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财经事件 美国非农数据来袭(图)

来源: 腾讯财经 2015-03-29 22:48:5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876 bytes)
本周重大财经事件前瞻:美国非农数据来袭

经历了上周的全球金融市场 动荡后,本周将有多国CPI、GDP、国际贸易和制造业PMI数据公布,尤其是美联储偏好的通胀数据、个人消费支出数据将于周一(3月30日)公布,周五(4月3日)则有重量级非农就业报告出炉,可一窥美国经济形势并探究美国货币政策走向。

央行层面本周将相对平静,只有欧洲央行周三(4月1日)召开管委会会议,但并无利率决议,不过美联储的多位重要官员讲话仍值得关注。

接下来我们来一一细数影响本周市场的的重要经济数据及事件(如无特别说明,以下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美国:重磅非农数据将出炉 可能影响加息预期

本周全球投资者关注的数据焦点毫无疑问是美国劳工部周五(4月3日)即将公布的最新非农就业数据,其将展示3月份新增了多少个就业岗位以及失业率情况。

美国2月份的非农新增就业为29.5万人,同时失业率下降至5.5%。商业调查数据显示,新的就业报告将显示非农就业将继续强劲增长,这可能增加美联储在6月份或者更可能在9月份加息的几率。

工资增速也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因为美联储曾表示过对于工资增速过慢的担忧。

美联储在3月政策声明中删除了“耐心”措辞,为6月或之后的会议宣布加息打开了大门,但是美联储也同时强调在收紧政策前希望看到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改善。工资增长乏力,工资年率依旧停留在2%的水平,这已经成为一个最不如人意的因素。因此,任何工资增长的抬头将点燃更早加息的预期。

非农就业数据之外,通胀数据也是备受关注。美联储目前最关注的衡量通胀的指标不是CPI而是PCE指数,通胀数据将影响到委员们的货币政策立场。截止今年1月份,PCE数据已经连续33个月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

经济学家们预期周一(3月30日)公布的PCE指数2月份同比升幅为0.3%,较1月份的0.2%微幅上升,而核心PCE指数(该指数剔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因为这两项价格波动较大,容易发出误导性信号)虽然预期上涨1.3%,且近期走势持稳,但仍不及美联储2%的目标。

美国商务部周四(4月2日)将公布美国2月贸易帐,经济学家预期将出现413亿美元的赤字,较1月份的数字微幅收窄。美国贸易赤字自2011年以来呈现上升态势,最近一年来有所企稳。

比预期大的赤字将降低经济学家们对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这一预期同比已经降至1%左右。

此外,美国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三(4月1日)将公布3月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近段时间由于美元升值较快,大量企业感受到了这一因素带来的压力:进口商品更加便宜带来国内品牌竞争力下降,外部经济增长疲软导致出口不振。

ISM的PMI指数自去年10月以来下降了5个点,至2月份的52.9,经济学家们预测3月份的数字为52.6,再次小幅下降,但仍处于50上方的扩张状态。

除了数据密集公布,本周联储官员的讲话表态也是非常之多。

周一(3月30日), 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里奇蒙德联储主席莱克、、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洛克哈特、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将分别发表讲话,他们都拥有在美联储的投票权。到了周四(4月2日),美联储主席耶伦将在美联储会议上致开幕词,此次会议的主题为“经济流动性:支持家庭、社区和经济的研究和理念”,投资者可密切关注耶伦讲话会否有新的措辞。

欧元区:宽松政策发威 通胀有望改善

在欧洲方面本周需要重点关注周二(3月31日)将公布的3月CPI初值数据。经济学家们预期3月CPI同比将萎缩0.1%,较前值的萎缩0.3%有所改善,主要因欧元区的负利率和QE等宽松政策正在发挥效果。

但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上周五则称,欧元区通胀紧缩压力可能进一步恶化。希腊政府可能提交新的改革方案,以便寻求债务减记。尽管欧元区经济数据出现改善和主权债券风险压力减少,但围绕希腊这颗“不定时炸弹”或继续引起欧元抛售。

本周欧洲央行召开管委会会议,但并无利率决议。

另外,英国周二(3月31日)将公布第四季度GDP终值数据,已公布的评估数据显示英国经济第四季度GDP扩张0.5%。但是2015年至目前公布的数据暗示经济增长已经回升,2月份的综合PMI指示经济在一季度扩张更为强劲。调查还暗示目前通胀的下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福音,因为在工资增长依旧疲弱的情况下,低物价为家庭提供了更多的支出动力。

中国:制造业PMI或再下降 加剧宽松政策预期

周三(4月1日),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PMI和3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将同日公布,从目前的预测数据来看很不乐观,都在50以下,其中3月官方制造业PMI预计将萎缩到49.7,前值是49.9。

上周三(3月25日)出炉的3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已经跌至49.2,创下11个月低点,低于预估中值50.5,再燃中国央行“放水”的预期。事实上,过去一个月内中国经济数据几乎全线走软,央行在2月降准、降息后面临再次行动的压力。

花旗中国研究部主管沈明高发表报告称,持续下降的PMI数据将促使中国政府出台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再降准料尽在眼前。此外,降息、降低首套房比例、央行再贷款等措施都有必要。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日前表示,鉴于中国近期的增长势头和流动性动态,预计下一次降准最早可能出现在4月份。第二季度将会有一次50个基点的降准和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并结合一系列定向措施,如抵押补充贷款(PSL)、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定向降准来管理流动性。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