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评论:巴菲特能买不等于你能买

来源: 华尔街日报 2013-06-05 17:08:1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508 bytes)
近期,由于巴菲特大量购入银行类股,遂有许多投资者动了跟风的念头,MarketWatch专栏作家魏德纳(David Weidner)撰文告诫投资者,巴菲特投资银行股是有很强选择性的,这里终究还是个高风险领域,不见得适合所有人。
以下即魏德纳的评论文章全文:
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经说过,“风险正来自你对自己所做事情的不了解”。
因此,在投资者要追随他的脚步购买银行类股之前,大家最好还是好好了解一下巴菲特通过自己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BRK.A,BRK.B)到底在买进什么。
巴菲特确实是在开动全部马力购买银行类股。截至3月底,在伯克希尔的投资组合当中,金融机构已经占据了接近40%的比例,而且之后还在持续增长当中。
那么,我们不妨假设巴菲特确实了解自己在做什么。
巴菲特这一轮大规模投资金融机构是开始于去年夏季,当时巴菲特抛出了英特尔(INTC)的股票,更多吃进了富国银行(WFC)、纽约银行梅隆(BK)和美国合众银行(USB)。
在接下来的若干季度当中,巴菲特一直都在持续买进。在截至3月底的三个月当中,他还补进了更多的富国银行股票。他也买进了更多的合众银行股票。去年当中,巴菲特至少购入了八家金融公司的股票,包括三家金融科技公司。
可是,对于所有这些投资,我们还必须有更详细的观察研究。除开富国银行之外,巴菲特实际上没有买进任何一家银行的股票。他一直在小心地避开所谓“完全服务银行”,即同时提供投资银行服务,并进行大规模自主交易的银行,比如JP摩根大通(JPM)之类。他同时对于那些海外机构众多的跨国大银行如花旗(C)也不甚感冒。
尽管富国银行当初也是政府救援名单上的名列前茅者,但是他们在短短十三个月之内就向纳税人归还了250亿美元,而且还奉上了22亿8000万美元的回报。
和大多数大银行一样,富国银行也就针对他们自己,以及其2008年收购的Wachovia Corp。的抵押贷款业务指控达成了和解。2月间,该行估计,计入已经支付的和解费用,自己可能因为法律问题而受到的损失约为24亿美元,这一情况较之JP摩根、美国银行(BAC)和花旗等竞争对手已经好出太多。
当然,富国并不是没有自己的问题,但是巴菲特超过二十年之前就开始持有这支股票了,在伯克希尔的投资组合当中,富国银行的比重一直名列前茅。第一季度结束时,伯克希尔拥有该公司股权的8.66%。
富国和巴菲特多年以来一直投资的美国运通(AXP)一样,和他有着长期的关系。巴菲特真正意义上的新兴趣点其实是在于纽约银行梅隆。过去十二个月当中,巴菲特增持了1300万股该行股票,使得他持有的该股数量增长了两倍。
虽然巴菲特在去年当中减少了对合众银行的投资,但是伯克希尔目前仍然拥有该股6150万股,相当于其发行在外股票数量的大约3.3%。
巴菲特的另外一笔金融机构投资也早已为人所知,即高盛证券(GS)。巴菲特今年早些时候决定行使选择权,根据2008年一笔50亿美元的交易购买高盛的股票。巴菲特当然也可以选择兑现退场,但他还是决定成为高盛最大的股东,掌握了该公司9%的股份。
合计起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持有或者将持有的高盛股票总价值大约450亿美元,富国银行169亿美元,美国运通102亿美元,合众银行21亿美元。
巴菲特的银行投资之道其实并不怎么复杂,显而易见,他持有的大多数银行股票都有着类似的特质:
1) 这些机构必须已经达成和解,或者至少可以确保不会在法律方面受到太大的威胁。
2) 他们必须保持专注:银行或者机构一般而言必须专注于较为狭窄的业务范围(比如万事达(MA)、维萨(V)和美国运通这样的信用卡公司,或者是合众银行这样的传统银行)。
3) 管理层稳健持重。
4) 盈利持续增长。
巴菲特银行投资成功的选股标准正在这里。美国银行和花旗的摊子太大,表现不够稳定,所以哪怕许多分析师都相信他们的股价被低估了,也入不了百分点的法眼。JP摩根或许是个例外,但是该行近期的交易连续出现问题,更不必说还有高股价,以及法律方面的麻烦,这些都注定了它对于巴菲特难有吸引力。
无论怎样,在银行业当中,局面还是有太多的混乱,不同公司之间的利润情况差异非常巨大。
换言之,这个行业整体而言还是赌性太重。或者,如巴菲特所说,他们似乎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子衿)
YL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