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世界还是改造自己?

来源: 四川小兔 2009-08-30 20:25:5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498 bytes)
改造世界还是改造自己?

无忧小室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不如与己斗,想改造世界不如先改造自己,怨天尤人不如亲手做起,这是我们在吃过不少苦头之后得到的教训。想想有些人为什么 生活的不快乐,他们怨天怨地怨神怨人,好像普天下就亏待了他一个,可是,他们从来想不到检点自己,总以为,客观世界改造好了自己就幸福了。
其实,这是他们不明白人生的意义,尤其不明白苦乐是怎么回事。说明白点,人生的苦与乐只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不稳定的,它固然与客观有关,与物质 条件的改善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在取决于自身的心态,取决于对自身需求的定位。如果缺乏良好的心态,或对物质的需求永无止境,那么,再好的客观世界,再好的 物质条件,他也不会感到幸福。反之,有良好的心态,对物质的需求有度,即使痛苦也会感到幸福。
“人生是苦”。有些人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并以此推断,佛教是消极悲观的。其实,佛教所说的人生之苦,并不是就现象而言,而是透过现象所作的本质判断 ——苦是人生本质,而快乐只是对痛苦的一种缓解。所谓本质,也就是说,这种快乐无论什么时候享受,享受多长时间,它都是快乐的。我们能找到这样一种绝对、 不变的快乐吗?。所以说,现实中没有哪种快乐是具有本质性的。
事实上,快乐与痛苦都是相对的,任何一种快乐都有某种痛苦与之对应,互为参照、比较的对象。当我们被饥渴折磨,两眼昏花时,吃饭会成为快乐;当我们 被思念缠绕,夜不成寐时,相见会成为快乐;当我们被失眠困扰,两眼看着天花板时,安然入睡会成为快乐。如果去掉饥渴、失眠这些前提,吃饭和睡觉会成为快乐 吗?同样,当我们不想吃却不得不吃,不想睡却不得不睡的时候,原本是快乐的事是不是立刻就转换为痛苦了?
佛教与其它宗教不同,主张求内不求外,求己不求人,不把幸福寄于外在条件的改善,也不寄于外来力量的拯救,而是要自己解放自己。佛教认为,改变环境 只是换汤不换药的被动之举。倘若生命质量不改善,安乐只是暂时的,因为生命的迷惑会源源不断地制造烦恼。佛教还认为,惟有明了生命真相,才能从根本上破迷 开悟,超越痛苦。当然,仅仅依靠自己还不行,还需要智慧和方法。“以己为舟,以法为舟”,就是佛教教人离苦得乐的根本方法。
改造世界,口号固然响亮,但不切实际。改变他人,也不现实。过去有句口号:“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言下之意就是改造 世界、改造他人了,这句口号被人们当作神圣为几代人所崇信,结果怎么样?天被斗得混暗了,地被斗得坍塌了,人被斗得疯狂了,这些年我们为斗争而付出的代价 还少吗?天灾人祸还不惨烈吗?
我们不要期待让客观世界主动适应主观世界的需求,因为那时徒劳的;更不要期待有什么救世主帮你解决你的 烦恼,因为那是虚幻的。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用主观去主动适应客观,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与客观世界接轨,在主客观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找到了这个契合点,就 找到了幸福。从这个层面要说,如果有救世主,救世主不是天王老子,不是神仙皇帝,也不是佛,而是你自己。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