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3)

来源: ilkaka 2009-09-16 06:32:0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519 bytes)
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净空法师讲述



以下四句是讲扩大影响,把殊胜的佛法推广。用比喻来说。



击法鼓。



鼓的音声,很远就能听到,能振奋人心。古代打仗的时候,战鼓一鸣,士兵就提起勇气,往前冲锋陷阵,生死都忘了。这是比喻菩萨们把佛法往深远处传播。



建法幢。



“ 法幢”代表讲经说法。从前寺院讲堂里讲经说法时,寺外旗杆上就挂上幢,人若看见,就知道今天此地讲经说法,喜欢听经的人,自然就来了。所以,佛教所有的活动,是让你知道,但是不拉你来。你愿意来就自己来,不劝你,不拉你来,这是‘只闻来学,未闻往教’。有机缘,一定告诉你,但是不勉强你。实际上,这两句经文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弘法利生’,把佛陀教育推荐、介绍给社会大众。



以往做这项工作只有两种方式:一是讲经,一是印送经书。印送经书较晚,一直到最近几年,在台湾才有大量印送经书之举。这是得力于社会富足,得力于科技发达,成本低,可以大量印刷。实在讲,讲堂讲经还是受限制。因此,在这个时代,‘建法幢’应当建立在卫星频道上,用电视、广播,把佛法送到全球每个人的家庭里。喜欢听经的人,打开电视机就听到,打开电脑即可接收到一切的佛法资讯。



民国六十八年我初到美国,同修们就问我,可不可以把讲经现场录影录下来,再将录影带送给他们。我们的图书馆因此就变成视听图书馆,录音带、录影带就这样向外流通。其实现代弘法工作,利用高科技,不需要大道场,不要多信徒,不要钱财,身心清净,就能将佛法弘传世界。



曜慧日。破痴闇。



这两句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一切众生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以上四句是讲菩萨在十方世界做弘法利生的事业,怎么作法,目标何在,四句都讲得清楚。方法要随著时代而变,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在尖端科技的时代,道场要小,开销就小,维持非常节省,把多余的力量用在广大传播的用途上。利用现代科技的工具印书,书能流通到全世界;制作录音带、录影带、CD光碟,也能普遍全世界。不但自己可以重复听,也可以拷贝送给亲戚朋友。用电视、电脑的方式,把讲经现场送到全球每个家庭。这是从前人无法做到的,现在我们都可以做到。任何地方,我们都应当节省,为了正法久住,弘化十方,用钱要非常正当,才是真实的利益。



以下经文是说菩萨们内在的涵养,字字句句都值得我们学习,应当学习。



淳净温和。



‘ 淳’是一点都不夹杂;‘净’是清净。这两个字是讲内在的涵养。有道德、学问、思想、见解,就真正能做到“淳净”。如以念佛功夫而言,不怀疑、不夹杂,就是 ‘淳净’。“温和”,表现在外,处世、待人、接物都温厚和睦。内在淳净,表现在外自然温和。所以,温和也不是装作出来的,是自然的流露。



寂定明察。为大导师。调伏自他。



“ 寂定明察”就是天台家讲的‘止观’。‘寂定’是止。‘止’是止息所有妄念,妄想、分别、执著、忧虑、牵挂都放下。寂定之心,对外面一切事物就能明察。‘明察’就是以慧眼看一切事、看一切物、看一切人,看得清楚明白,才能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内不能寂定,怎么能看出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寂定是‘定’,明察是 ‘慧’。



有这样的能力、有这样的德行、有这样的智慧,才足以“为大导师”。‘大导师’就是天人师。自己身语意三业都可以作为众生的模范,可以作为众生的榜样,能引导大众出离三界,出离苦海。‘大导师’是佛门对佛的尊称。



由此可知,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在十方世界见到这些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现佛身就是大导师,有能力“调伏自他”。因为他们尚未成佛,所以对自己也要调伏。



引导群生。舍诸爱著。永离三垢。游戏神通。



这四句说明菩萨教化众生的态度,及教化众生应当遵守的原则。‘引’是引诱。众生无知,要以善巧方便引诱他。大乘佛法里常讲,‘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就是教学的手段。他有非常高明的手段,能引诱众生向佛道。‘导’是指导。‘群生’的范围非常广大。诸位在经典里,只要能冷静的观察,就能看出佛教究竟是什么。它是教学,是教育,教我们“舍诸爱著”。它跟宗教不一样,宗教是神爱世人,人也要爱耶稣;而佛教我们把‘爱’舍掉,这当然不一样。‘爱’是烦恼;‘著 ’是执著。把一切贪爱、执著都放下,恢复我们的清净心,恢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经题上的‘清净、平等、觉’。有爱就不清净,有著就不平等。只要把‘ 爱、著’舍掉,就“永离三垢”,永出轮回。‘三垢’是指贪、嗔、痴。‘垢’是染污。这是从自身说的。如果从环境来讲,‘三垢’就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也都是染著、是染污。我们要把佛法的本质认识清楚,这一点很要紧。



今天的佛弟子,有很重的责任,有很大的任务,要向全世界人宣告: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佛菩萨的教育。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我们看到,婆罗门女是婆罗门教的信徒,她接受佛陀的教导,念了一天一夜的佛,就成菩萨。她母亲堕在地狱里,她就能把母亲度到天上。所以,宗教徒可以接受佛陀教育,接受佛陀教育不需要改变他们的宗教信仰,一切宗教信仰者皆当学习佛陀智慧的教育。



佛陀教育是不分国籍的,不管那一国人,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任何宗教徒到佛门来修学,都可以证阿罗汉果,都可以证菩萨果位,也可以成佛。我们在《华严五十三参》里看到,胜热婆罗门、遍行外道都是标准的宗教徒。今天大家误会佛教是宗教,吓得凡是宗教徒都不敢来学,你说冤枉不冤枉!如果知道这是教育,神父来学,变成菩萨神父;牧师来学,变成阿罗汉牧师,都能修行证果。



佛门里‘阿罗汉’、‘菩萨’、‘佛陀’,都是学位的名称,就像世间的学位:‘博士’、‘硕世’、‘学士’。佛是最高的学位,相当于世间的博士;菩萨相当于硕士;阿罗汉相当于学士。不分宗教,都可以来修学位,这是智慧的教育。我们今天确实有这个责任。



我将欧阳竟无居士于民国初年的两篇演讲,大量印赠流通。欧阳大师民国十二年在中山大学的讲演,题目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他说得很透彻。我们要是把佛法当宗教看待,在这一生所得到的就非常有限,得不到真正的受用。所以,一定要认清它是教育,是三世的教育。教学的内容深广无比,是真正能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教育。



“ 舍诸爱著”。‘爱著’的含义无限深广。‘爱’就是所知障;‘著’就是烦恼障。爱就是佛在《华严》上讲的妄想。爱是妄想;著是执著。佛说得很清楚,一切众生之所以不能成佛,不能见性,‘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两大障碍。爱是‘法执’;著是‘我执’。所以,这两个字的意义太深、太广,把菩萨教化众生的态度、目的都说出来了。



菩萨教化众生不辛苦,非常自在快乐。下文讲“游戏神通”。教化众生要是真的像学校老师教学生,则不免辛苦。尤其我听说现在的中学生,年龄不上不下的,顽皮得不得了,多少老师见到学生都头疼,苦不堪言!菩萨教学生是‘游戏神通’,自在快乐。这是应当学习的,让我们认真反省。



‘ 游戏神通’,不但是菩萨的教学,也是菩萨为我们示范,要把游戏神通应用在生活上。从早到晚,对事、对人、对物,我们的日子怎么过?若能游戏神通,就得大自在。佛法真正的受用,你就得到了。佛弟子的形象,在社会上才真正树立。为众生作楷模,人家一看到你就羡慕,你为什么那么快乐?你的快乐是从那里学来的?他要向你打听,向你请教,向你学习。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能做到这个榜样,佛法的弘扬就不难,很容易被社会大众肯定。无论是中国人、外国人,无论是什么样的种族,无论信什么宗教,这些障碍一定都能突破。要使佛法教学普遍全世界,这个世界才真正能和平共存、共荣、互利。



因缘愿力。出生善根。摧伏一切魔军。尊重奉事诸佛。为世明灯。最胜福田。殊胜吉祥。堪受供养。赫奕欢喜。雄猛无畏。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



这一品经文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菩萨们的真实功德。因此,我们讲解也比较详细。前面共有十五种比喻。既然说极乐菩萨,当然就包括所有十方世界一切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大众们。从实报土‘上上品’往生,一直到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都包括在其中。所以,经里讲的实在不可思议。如果以声闻、菩萨众来说,我们看了不希奇。可是十方世界有无量无数往生的六道众生,更有无数往生的三恶道众生。三恶道就包括地狱道。地狱道的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有这样的真实功德,实在是很难令人相信的。所以,此经是大不可思议经,是最难信之法。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句句都真实。佛决定没有妄语,佛也不会有一句夸张话,是实实在在的。这是值得我们特别留意,也是令人非常羡慕向往的。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佛、菩萨、罗汉,比不上;比三恶道众生,我们强多了。但是要特别留意的是‘心行’。既然学佛,心要像佛心;行持要像佛的行持,这样才有把握在这一生中往生。如果这一生不能往生,三恶道决定有分,很难避免。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这一段是广说真实功德;前面是比喻说。“因缘愿力”,不是普通的因缘。普通的因缘、普通的愿力,成就不了这么大的功德。这个因缘是‘念佛’的因缘。念佛因缘不可思议,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如果念佛因缘、名号功德,普遍在此世界宣扬,世界即使有再大的灾难,也能化解。但是真正认识念佛功德之大的人不多,这是事实。我们学佛人,尤其是念佛人,一定要知道。此处讲的因缘就是具足‘信、愿、行’,真正深信,恳切发愿,认真念佛,这句佛号绝不离口。古人讲的‘珠(念珠)不离手,佛不离口’,心口相应,这才是真实念佛。



有很多同修说,最初把念佛这桩事看得很容易,一句阿弥陀佛,谁不会念,我也会念,可是自己认真念起来就觉得非常难。念念就忘了,念念就念到别的地方去了,这才发现念佛不容易。为什么念念会念到别的地方,会想到别的地方?古人教我们念佛的秘诀,一定要把‘生处转熟,熟处转生’。‘生处’是这句佛号很生疏,念念就念跑了。妄想、执著很熟,一天到晚打妄想。妄想很熟,现在教我们把妄想逐渐变成生疏,把佛号变熟,这两个对调一下,功夫就得力。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相当不简单。实际上真正关键所在,还是认识不清楚,也就是不知道这句佛号真正的好处。知道这句佛号真正的好处,一定牢牢抓住,时时刻刻不放松。一转念头,生处转熟就容易,就可以做得到。



我们一定要晓得,人生在这个世间,身体很脆弱,生命很短暂,一失人身就堕恶道。想到这里就真正可怕。如何不堕恶道,还能成菩萨、成佛,就靠这一句佛号。这真是了不起!能把这句佛号认识清楚,是真正有福,在这一生中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跟你相比。



“出生善根”,此‘善根’是诸佛菩萨的善根。无量无边的真实善根都从这里发生出来。所以,第一善根就教我们脱离六道轮回,往生净土,成佛作祖。这个功德利益多大!



下一句是讲‘破魔’,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消灾、消罪业。远离魔障,也要靠这句佛号。虽然佛法许多的法门,经咒、忏悔都有力量消灾免难,但是集一切经咒、忏悔的力量,都不如这一句佛号,这是前清乾隆时慈云灌顶法师所说的。他在《观无量寿佛经》注解里告诉我们,罪业深重的众生,深重的罪业是任何经忏力量都消不了的,唯独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彻底消除。灌顶大师能说出这一句话,很不简单。他要不是真正过来人,彻底了解名号功德,这一句话说不出来。所以,我们有业障、有罪业,甚至常常有魔来扰乱,用什么方法克服?‘老实念佛’。



现在国内、国外,遇到魔扰乱的人很多,一年比一年多,我见到很多。这些人非常可怜,想摆脱,摆脱不了。我们教他‘老实念佛’,他也不一定能做到,念佛也没用处,魔还是一样来扰乱。因为不老实念、不专心念,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这样念佛没有用处。要用清净心念、真诚心念、大慈大悲心念,感应就不可思议。心地最重要的是清净。魔怎么找来的?就是因为妄想太多,魔才来找你的。魔为什么不去找别人,单来找你?妄念太多,特别是喜欢神通、喜欢感应,有这些妄念,很容易著魔。这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不得不提防的。



“ 尊重奉事诸佛”,这句话在极乐世界是没有问题的,他们每天去参访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承事供养。我们现在还没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读《无量寿经》,对于极乐菩萨生活状况略知一二,也无限向往。我们看了要怎么做?只要真正能尊重奉事阿弥陀佛就行。阿弥陀佛不在我们面前,怎样尊重奉事?这一本经就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教训,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世尊的转告,就跟弥陀亲自教导我们没有两样。我们果然能依教奉行,就是尊重奉事诸佛;因为一切诸佛没有不赞叹阿弥陀佛的,没有不尊重阿弥陀佛的。



“ 为世明灯,最胜福田”。‘世’是世间。极乐世界的菩萨平常生活的空间非常广大,并不限于极乐世界。他们每天都往来无量无边诸佛刹土,这就晓得他们活动的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居无定所,没有一定的住处。正如《金刚经》上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们无所住处,住无所处。生什么心?‘上供诸佛,下化众生 ’。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所以说‘为世明灯,最胜福田’。



‘灯’喻破暗。‘暗’是表众生愚迷,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明白,真假、是非、善恶,往往颠而倒之,这就是‘无明’。佛菩萨出现在世间,苦口婆心为众生讲解、指引,我们才恍然大悟,才真正清楚是非、善恶、利害,好比是明灯破暗。



‘ 福田’,众生要求种福。众生不能没有福,没福就很苦。古圣先贤常常教训我们,祸福是循环的,一定要认识清楚。今天我们表面上看,是有财富,是不错,但仔细观察,财富要建立在‘德行、智慧’的基础上,才是真实的财富。所以,福下要有德。我们今天有福,下若没有德,福报不能长久。福报要长久,一定要‘积德’。德要厚积,所以佛法中福跟德是连著讲的,‘福德’。不可以只求福,不修德。因此,种福就非常重要。



真正的福田是佛法,不是形式的佛法。台湾到处寺院林立,是形式。真实的佛法是觉悟人心、觉悟人性。如何教广大的群众真正觉悟,福田要从这个地方种,才晓得最胜的福田是宣扬佛法、传播佛法,是弘法利生的工作。我们要参与这份工作。



今天科技发达,对于佛法弘扬,带来不少的便利。录影带、录音带、CD光碟大量的传播,产生很大的效果,这是最胜的福田。最殊胜的福田人人都可以修,人人都可以种。



“殊胜吉祥”。‘吉祥’是消灾免难。“堪受供养”。这些菩萨们应当接受十方法界一切众生的供养,因为他们是真正的福田,是真正从事觉悟大众的工作。真实功德里最真实的就是这几句。



“ 赫奕欢喜,雄猛无畏”是菩萨教化众生的态度。‘欢喜’、‘赫奕’是形容火烧得非常猛、非常炽盛,形容他法喜充满。喜从何来,为什么这么欢喜?看到许多众生觉悟,真正回头,佛菩萨欢喜。喜的是一切众生真正肯接受佛菩萨善意的劝导、教诲。‘雄猛无畏’含著无限的善巧方便。一味雄猛无畏的态度,不能摄受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要千变万化,这样才能契机、契理。‘雄猛无畏’就是无论那一类的众生,善良的、凶恶的、残忍的,都有方法教导、都有善巧接引,这是形容他的‘威德’。



“ 身色相好”。‘色相’也是摄受众生的方便。不但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喜爱相好,十方世界大致相同。因此,诸佛菩萨有些时候示现求福报。‘相好’是福报,是修善心善行得来的。佛菩萨不是自受用,而是他受用,希望以相好接引众生、摄受众生。所以,虽然是百劫修福,目的还是为度众生,不是为自己,跟我们凡夫心态完全不同。凡夫是为自己,菩萨是为众生。



“ 功德辩才”。‘功’是指修行的功夫。简单讲就是三学、六度,这是功夫。修行有功夫,当然就有收获。收获就是‘德’。所以,功德的‘德’,跟得到的‘得’是一个意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修戒就得定;修定就得慧;修慧就得方便、得辩才。你有‘功’,自然就有‘德’,功德一定要自己修。‘辩才’是功德圆满成就之相。圆满成就之相是戒、定、慧。从慧产生‘四无碍辩才’。



“具足庄严,无与等者”,此是总赞叹。美好而没有丝毫缺陷,中国人称之为完人。诸佛菩萨确实称得上是非常完美之人,找不到缺陷。



这一段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的,很难得。世尊为我们说出西方世界菩萨们的真实功德。下文是诸佛赞叹为作证明,证明释迦牟尼佛讲的话完全正确。这样的经典到那里去找!



常为诸佛所共称赞。究竟菩萨诸波罗蜜。



‘常’是时常,几乎是每天。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对于西方世界的菩萨特别赞叹。赞叹西方世界的菩萨就是赞叹阿弥陀佛,因为这些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学生。赞叹学生就是赞叹老师,是老师功德成就的、老师教学有方。这一点,我们要多想想,不能轻易看过。



诸佛的赞叹,意义圆满到极处,称他是“究竟菩萨诸波罗蜜”。‘究竟’是圆满。菩萨行之中,没有一样不达到究竟圆满,这是真正难得。‘诸波罗蜜’是大乘经里常说的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行’是行门。‘万’是形容词,不是数目,就像四弘誓愿里讲的‘法门无量誓愿学’。‘万’就是无量的法门。菩萨所修无量法门归纳起来,不出六大类,就是我们讲的‘六波罗蜜’。每一类所包括的法门都是无量无边。‘波罗蜜’是梵语,翻成中文是‘究竟圆满’之义。他们都修到究竟圆满,这句话诸位听了,不晓得作何感想?如果真正懂得这句话的意义,一定会下定决心,非去极乐世界不可。



要晓得,‘究竟菩萨诸波罗蜜’是什么人才做得到的?佛在大乘经说,法云地菩萨、等觉菩萨才能做到。恶道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这个境界。所以,净宗法门是‘最难信之法’,许多菩萨听到都摇头不相信。菩萨修到法云地、等觉,要经历三个阿僧祇劫,这是佛的方便语。《华严经》上讲的真实语,是要修无量劫,才能到这个地步。怎么只念几天佛,往生就得到?菩萨怎么能服气!人家修无量劫才修到,你念几年佛,往生就得到。这话是佛说的,还有十方诸佛作证明。



难怪夏莲居老居士在这本经会集完成之后,他写了几首偈,会校《无量寿经》敬题三偈,第三首末后:‘佛云难信诚难信,万亿人中一二知’。这话说得一点都不过分,确实是万亿人中一二知。



李老师当年讲经曾说,不求带业往生的人是‘非愚即狂’,不是愚痴就是狂妄。‘狂妄’就是精神病,不正常。正常的人那有不求往生的道理!实在是太难得了。这句话的意义非常深,非常真实,非常难得。



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



这句话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应无所住’。生灭是两边,不生不灭也是两边。两边不住,中道不存。菩萨到底在那里?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众生有感,菩萨就现身。菩萨长得什么样子?菩萨没有一定的样子,‘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喜欢他是什么样子,他就现什么样子,随众生心现相,他自己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自己若有念头,就有一定的相,就不能千变万化。自己没有念头,所以他的相能随众生心转变。



行遍道场。远二乘境。



“行遍道场”。‘道场’指一切诸佛刹土。菩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远二乘境”,永远不会堕落在二乘。二乘人自利而不利他;菩萨完全利益一切众生,舍己为人。以上这几句是诸佛的赞叹,为释迦牟尼佛作证明。以下是总结。



阿难。我今略说。



本经前半,阿难尊者是当机者。这一部经是阿难代我们启请的。佛教阿难也就是教我们大家。阿难是我们大家的代表。佛说“我今略说”,就是简单的介绍。



彼极乐界。所生菩萨。真实功德。悉皆如是。



这句话非常重要,证明刚才所说的没错,从下下品往生到上上品,“悉皆如是”。



“ 所生菩萨”是指十方世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西方极乐世界是纯一菩萨法界,没有人天,也没有声闻。经上有的时候说人天,有的时候说声闻,都是比喻。经上讲得很清楚,交代得很清楚。极乐世界不但是纯一菩萨,而且是纯一‘普贤菩萨’,这是无比的殊胜。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修普贤行,所以是普贤菩萨的法界。



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如果细说,实在说不尽;这是略说而已。略说几句就令我们非常向往,能令我们信心不逆,下定决心非去不可。对我们而言,是真实的利益、真实的好处,这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其他法门里也找不到。纵然其他法门里有,但是难修,一生中未必能修成功。这个法门是万修万人去,只怕不肯学;如能信愿持名,肯学决定成就。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