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夏天,ETF再次跑出了惊人的“加速度”,国内ETF总规模历史性突破5万亿大关,仅用4个月便跨越一个万亿台阶(券商中国)。
不少机构认为,当前居民资金已经在跑步入市,但这一次,他们选择了ETF。
当居民投资从“炒个股”转向“配指数”,一个由ETF定义的新投资时代已然来临。
那么,新基民的第一笔ETF投资怎么做?
极简投资,从ETF开始
开源证券认为,部分投资者引用新开户数、主动管理新发规模等数据来印证本轮居民资金尚未开启大举入市,但忽略了居民资金入市方式的变化。居民资金入市的方式正在由主动基金变成ETF,背后有四大原因:ETF产品丰富度高、渠道便利性高、费用低、决策成本低。
一方面,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借道ETF流入市场;同时非宽基型ETF的净流入,也印证了居民资金已经在“跑步入场”。举例来看,沪深300ETF华夏(510330)上半年净流入超过300亿;机器人、人工智能成为捕捉科技行情锋利的矛,机器人ETF(562500)上半年也流入超百亿…(数据来源:上交所,截至2025/6/30)
对于很多刚开启投资之旅的投资者,往往缺乏足够的时间、知识和精力去深度研究个股和行业,这时投资ETF就是非常好的选择。持有ETF基金相当于持有一篮子指数成分股,ETF的核心投资目标就是跟踪指数,在指数的上涨行情中从不缺席,投资ETF基金是更优的“保持在场”的方式。
ETF基金兼具省事、省心、省钱、省时又省力的优势。成为不少年轻投资者的入门首选。
如何选择合适的ETF?
根据主流分类,指数基金主要分为宽基、行业、主题、以及策略类。
Ø宽基指数基金:覆盖各行各业,如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恒生指数等。它们的优势在于覆盖行业更广,分配更均匀,盈利更稳健。
Ø行业指数基金:又称“窄基指数基金”,投资范围相对聚焦于特定行业,如上证消费50、中证消费指数、中证医疗指数等。
Ø风格主题指数基金:投资于特定主题和风格的股票,如环保、新能源、高科技等,又有如大盘价值、小盘成长等。
Ø策略指数基金:通过特定的策略和筛选标准来挑选成分股,如价值策略、成长策略、红利策略等。
对应到具体的ETF上,ETF又该怎么选?
优先挑选规模较大的ETF。大规模意味着有更多投资者参与,流动性更好,能避免难以成交的尴尬,且能更好应对大额资金的申赎冲击。宽基ETF规模达到几亿甚至几十亿较为理想,行业ETF的规模也不要低于1亿元。
ETF流动性至关重要。可通过观察ETF的日均成交量来评估其流动性,尽量选择日均成交量大、交投连续且稳定的产品 。
跟踪误差能衡量ETF是否精准复制标的指数表现,优先选择跟踪误差小的产品 。
ETF的费用整体低廉,主要是管理费和托管费,此外,每一次买卖券商收取佣金;重点挑选管理费和托管费更低的产品(低费率ETF清单),可减少投资成本。
ETF投资,如何更聪明?
1、分散投资:看看那些低相关的指数们
所谓相关性,简单来说就是指两种资产间的涨跌关系,比如同涨同跌,简单理解就是正相关,一涨一跌,就是负相关,而涨跌没啥关系,也就可以理解为不相关。
ETF种类繁多,除了权益资产外,可以投资于商品期货、债券甚至海外市场。不少持有人选择持有沪深300ETF,标普ETF,搭配黄金类ETF或基准国债ETF,轻松完成一个跨品种、跨市场的多元化资产配置。
以A股为例,从配置的角度看,宽基选择A500、中证500、创业板指、恒生指数、红利低波,行业指数选择热门的国证芯片(科技)、细分食品(消费)、CS新能车(新能源),它们近十年的相关性如下:
数据来源:Wind,2015-2024,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不作为指数推荐
可以看出
宽基中证A500,还有创业板、细分食品、CS新能车、国证芯片,都和其他至少3个指数的相关性在0.70以上,所以假如我们选择相关行业,要注意避免重复配置的可能性;
红利低波和其他指数的相关性普遍不高,大多在0.50以下,所以可以将红利低波拎出来,较为独立地看待;
恒生指数和A股的指数们相关性较小,甚至很多是负相关,也可以考虑作为资产配置中的一环。
2、大道至简:哑铃策略
哑铃策略是一种分散投资的策略,得名于其形状类似哑铃的特点,即在两个极端风格投资较多,中间投资较少,体现的是通过不同风格的品种,以期实现风险平衡(或对冲)的资产配置思路。
具体到投资领域的应用,就是在杠铃两端分别下注,一端偏进攻,另一端偏防御。这样能保证无论是极致乐观还是极致悲观情况发生时,都有获利的那一面,避免两头皆输,从而提升“反脆弱”的能力。
以上仅作为示例,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无论牛市来了与否、也无论这轮行情持续多久,指数投资大时代的号角已吹响。初入股市的投资者,面临选股难,也不用畏惧,可以借助流动性好的ETF,实现分散投资、组合配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