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0日晚间消息 据《巴伦周刊》报道,花旗银行称,全球衰退——全球经济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是个大概率事件,且风险还在加速上升。我们认为,预计未来数年,经济衰退是最可能出现的结果。这是花旗全球经济研究团队持有的观点,虽然我们更广范围的经济团队对这一观点的争论依然十分激烈。
对于未来各种可能出现的经济结局,经济学家存在各自的观点。经济学并不像火箭科学那么准确,即便火箭有时都会在错误的地方登陆,甚至在空中爆炸。我们相信,如果我们如实反映各种见解,我们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向客户提供一系列预测,并阐述不同预测背后的原因,比只向客户提供一种预测更好。
在花旗于2015年8月做出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的最后一轮中,全球经济衰退并不在其中,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关由中国引领的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成为我们《全球经济展望与战略》中持续存在的风险情景。
自2010年来,花旗对下一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在每年都很高,仅仅只会在年中时期对其进行系统性下调。在年初时做出的下一年预期通常都高于修订后的最终经济增速预期。
在今年,我们下调了对绝大多数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速预期,而上调了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预期。明显的例外就是美国。例如,在2015年1月,我们对2015年美国实际GDP增速的预测为3.6%,在2015年8月,我们将其下调为2.5%。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经济衰退情景并未反映在花旗对中国、新兴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增速的基础预测中。当花旗最近在2015年《全球经济展望与战略》中做出了对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速后,全球衰退并非是最可能的情景。
这些预测无疑过于乐观,与模型衰退情景并不一致。我们对全球经济潜在产出增速最为乐观的预测是每年3%或以下。根据花旗的基础预测,全球实际增速可能会小于等于潜在产出增速,但我们认为,在未来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全球出现适度经济衰退。这并不意味着,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适度衰退的概率超过50%。
我们认为,在未来数年,衰退是最可能出现的情况,但区别以下两个概念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区域或全球金融危机的适度衰退和伴随着区域或者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度衰退。
说的更具体一点,未来数年最可能出现的情景(概率在40%左右)就是全球实际GDP增速将从现在开始稳步下滑,在2016年中期左右低于2%。预计全球经济增速会在2017年触底,从2017年底或2018年出开始反弹。在2018年底或2019年,产出缺口将消失(全球将退出衰退)。第二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概率在30%)就是未来数年里,全球经济将避免衰退,实际产出增速与潜在产出增速相当。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和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是15%,全球经济走入繁荣(经济处于过热期)的可能性是15%,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产出增速超过了潜在产出增速。
因此,在我们看来,全球经济出现衰退,适度衰退或严重衰退的可能性为55%。全球经济衰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众数预测 (modal forecast )。如果我们将结果分为适度经济衰退和严重经济衰退,并计算每个结果的概率,那么我们的众数预测就是适度衰退。
在本文中,我们对经济将会怎样走向衰退进行了分析,并对过剩产能的延长期进行了定义,所谓过剩产能就是潜在产出超过了实际产出,实际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衰退的情景就是出现适度衰退,但不会出现区域或全球经济危机。我们的结论就是,如果全球经济在2016年陷入适度衰退,衰退将持续至2017年,此后呈现复苏。全球经济将因关键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受到拖累。我们认为这种情景越发可能出现。事实上,我们认为中国经济面临周期性硬着陆的风险很大。
在我们看来,如果中国经济陷入衰退,许多已经处于疲软态势的新兴市场国家也会随之陷入衰退。因为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会对其出口需求和商品价格造成影响。我们还认为,如果新兴市场陷入衰退,发达经济体并不具有足够的抵抗力,无法阻止全球经济放缓,甚至衰退。虽然某些大型的发达国家不会遭遇衰退,但其经济会大幅放缓,低于潜在产出增速,甚至低于预期。
结论:
受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已经显现且不断攀升。这并不奇怪。资本主义是周期性的,一直如此。此次的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要比前一次的小。各国都开启了印钞政策,企业、地方政府以及银行体系的债务重组能够减轻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只要这些政策立即执行,这会在不引发经济深度衰退风险的情况下阻止未来两年经济陷入衰退。
但有两大风险会使前景恶化:
1)第一大风险就是发达市场或新兴市场,甚至两大市场都同时出现另一场系统性债务危机。因为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都具有很高的杠杆水平。在许多发达国家,公共债务负担高于战后,如果考虑公共和私有非金融部门,那么债务总额已经达到历史新高。在许多新兴市场,私有部门的杠杆水平也开始攀升。
2)第二大风险就是全球陷入保护主义。货币的竞争性贬值不会损害全球复苏。因为当每个国家的货币都开始贬值后,每个国家都将难以独善其身。但是,如果全球各国采取保护主义政策,情况会变得更遭,持续的时间会更长。
如果正确有效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能够立即执行,那么2016年的全球经济衰退可以避免。即便所谓的印钞政策都可以确保经济的周期性停滞不会使经济中的问题更为严峻。如果在全球经济衰退期间,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能够在公共和私有部门进行大规模的债务重组,那么可以预计,经济会在下次衰退后实现强劲复苏。如果同时对劳动力市场、职业市场、产品市场以及金融市场 实施必要的结构性改革,潜在产出增速会得以强化,从而避免陷入长期经济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