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再临困境 中国“大规模减税”为什么还在研究(图)

来源: 多维 2018-10-08 23:14:3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686 bytes)

随着10月2日以来的国际资本市场发生异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飙升,欧洲和香港股市普遍下跌,全球经济正在陷入新的一轮恐慌,并直接威胁中国经济企稳。继中国央行宣布10月15日降准1个百分点之后,中国财政部似乎终于也开始正视中国企业税负过重的问题。

10月8日,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在接受中共官媒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年减税降费规模预计将超过1.3万亿元,同时我们还在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


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图源:新华社)


此前,面对中国民间广泛的降税呼声,中国的财政部门一直坚持中国宏观税负处在合理范围的主张。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中国财政部表示,中国宏观税负不足29%,远低于世界平均38.8%的水平。并且,从2016年中国政府实施“营改增”以来,中国政府的减税规模已达到约7,437亿元,占中国GDP的1.1%。

但是,中国政府财政收入连续数年高于同期中国GDP增速的情况却一直未能改变。按照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的解释,中国的宏观税负从狭义上来讲虽然并不高,但从广义税负来看,中国的宏观税负其实并不低。

导致中国整体税负较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保缴存比例过高,二是企业负担税负比例过高,三是政府土地出让金等政府性收费过高。

按照世界银行发布的相关报告,目前中国对正式部门职工的税费甚至要高于欧盟15国的水平。中国社会保险加上住房公积金的法定缴费费率总和几乎已经相当于中国职工税前工资水平的40%。

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负担税负占到了中国总税收的接近90%,而个人所得税仅有6%,这与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占比40%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一方面使得中国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负担过重,另一方面则导致了中国社会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最后,中国政府财政收入中,土地财政占比过大。仅2017年中国政府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就达52,059亿元,同比增长了40.7%,占到了当年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的30%。土地财政的大幅增长,不仅导致房价过高,更关键的是这些政府收入的增加最终还是将由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然而,面对中国经济减速、增长乏力的局面,中国政府并不愿意承认宏观税负过重的问题,尽管通过各种优惠和减免政策2018年中国政府预计实现减税1.3万亿元,但是迟迟没有推出系统性的大规模减税计划。并且,针对目前中国畸形的税负结构,整个改革进程也显得十分迟缓。

其结果就是导致越减税,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越多。

此次,在面对全球经济有可能再次陷入危机、中国资金外流、企业投资萎缩的情况,中国政府有可能将不得不重新正视中国企业的现实困境。在着力打击逃税行为的同时,中国政府更应该加紧制定结构性的减税措施,加速土地财政的改革,而不是“研究”出台几个减税、降费措施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