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复苏的看点:是否涨工资

如何看待美国经济的复苏? 是否有实质的工资上涨是重要的看点。过去几年美国经济的重振主要体现在企业盈利的激增与股市的强劲,工资却基本原地踏步,让人担心美国消费增长的可持续性。

GDP由四个部分构成:政府支出、净出口、投资,以及消费支出。真正决定美国经济成败的是消费支出,这也是GDP的最大组成部分。如果这部分坚挺,就能防止暂时的经济起伏演变成更大的灾难。经济学家曾预期2015年的消费将强劲增长:油价降了一半,消费信贷42个月持续上涨,为美国人带来了额外的购买力。尽管如此,消费增长依然受挫。

 

但是薪酬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它阻碍了更强劲、更可持续性的消费增长。

最近出炉的美国3月份就业报告反应平淡,但却恰恰反衬出过去两年的数据多么强劲。失业率为5.5%,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经济学家预计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应当加速增长,因为雇主必须抢夺雇员。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推算,如果实际工资增长与失业率的关系遵从历史规律,那么到2014年中期,工资应当比现实数据高出3.6个百分点。

然而三个主要因素压制了薪资增长:美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变革、公司的行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持续“疲软”。

首先,美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在2013年底经历了一次巨变,大幅缩减了失业保险期限。此前,普通美国人可领取53周的失业津贴;在三个州可以领取73周的失业津贴。后来国会决定缩减津贴:平均期限锐减到25周,130万美国人顿时失去了救济。

其次,甚至在通常高薪的行业里,公司也对雇员吝啬起来。许多公司在危机期间没有选择普遍降薪,而是将效率最低的雇员裁掉以保证优选员工的薪酬仍有吸引力。当经济复苏之后,他们只愿意以更低薪酬招募新员工。

第三,由于劳动力市场相当疲软,兼职者与消极失业者(即不再找工作的失业者)人数居高不下,让目前有工作的人不敢要求加薪。

不过,最近的数据已有迹象表明工资可能会开始上涨。一项调查发现,从3月起的未来一年里,有70%的美国公司希望把工资提高至少3%。如果更为健康的工资数据不断涌现,美联储的加息将会紧随而至。那将意味着美国经济尽管小有起伏,但已走在回归正常的轨道上。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