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两融迫近万亿,2015年股灾会否重演?

来源: 远见财讯 2017-09-25 09:00:1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205 bytes)

90年前鲁迅先生发表了著名小说《祝福》,祥林嫂成为鲁迅留给我们的悲剧人物。有段子手把祥林嫂也写进了当今的股市里。说祥林嫂坐在交易所门口大哭,见人就说,只知道熊市要死人,没想到牛市也会死人,只知道爆炒过的股票会暴跌,没想到没怎么涨的股票也会暴跌。虽然,这是股民们编出来的段子,但是在中国股市里像样林嫂这么絮叨的股民却不在少数。

自从沪指冲破3300点魔咒之后,市场上看多的情绪逐渐占据了上风,而作为例证之一,两融余额的持续走高也反应出当前投资者的乐观心态。这样的乐观不是没有道理,从历史数据看,2014年12月19日两融余额突破万亿元。而随着2015年上半年牛市启动,两融余额从2015年初的1万亿元逐步上升到牛市顶点的2万多亿,上证指数也从3100点攀升至5000点以上。而进入9月以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几乎每天都在刷新着年内的新高。截至9月20日收盘,沪深市场融资融券余额报9976.62亿元,距离万亿关口仅一步之遥。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变化)

融资融券:场内杠杆

融资融券交易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或保证金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交易)的行为。20100330日,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发布公告,表示将于2010331日起正式开通融资融券交易系统,开始接受试点会员融资融券交易申报,我国A股市场的融资融券业务正式启动。

今年6月至今,两融规模经历了长达3个半月的升势,这是2016年以来,两融余额走高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随着两融余额的不断走高,曾经一度销声匿迹的股票场外配资似乎又有了死灰复燃之势。小编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以“股票配资”四个字为关键字搜索新闻,找到约83,200篇,而这其中充斥着大量推荐各自配资平台的所谓“新闻”。

股票配资:场外杠杆

股票配资是指股票配资公司可以在您自有资金的基础之上再给您提供1-10倍的配资,比方说您有10万,股票配资公司可以给您提供10万到50万至100万的资金;交易的账户是由股票配资公司统一提供,账户完全由您独立操作,盈亏自负,股票配资公司收固定的利息。

无独有偶,一度禁止的股票分仓系统也开始通过各种手段开始重出江湖。据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部分配资公司采取新的技术手段进行股票分仓操作,配资公司下的分仓系统分为实盘和虚拟盘。实盘为子账户的交易可以直接对接母账户,在券商的交易系统体现。这种模式与此前HOMS类似,该模式下有母账户,旗下有诸多子账户。配资公司会将子账户提供给投资或者。当前配资公司的分仓系统均为自主开发或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开发。在2015年监管层清理场外配资之时,券商就不允许对接外部信息系统。另一种为虚拟盘,子账户的交易没有直接到交易所,本质上是投资者和配资公司的对赌。



 

复盘2015年的悲剧,罪魁祸首是高杠杆

2015年,股灾的杀伤力史无前例。这一年因为股市突发性严重暴跌导致的惨剧接连上演,而罪魁祸首就是高杠杆场外配资酿出悲剧。

在2015年的一轮牛市中,场外配资这个技术化的术语,迅速变成了股民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这桩隐秘生意正红火在各个城市里。至于具体的资金规模,当时官方并未发布明确统计:据媒体报道,当时仅配资规模就已达万亿。

杠杆比例从最开始的1:2,到1:4,再到当时民间盛行的1:10,股市俨然已经被发展成了“民间借贷的赌场”。之所以如此疯狂,因为股民用一万的本金,以1:10的杠杆,向配资公司融入10万元,这是股民手中就有11万元的账户,只要该账户盈利1万,对股民来说,收益即为100%。但同样,如果该账户的亏损达到1万,也就相当于亏损了100%。



 

2015年的A股牛市的确让很多股民赚的盆满钵满。然而复盘2015年上半年的行情不难发现,这波行情的特点是市场融资资金比例非常高,特别是场外融资。在资金持续不断推升行情的外表下,基本都是融资资金所为,也就是都在用高利息借来的钱炒股票。但是,场外配资的成本很高,佣金都在万5以上,利息也不低。如果30万配资比例1:3就是30万加90万,操作资金120万,抛开交易成本,震荡个10%就是12万,本金低于50%就要补本金了,1.5个跌停板就要出局了。

出局已经算是最好的结局了,当时还有很多的股民,因为炒股家破人亡成为新闻热点,也让市场进一步认清配资的杀人于无形。

2015年6月10号晚上10点左右,长沙市一名32岁的男子从小区的22楼坠亡,坠亡的男子姓侯,有一个6岁的孩子。初步调查显示,该男子坠亡与他用四倍的融资杠杆重仓了一只股票,在股票两个跌停之后赔光了本金有关。



 

据小区居民介绍,侯先生平时喜欢炒股,不惜花费巨额资金使用融资杠杆来投资股市博弈。知情人介绍,侯先生亏了170万,并用融资杠杆翻了4倍。赔光了之后,他妻子也太不理智了,跟他吵了一天还继续吵,本身股票亏了就有压力,如果妻子再跟他吵,他就承受不住了。

悲剧发生之后,一起关于侯先生的贴吧迅速疯传网络。贴吧信息显示,“离开这世界之前我只是想说,愿赌服输,本金170万加融资四倍,全仓中车,没有埋怨谁,都怪我自己贪心,本想给家人一个安逸的生活,谁想输掉了所有,别了,家人,我爱你们,我爱这个世界。”



 

因为股票,因为钱,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实际上,候先生手里有170万,在当地也可以称之为高净值人士。如果他就拿这170万炒股不加杠杆,无论如何他也赔不光。即使加一倍杠杆,也就赔个百八十万。问题的关键是这位先生被以前股票的盈利诱惑了,以为加了四倍杠杆,就能获得四倍的收益。这种只想盈利不想风险的片面思维,是他悲剧的根源,也是所有亏损股民的共性。

熊市不言底,牛市不言顶,这是A股自诞生以来最流行的一句话。2015年大盘在冲向6000点的路上,牛市不言顶响彻A股上空,股民好像被这句话洗了脑。媒体报道,有些股民已经卖掉楼房,用房款来炒股;有些人则义无反顾地辞职,回家专职炒股;许多大学的学生,全班集体炒股;而有些股市专家惊愕地看到,80多岁的老大爷,拄着拐棍进入股票大厅。这种情景在A股每次股灾之前都常常见到,以往我们大A股有一个著名指数——自行车指数。

某证券公司的散户股民几乎人人赔钱,只有门口看自行车的老太太赚了个钵满釜满,于是大家纷纷向她讨教炒股秘方。她说,门口的自行车就是我炒股的“指数”,自行车少、股市萧条的时候我就买股票,自行车多、人人都抢着买股票的时候我就清仓。

无独有偶,华尔街也有一个擦皮鞋指数。著名的华尔街投资之王巴鲁克,他因为在1929—1933年美国股市最大股灾中全身而退而一举封王。股灾前夕,巴鲁克去擦皮鞋听到擦鞋的小孩跟他高谈阔论谈股票,引起的巴鲁克的警觉,随后他全部清仓股票。这就是著名的华尔街股票卖出指数:当擦皮鞋的人都在谈论股市时,股灾就不远了。不管是中国股市历史,还是外国股市历史,到了这种程度,就是疯牛市,就是泡沫最大化了。因此泡沫一旦破裂,轻者倾家荡产,重者丢掉性命。

甚至有网友调侃:“能说割肉的都是在炫富,融资的已经在削骨了,而配资的已经被挫骨扬灰了。”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千万别好了伤疤忘了疼!

“融资融券”作为场内加杠杆行为,虽然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情绪和参与主体对大盘(或个股)走势的预期。从历史数据来看,两融规模同上证综指走势的拟合度还是相当高的,但并不能仅凭这一单一指标进行方向判断。

尤其是融资买入行为的确同市场走势有高度契合之处并且能反映市场主体的参与热情,但也要看到,这一指标最多是个同步指标,并没有太强预示作用,甚至会表现出滞后性。在市场回调之前,常常能看到融资买入额突然迅速向上突破,因此过度依赖两融指标做方向判断有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历史的教训值得反省。眼下A股正蓄势冲高,两融余额不断攀升接近历史高位,在此市况下,你是赶这场两融大潮还是在岸边观望?A股的股民朋友们千万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