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房企,正在涌入万亿新赛道

如果说,在上海最命运多舛的楼盘,你会想到谁?

我想,我会提名这两个知名的滨江豪宅

一个经历二十多年,开发商数次暴雷,归来仍是热销盘的融创外滩壹号院,另一个是屹立在东外滩多年烂尾的八埭头

先说被誉为“上海坎坷王”的融创外滩壹号院

回顾它诞生的来龙去脉,这个盘几乎没错过关于房地产的所有周期,期间更是经历了数次股权变更

2002年泛海国际董家渡拿地→2015年才完成第一块地拆迁→泛海受困于资金→ 2019年融创收购项目100%股权→2022年融创债务危机→2022年中信信托、华融资产成大股东→ 2024年项目热销超200亿,位居上海单盘第二

这是一个上海核心旧改地块涅槃重生的故事,其精彩程度堪比爽文,这次男主依旧还是融创和孙宏斌

而另一个楼盘八埭头滨江园,2024年项目仍处于停工状态,如今也迎来白衣骑士,业主们在杂草丛生的社区生活了好几年之后,AMC机构终于为这个接近烂尾的豪宅找到代建方,中海地产

这也意味着,在上海内环滨江的黄金地段,一块停工多年的土地,另一个接近烂尾的楼盘,终于得以重生

而在这两个项目,涅槃重生的故事背后,其实就埋藏好伏笔

这些年,行业“出险”房企只增不减,而遗留下来的,是那些停工楼盘、烂尾项目、以及未开工的土地

去年,国家不遗余力推进保交楼、推进房企融资白名单,全面建立了机制

于是,这个全新的赛道,现在许多房企现在正扎堆进入:不良资产代建

01

先来感受下,这块蛋糕增长之快,以及背后空间有多么得天独厚

而这也是为什么房企们都纷纷盯上了这个赛道的原因

如今的不良资产代建业务,确实有点老天赏饭吃的意思

在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连年降低的外部环境下

代建市场的新签约面积却显示出“此消彼长”的势头

而且还是以每年约20%的增速在急剧增长

克而瑞数据显示

2020至2024年中国代建30强新增签约建筑面积从不到1亿平方米,至2024年已经增至超过2亿平方米,翻了一倍

(来源:克而瑞)

业界普遍认为,未来代建行业规模,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

和房地产开发的十万亿的规模相比,虽然还存在较大差距,但代建渗透率在10%左右

与发达国家相比,普遍20-25%的渗透率,因此还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且代建行业为轻资产运营,利润远高于房地产开发

绿城管理这几年的年报数据也显示,代建净利润率普遍高于20%,而传统地产开发仅有10%左右

有连续增长的可能,占用资金比例极低,且利润率高

也就是说,当下的代建,属于传统范畴内认定的“好行业”标准

(来源:中指数据)

因此,代建行业也成为众多房企近年争相布局的第二增长曲线,绿城管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开发业务全面爆发,代建业务更是行业领头羊,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超过20%

代建的细分赛道中,有政府代建、商业代建、资本代建

其中,属于资本代建的纾困类代建项目,在这几年就有爆发性的增长

这和整个地产行业的周期不无关系

这两年,不少房企陷入了流动性危机,并留下了一大批待盘活的项目

2022年开始,国家启动了大规模的地产纾困金融政策

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国家队”,AMC机构手中握着大量的地产存量,亟待盘活

也就是我们说的,保交楼任务

根据住建部去年公布的数据,在白名单支持之下保交楼的体量,已经达到338万

如此轰轰烈烈的保交楼工作

背后自然离不开AMC机构+代建

以其中一家“中国信达“为例,其在2022年收购类重组不良债权资产中,房地产相关规模就达到615亿元,占比高达44%

中银证券曾在一份研报中对代建几大类需求进行了测算,其中预计AMC纾困项目2023-2025年新签代建规模平均2779万平方米/年,占比17%

这些都是房企拿下不良资产代建的主要资源

换句话说,手里拿着暴雷房企们停工烂尾的项目或公司债券的AMC机构,就是这个赛道的上游供应商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AMC至少有1316亿资金规模投入了地产不良盘活

(来源:不良资产头条)

AMC+代建的逻辑,其实就是AMC机构通过债务重组、司法拍卖等方式

把不良资产背后的法务和债务遗留问题解决,规避风险后,成为实际控制人,但他们并不是专业的开发商

而代建公司则有点像“管家”的角色,负责专业层面的操作,输出管理、品牌、产品方案、销售、物业等

不过,AMC机构选择合作代建方的逻辑也分这几种

第一种选择平台的地产子公司,如中国信达的项目,会优先考虑信达地产

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头部房企、原出险房企或第三方代建企业

通过和AMC机构合作

房企可以用极小的资金,吃下市场背后的一块巨大的蛋糕

这就验证了那句话,如今悲观之中也有红利

或许这块蛋糕获得的方式是惨痛的

但有什么比此时还能够吃到蛋糕更幸福的事情呢,对吗

所以,越来越多的房企想要进入不良资产代建市场,分一杯羹

其中,就包括了一些我们久违了的老面孔

02

“孙宏斌要在上海拿地了。”

就在上海壹号院卖爆的时候,有一则“消息”传开

消息源指向一家“而今资本”的公司

“而今资本”是孙宏斌在去年筹备成立的独立资本平台,专注于整合代建体系与外部资金,通过"不良资产+代建"模式切入房地产不良资产市场,“而今管理”则是融创原有的代建平台“融者共创”更名而来

而今资本负责在外对接不良资产项目,而今管理作为代建公司承接全周期管理

有消息称,而今资本已经在接洽上海的两个项目

从顺驰到融创,从融创再到而今

融创在上海核心地段的两个豪宅,融创外滩壹号院和上海壹号院的成功盘活

这两个项目的“起死回生”

一手而今资本,另一手而今管理

如今的孙宏斌,似乎已经将筹码押注在新的牌桌上

盯上这块不良资产蛋糕的,不止孙宏斌

成立了25年的闽系房企旭辉,也想来分一杯羹

旭辉董事会主席林中最近发布内部信中,宣布启动“二次创业”

其中就提到未来全面进入房地产代建业务,还说要“向AMC企业要项目”

(整理自网络)

而目前旭辉建管已经接手了天津武清、沈阳水立方、沈阳奥体等多个不良资产代建项目

未来的旭辉,将以美国的铁狮门黑石等企业为榜样,大力发展房地产资管业务

不过,在这张新牌桌上,其实早已涌进了更多淘金者

已经有多家房企在公开表态或以实际行动,全力进入不良资产赛道

(整理自网络)

远洋集团近期在昆明、成都、西安等地承接或深入跟进了多个出险项目,为委托方提供综合的项目解决方案,代建业务已成为其重要的发力方向

你有多久没听过金科的名字了?

2024年金科股份年报中,宣布未来金科将以 "特殊资产" 作为未来四大核心业务之一

而作为金科重整方之一的长城资产,以1.9亿现金入股,并承诺注入600个项目的盘活方案,试图通过“房企+AMC”模式消化自身的不良资产

而金科预估,中国不良资产规模已经达10万亿元,市场主体数量在下滑

换句话说,退出房地产行业的开发商越来越多,而他们留下的存量不良资产,亟待被接手被盘活

这不仅是对城市土地价值的修复,对当下楼市的信心恢复,也极为重要

03

接下来,面临着的是赤裸裸血淋淋的市场竞争

首先我们要知道,不良资产代建项目,面对的土地或者项目都存在其“特殊性”

也直接导致了,这类产品的长板和短板,都相当明显

最常见的情况是

一块停工多年的土地,重新进入当下楼市

毫无疑问,它的土地成本一定比周边多很多,但房价却翻了好几倍

其中存在较大的利差空间,也就是说这类项目,对房子的成本投入可以天然的高于其他

在规则内,代建房企可以有很大的成本空间,对产品做加配做提升

其中,最容易能够实现也最直观的就是做精装加配

在上海浦东的远郊,有一片待开发的土地,因原开发资金链问题, 如今AMC机构接手并找到代建公司

因此,在AMC的盈利框架内,项目有相当大的成本空间做产品加配

于是,该项目以总价500万起步,做到了全精装交付,且装修配置美诺五件套、大金、干挂石材,还大手笔做了下沉式会所...

著名的东外滩地标豪宅八埭头滨江园,也是如此

该项目还有34.8亿可售货值,包含164套未售房屋和699个车位

项目在2018年开盘价9.9万/平、2019年二期开盘价10.99万/平,价格超过同期楼盘,属于当时上海滨江豪宅天花板

而如今,在长城资产+中海地产的联合下,八埭头滨江园有可能将会以现房形式重新入市

且不再是价格天花板,反而让当下的豪宅买家,还有“捡漏”可能

目前东外滩板块,地王频出,新房价格也是不断突破天花板

前有翠湖滨江卖到20万/平的风貌别墅,后有保利发展刚拿下的楼板价9.55万/平的板块地王

而中海接手八埭头滨江园后,毫无疑问会做产品力提升,但前期社区规划已经落地

所以只能在装修、园林、公区会所做点状提升

推出后如果售价不超过15万+/平,但和周边对比位置更好,用价格优势吸引客户

因此,八埭头滨江园重回东外滩豪宅牌桌上,也不是不可能

但反过来看,我们也要客观的看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劣势和短板

无法规避的,可能因为还保留着当初的规划方案,因此导致项目即便重新盘活

放在这个时候入市,产品就会落伍,社区也显得老旧

当初老的产品设计显然不会适应这个时代

去年,长城资产用了更极端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直接炸了两栋楼

被炸楼的项目为在武汉烂尾两年的当代天誉,2022年当代集团宣布债务违约,曾经的武汉豪宅,成为无人问津的烂尾楼

而当初的当代天誉,已更名为绿城桂湖云翠,以绿城月华系产品重新入市

绿城管理对建筑、园林、户型等方案都做了重新的优化,得房率提升

加上绿城品牌加持,交还给武汉核心土地一个更好的社区

所以,我们需要客观地来看待这类产品的两面性

一方面,通过AMC机构让原本不良的资产,规避了债务风险

另一方面,引进了品牌房企作为代建方,因为土地获取的时间和价格差

如果开发商有决心,是可以通过产品加配,为项目创造更高的价值,和更好的利润

不过当然也存在,接手的时机已晚,产品成型后无法做更多改动,设计落后的问题

这确实需要冷静看待

04

所以,如果能够重生之后,还能出现一个好社区

确实需要一些代价,甚至要一点点的运气

那怎么判断,出好产品的概率会比较大,甚至也比之前做得更好

结合我们团队最近接洽的几个代建项目,以及看盘经验

有几种情况出现,我们认为这个项目整体品质应该是比较高的,甚至有价格优势

1、看地块状态,如果项目留给下一任开发商的是完全未开发的土地

那么代建方才有空间,结合当下市场需求和客户痛点,量身定制

2、看介入盘活的周期,如果社区基本已经定型,产品已经呈现,代建公司能够提升的产品维度,基本就是装修和公区,所以不用担心,这种产品一定主打超高标准的精装,但户型和得房率不一定好

除此之外,或许还有现房销售+价格优势

3、看代建方口碑和实力,是否能为项目重启加分,这也是绿城管理为什么能够有这么高的市占率,离不开绿城开发产品的强势,还有投入度,是否舍得愿意为这个项目重头再来一次

最近我们发现,上海不良资产重启的项目越来越多了,房企们也在加速进入这个赛道

未来如果大家在看房选房的过程中遇到这种项目

可以结合自身的需求,清晰的分析出产品的优劣,最后能如愿以偿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