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富士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应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邀请于美东当地时间4月27日访问白宫。对于“白宫行”是否将拜会特朗普,郭台銘低调不愿证实。不过,早在今年3月,郭台铭便曾公开表示,未来将在中美两国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郭台铭访问白宫前,特朗普已分别亲自接见过日本软银(Soft Bank)总裁孙正义与阿里巴巴(Alibaba)总裁马云。作为亚洲科技业翘楚,三家企业早在2015年便着手打造豪华的“科技生态圈”。随着亚洲科技三巨头接连成为特朗普座上宾,可以预见的是,特朗普推动的“美国制造”将深深烙上亚洲的印记。
特朗普不爱“工业互联网”
上世纪70年代起,跨国企业的兴起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盛行,美国制造业迎来产业外移大潮。在国际分工日趋完善的背景下,美国逐渐从传统的制造业大国转型为以系统开发为主的新兴制造业大国。
为苹果代工的富士康(图源:Reuters/VCG)
从制造业竞争力来看,作为全球科技业领导者,美国学界以及企业在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上享有绝对的优势,这主要体现在智能互联的产品与工厂。根据跨国会计师事务所德勤(Deloitte)所做的报告显示,近年来美国制造业竞争力正快速攀升。
2010年,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排名全球第四,到了2016年年已蹿升到了第二。报告分析指出,随着“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的有序推进,在2020年前,美国在制造业的竞争力将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第一。
所谓“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制造业巨擘通用电气(GE)在2012年提出的,随后包括IBM、思科(Cisco)、美国电信(AT&T)、英特尔(Intel)等电子业龙头企业携手组成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
从行业业态来看,所谓工业互联网的目的是通过科技业跨业整合来打通传统行业间壁垒。与德国提出的“工业4.0”、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中国制造2025”相比,“工业互联网联盟”更擅于系统整合与基础规格的制定。从联盟成员来看,包括了以芯片基础架构见长的英特尔、服务器生产商思科、基础工业巨头IBM、通用电气、美国电信业龙头美国电信。
可以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路径从电气化进入信息化时代,“工业互联网联盟”确实靠着在全球价值链最上游的位置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产业革命。未来,随着“工业互联网”规格逐渐完备,企业的生产将高度依赖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的交叉分析;至此,机械、设备、终端商品将通过互联网以及数据形成从订单、库存、生产、物流到销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时性的信息传递与分析也将给传统制造业靠人力从事滞后性管理的模式带来革命性冲击。
亚洲科技业的逆袭
相较于美国业者靠着技术优势以及丰满的理想规划出来的蓝图,亚洲科技业有着另一种盘算。由于长久以来制造业外移,美国中下游制造业面临严重的产业空洞化威胁。产业集群的衰落导致基层工程师严重短缺,也因此,美国制造业已很难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条件。取而代之的是,企业开始向中下游客户提供系统化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服务(B2B)。
2017年1月9日,特朗普与马云在纽约特朗普大厦会面(图源:Reuters/VCG)
不可讳言,“工业互联网联盟”的组成将延续美国上游业者同中下游业者间的竞争优势,但却无助于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与开拓外部市场。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政府拟定了“买美国货、雇美国人”(Hire American, Buy American)的工业振兴计划。但“工业互联网联盟”的初衷反倒是让企业雇更少的人,向外国客户兜售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则提高外国企业对美国业者的竞争能力,导致的后果反倒是加剧美国中下游制造业空洞化。
相较于“工业互联网联盟”提出的优化效率方案,由软银、阿里巴巴与鸿海精密(富士康母公司)提出的产业大联盟反倒更符合创造就业的产业扶植计划。2015年6月,在软银召开的服务型机器人Pepper发布会上,孙正义、马云、郭台铭这三位亚洲科技业巨头罕见地合体为Pepper站台。随后,三位科技巨头也展开了一场跨度较“工业互联网联盟”更大的跨业整合,这项旨在为亚太地区中小微企业提供定制服务的推广计划由此展开。
近期,马云正式提出了阿里在未来20年的发展宏愿,这项命名为“NASA”的计划旨在整合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通过真正串连每一个信息孤岛,打通实体虚拟间的渠道来打通沟通上的各项障碍。然而,对以系统整合起家的阿里而言,如何整合线下生产所需的芯片、IoT(物联网)规格、操作系统、生物识别等核心技术成了NASA能否推动的关键。
为此,马云以软银、阿里、富士康为基础构建了从规格制定到终端生产以及面向终端市场通路的产业大联盟。从这项生态圈来说,软银具有系统开发以及物联网所需的芯片指令集知识产权;而富士康则具有在工业生产上模具开发、生产供应链优势。透过打造梦幻团队,阿里从线上到线下(O2O)、从实体到虚拟的通路因此得以贯通。
对依靠锈带(美国五大湖区政治色彩摇摆的工业州)蓝领当选的特朗普来说,如何提振美国制造业就业率是选举支票能否兑现的关键。也因此,自当选以来,特朗普在招商上总是亲力亲为,借以向企业施放出美国政府重商态度。说穿了,重商的核心在于创造就业机会,“工业互联网联盟”的立意虽好,但却进一步加剧了制造业分配不均现象。如何让从经济增长普及至全社会显然比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更加重要。
自特朗普当选以来,已经接连会见了孙正义、马云,随后预料也将同郭台铭进行会晤。目前看来,包括孙正义、马云等人都已向特朗普承诺更多的投资,然而,作为真正能拉动中低端制造业就业机会的富士康显然才是特朗普兑现对选民承诺的主要对象。从郭台铭早先已大动作宣布扩大对美投资来看,特朗普真心希望亚洲业者能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