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英国想要与中国建立密切经济联系的七大理由

来源: 财经新闻 2015-10-19 19:19:2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472 bytes)
北京时间10月20日凌晨消息,据市场观察报道,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将在本周接待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时今日,卡梅伦已经全面押注于跟中国建立起友好关系,目的是想要从中国那里赢得贸易和投资。

在上周末接受中国电视采访时,卡梅伦曾试图消除有关英国正在向中国“卑躬屈膝”的抱怨声。“我们不觉得(与中国)建立那种非常特别关系会有什么冲突,并希望成为中国的强大伙伴。中国经济正继续增长,正在成为一个庞大的世界强国。”他说道。

但是,英国的这种做法仍在继续引来其他国家的批评——尤其是来自美国的批评,一名美国高官曾在3月份表示,英国方面迅速宣布参与中国牵头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之举是一种迹象,表明该国经常与中国领导人进行“通融”。

以下是英国想要与中国建立起经济联系的七大理由:

1.英国与欧盟之间的未来贸易和投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

英国是拥有19个成员国的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但由于欧盟经济增长表现疲弱的缘故,这种联系正在变得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了。而如果英国计划在2016年或2017年进行的全民公投的结果是该国离开欧盟,那么这种关系还将遭到进一步的损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就将代表着一种很有用的“避损工具”。

2.中国正在加强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付出的努力,这种形势下伦敦市将得益于贸易和交易量的上升。

中国当局将在伦敦发行人民币计价的政府债券,这意味着英国将成为中国开辟主权债券市场的第一个海外金融中心。英国政府一直都对廉价的中国钢铁进口导致该国钢铁业丧失成千上万的就业岗位视而不见,并因此而备受批评。该国政府可能会被指责更看重伦敦市的金融就业岗位,而不是钢铁行业的岗位。

3.允许中国对伦敦乃至整个英国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将带来引入资金的正面效果,这些资金将来自于其他一些大型的国有和私营投资机构,无论是来自亚洲、欧洲还是北美洲的机构。

有些外国主权财富基金和养老基金已因英国政府监管规定的改变而感到苦恼,这些改变对公用事业和空港等领域中的投资定价造成了影响。不过,伦敦面向国际主权财富基金的“开门”政策可以追溯至卡梅伦政府上台的很多年以前。

4.中国已对英国的下一代核电站进行了数十亿英镑的投资,这引来了有关安全问题的争议。数十年以来,英国早已放弃了自力更生发展核技术的想法。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预计将与法国国有公用事业公司EDF联手收购Hinkley Point C的少数股份,这是位于英国西南部地区的一座核电厂。

5.英国情报官员正寻求从中国方面获得一种保证,即中国对英国核电站的投资不会让中国取得一种战略制高点。

6.跟其他国际央行一样,中国人民银行在最近几年时间里也一直都在扩大英镑持有量。英镑现已成为第三大储备货币,虽然远远落后于美元和欧元,但却领先于日元。

英镑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地位,是因为对英投资的利息较高,而且市场对英国前景的整体评估比较有利。英国财政部对于英镑作为一种储备货币的使用并无明确政策,但该部官员很可能将中国购买英镑的兴趣视为一种整体有利的形势发展。

7.在英国取悦中国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可能是英国为以往历史赎罪的意图。

许多年以来,中国政府官员和学者一直都指责称,19世纪英帝国所从事的贸易活动导致成百上千万的中国人变成了嗜吸鸦片的瘾君子,并且最终带来了鸦片战争,而这种指责最终可能会带来一种结果,那就是英国将不愿再干涉中国的内部事务。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