乃至认为“道”是件不可能的事。於是我们便放弃了!

说到这点,我们必须非常、非常地小心,我们要以很大的耐心和毅力,犹如网起大鱼一样——逐渐与它探索出自己的方法,然后小心地把鱼网收回,扯那网子才不会太困难,所以我们继续不断地收网。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鱼儿累得不能再挣扎时,我们就能轻而易举地捕获它了。这些都是修行通常会发生的事,不过我们只须慢慢地修持和小心谨慎地将修行聚集在一起。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来禅修的。

〖手电筒〗

在佛教里,我们不断地听到放下而不要去执著任何事物,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要我们取而不著。就拿这只手电筒做比方吧!我们会想知道:“这是什么?”所以我们将它拾起,才发现:“噢,原来是只手电筒。”於是就会放下它。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取。如果什么都不取,我们能做什么呢?行禅或其他的事都不能做了,所以首先我们必须要取。是的,是欲求没错,但未来它将导引你到达圆满。

到这里来也是一样。首先你必须想来这里,如果你不想来,今天你们也不会在此地。我们是因欲望而有行动的,但当欲望升起时,不要去执著它,就好像我们不会去执著那只手电筒一样——“这是什么?”我们捡起来,“噢,是只手电筒!”於是就放下它。这就是“取而不著”的含义。知道了后,就放下,不要愚痴地执著事物,但要以智慧“取”,然后放下它们。善或恶,两者皆要全盘放下。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