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连续7个交易日升值 逼近6.3大关

10月12日,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交易形成的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7个交易日升值。截至收盘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报收6.3230,人民币兑美元升值 0.35%,创8月11日新汇改以来单日最大涨幅。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教授杨长江表示,近期人民币表现强势,是由于政府的持续干预,前期恐慌性的贬值预期已经被打破。

同日,主要由国际交易者交易形成的离岸人民币汇率,也保持升值态势,截至16时30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3214,人民币升值0.24%。离岸人民币与在岸人民币汇率基本持平。在当前人民币还未实现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境内外汇率市场存有分隔,所以汇率价差基本会一直存在。

腾讯财经在9月30日的报道中提到,不同于前期的恐慌性贬值预期,市场对于人民币的预期正在转向。最近几个交易日人民币的表现显示,投资者对于人民币的信心正在加筑。

在岸人民币汇率收盘报价,已经连续多个交易日创汇改以来新高。12日盘中,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度突破6.30关口,显示出较为强劲的上涨趋势。

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朱振鑫对腾讯财经表示,近期人民币表现强势,一是因为央行持续维稳的做法(包括可能存在的售汇干预)奏效,二是因为股灾逐步平息,国内资产收益率趋稳,此外,还有外部因素影响,美联储加息预期在节点推迟后缓解。

近期,市场对于人民币在今年加入SDR(世界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预期在增强。10月8日,作为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上线,这将增强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竞争中的实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近日回答腾讯财经提问时表示,将在“不久的将来”公布人民币是否会被纳入SDR货币篮子。而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对此显得志在必得,对于IMF评估是否应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他表示,人民币目前是唯一达到SDR“门槛”标准的货币。

杨长江分析称,在加入SDR的节骨眼上,政府会采取措施,维护人民币的强势地位,这也是近期人民币走强的原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