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强势美元将打击全球经济复苏(图)


       2007年秋天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美元一路贬值,市场曾因此质疑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然而,从危机开始至今已过去7年,美元的地位并没有被削弱的迹象。相反,在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中,美国经济相对走在了前面,而美元则比美国经济表现得还要强势。

       美国经济率先复苏,对全球经济是一件好事。美国经济作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通过增加对其他国家的出口需求,势必拉动全球经济的复苏。但与此相伴而行的强势美元,则增加了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爆发债务危机的风险,有可能打破全球经济脆弱复苏的进程。

        应对此次次贷危机,美联储曾推出三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零利率政策。在国内市场利率较高的情况下,企业申请美元贷款或发行以美元计价的债券是件有利可图 的事。以中国企业为例,这样做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美元负债的利率比国内要低很多,二是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的可能性较大。可见,以美元负债可以利 差、汇差两边赚。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2013年全 年,中国企业海外总计发行美元债券500亿美元,2014年中国银行业和企业的美元贷款目前已突破1万亿美元,这些数据都是空前的。但这在新兴市场中并不 新鲜,俄罗斯外债为7150亿美元(多以美元计价),巴西的跨境美元债规模为4560亿美元,墨西哥为3810亿美元。

        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市场形势部分打破了以上以美元负债的好处。美元变得强势,而大宗商品价格变得弱势,后者直接冲击了大宗商品出口国(比如俄罗斯、巴西等) 的汇率。在短期投机资本推波助澜下,强势美元、弱势大宗商品价格、弱势本币之间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那些承担了美元债务的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备受压力。

        然情况要好一些,但中国部分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经常项目顺差以及因此累积的巨额外汇储备支撑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会出现巨幅贬值,但只要人民币对美 元在趋势上从升值变成了贬值,那么哪怕这个趋势不是很剧烈,由此对中国企业造成的汇兑损失就不可小觑。考虑到在某些大型公司过去的利润构成中,汇兑收益占 据了较大比例,当汇兑收益变成汇兑损失时,企业利润的恶化程度或将更甚。

高 质量的新闻需要深入调查和持续投入。请您使用下面的链接将澎湃新闻的这篇文章分享给别人。如有更多合作需求,请查看我们的版权页信息或给 contact@thepaper.cn发邮件。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84351

【社论】强势美元打击全球经济复苏

2014-12-09 19:29 来自 社论
       在2007年秋天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美元一路贬值,市场曾因此质疑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然而,从危机开始至今已过去7年,美元的地位并没有被削弱的迹象。相反,在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中,美国经济相对走在了前面,而美元则比美国经济表现得还要强势。
       美国经济率先复苏,对全球经济是一件好事。美国经济作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通过增加对其他国家的出口需求,势必拉动全球经济的复苏。但与此相伴而行的强势美元,则增加了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爆发债务危机的风险,有可能打破全球经济脆弱复苏的进程。
       为 应对此次次贷危机,美联储曾推出三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零利率政策。在国内市场利率较高的情况下,企业申请美元贷款或发行以美元计价的债券是件有利可图 的事。以中国企业为例,这样做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美元负债的利率比国内要低很多,二是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的可能性较大。可见,以美元负债可以利 差、汇差两边赚。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2013年全 年,中国企业海外总计发行美元债券500亿美元,2014年中国银行业和企业的美元贷款目前已突破1万亿美元,这些数据都是空前的。但这在新兴市场中并不 新鲜,俄罗斯外债为7150亿美元(多以美元计价),巴西的跨境美元债规模为4560亿美元,墨西哥为3810亿美元。
       今 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市场形势部分打破了以上以美元负债的好处。美元变得强势,而大宗商品价格变得弱势,后者直接冲击了大宗商品出口国(比如俄罗斯、巴西等) 的汇率。在短期投机资本推波助澜下,强势美元、弱势大宗商品价格、弱势本币之间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那些承担了美元债务的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备受压力。
       虽 然情况要好一些,但中国部分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经常项目顺差以及因此累积的巨额外汇储备支撑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会出现巨幅贬值,但只要人民币对美 元在趋势上从升值变成了贬值,那么哪怕这个趋势不是很剧烈,由此对中国企业造成的汇兑损失就不可小觑。考虑到在某些大型公司过去的利润构成中,汇兑收益占 据了较大比例,当汇兑收益变成汇兑损失时,企业利润的恶化程度或将更甚。 
来自澎湃新闻thepaper.cn
高 质量的新闻需要深入调查和持续投入。请您使用下面的链接将澎湃新闻的这篇文章分享给别人。如有更多合作需求,请查看我们的版权页信息或给 contact@thepaper.cn发邮件。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84334

股市倒在“血泊”里:这次很难简单说是技术调整

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2014-12-09 18:10 来自 财富管理
       
12月9日,沪指暴跌5.43% 。 东方IC 图
       12月8日晚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证登”)发文收紧企业债,12月9日,股市倒在血泊中。这是误伤?市场人士说,非也。
       事实上,12月9日一早,一些机构已在开始大量抛售股票。理由是,中证登的债市新规,可能是在对A股“釜底抽薪”。
       都知道,本轮行情是由流动性这股飓风吹起来的,经济基本面并没有给投资者太大的信心。不过,大家并不害怕,因为如果不是基本面不好,还不会有这么大的流动性放出来,这本来就是个悖论,有风就好。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股风会这么大,其中很大的风来自券商融资融券,以及券商股天天涨停带来的赚钱效应。
       统计显示,截至12月8日,券商融资融券余额高达9160亿元。
       然而,中证登12月8日晚突然发文要加强企业债回购风险管理,使得约4700亿企业债将失去质押资格,这相当于突然给债市加息1%(详见财富管理《债市炸锅!企业债质押资格收紧,“等于债市加息1%”》)。
       给债市加息不怕,但对于A股流动性的影响不能不重视,其中影响主要来自券商。
       首先,股市这股风来自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但债市加息,相当于短期市场无风险利率上升,对A股不利。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市场开始“去杠杆”了。
       目前,国内券商、保险资金的收益很大一部分来自债券收益,银行的部分收益也来自银行理财产品,而庞大的银行理财产品也主要投资债市。一旦债市发生“踩踏”事件,将给券商和保险资金收益带来明显的负面效应,对于银行也不是好消息。
       牛市里,尤其是年末排名在即,各券商用足了杠杆加大马力往前冲。到目前为止,市场还无法预料国内券商的杠杆到底有多高。
       现在,中证登突然对着债市开枪,完全出乎市场意料。
       目前,金融股一路高涨,不少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加杠杆买入银行、保险、券商股。这些板块一旦收益预期发生变化,可能“爆仓”的就不只是债市账户。
       “券商是本次牛市的龙头股,龙头板块如果倒下,市场会受影响。杠杆如果降低,等于原先流动性的正向循环,变成负向循环,是一个大利空。”一位基金经理私下说。
       在 一些市场人士看来,股市、债市双重利空重压下,券商选择自保,对债市新规的股市影响集体默不作声。因为市场通常是多米诺效应,只要“中国大妈”继续奋不顾 身冲进股市,佣金收入依然不菲,债市收益下降对券商的影响就会相对降低,券商也许能悄悄跳过这个流动性“陷阱”。
       但各家机构也都不傻,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先跑路再说。在巨大抛压下,A股暴跌开始。
       牛市因风而起,又因风势变化而有跌落风险,这一次的调整,很难简单说是“涨多了总会跌”、“技术性调整”。
       市场都在期盼,呵护市场的高层会不会出手相助,推出降准或其他措施,再给一阵风,股市里总是有着美好愿望,万一风来了呢?可是,风真的会来么?
来自澎湃新闻thepaper.cn
高 质量的新闻需要深入调查和持续投入。请您使用下面的链接将澎湃新闻的这篇文章分享给别人。如有更多合作需求,请查看我们的版权页信息或给 contact@thepaper.cn发邮件。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84334

股市倒在“血泊”里:这次很难简单说是技术调整

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2014-12-09 18:10 来自 财富管理
       
12月9日,沪指暴跌5.43% 。 东方IC 图
       12月8日晚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证登”)发文收紧企业债,12月9日,股市倒在血泊中。这是误伤?市场人士说,非也。
       事实上,12月9日一早,一些机构已在开始大量抛售股票。理由是,中证登的债市新规,可能是在对A股“釜底抽薪”。
       都知道,本轮行情是由流动性这股飓风吹起来的,经济基本面并没有给投资者太大的信心。不过,大家并不害怕,因为如果不是基本面不好,还不会有这么大的流动性放出来,这本来就是个悖论,有风就好。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股风会这么大,其中很大的风来自券商融资融券,以及券商股天天涨停带来的赚钱效应。
       统计显示,截至12月8日,券商融资融券余额高达9160亿元。
       然而,中证登12月8日晚突然发文要加强企业债回购风险管理,使得约4700亿企业债将失去质押资格,这相当于突然给债市加息1%(详见财富管理《债市炸锅!企业债质押资格收紧,“等于债市加息1%”》)。
       给债市加息不怕,但对于A股流动性的影响不能不重视,其中影响主要来自券商。
       首先,股市这股风来自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但债市加息,相当于短期市场无风险利率上升,对A股不利。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市场开始“去杠杆”了。
       目前,国内券商、保险资金的收益很大一部分来自债券收益,银行的部分收益也来自银行理财产品,而庞大的银行理财产品也主要投资债市。一旦债市发生“踩踏”事件,将给券商和保险资金收益带来明显的负面效应,对于银行也不是好消息。
       牛市里,尤其是年末排名在即,各券商用足了杠杆加大马力往前冲。到目前为止,市场还无法预料国内券商的杠杆到底有多高。
       现在,中证登突然对着债市开枪,完全出乎市场意料。
       目前,金融股一路高涨,不少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加杠杆买入银行、保险、券商股。这些板块一旦收益预期发生变化,可能“爆仓”的就不只是债市账户。
       “券商是本次牛市的龙头股,龙头板块如果倒下,市场会受影响。杠杆如果降低,等于原先流动性的正向循环,变成负向循环,是一个大利空。”一位基金经理私下说。
       在 一些市场人士看来,股市、债市双重利空重压下,券商选择自保,对债市新规的股市影响集体默不作声。因为市场通常是多米诺效应,只要“中国大妈”继续奋不顾 身冲进股市,佣金收入依然不菲,债市收益下降对券商的影响就会相对降低,券商也许能悄悄跳过这个流动性“陷阱”。
       但各家机构也都不傻,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先跑路再说。在巨大抛压下,A股暴跌开始。
       牛市因风而起,又因风势变化而有跌落风险,这一次的调整,很难简单说是“涨多了总会跌”、“技术性调整”。
       市场都在期盼,呵护市场的高层会不会出手相助,推出降准或其他措施,再给一阵风,股市里总是有着美好愿望,万一风来了呢?可是,风真的会来么?
来自澎湃新闻thepaper.cn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