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五折租房

保租房在深圳,越来越火。

最近,深圳龙华区保租房项目华章新筑摇号结束,220套房源被“争抢一空”。最开始,该项目吸引了10662户家庭提交申请,经龙华区住房和建设局认定后,合格的申请家庭共8849户。在这8849户家庭中,通过摇号诞生了220个“幸运儿”家庭。

不只在龙华区,宝安区最近也推出了一批保租房,共584套房源,合格的认租家庭则达到了5784户,这意味着10户家庭竞争1套房源,竞争激烈。坪山区最新一批的保租房,合格的认租家庭达到2993户,而房源仅有589套,同样需要5户家庭竞争1套房源。

保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发挥市场作用,以小户型为主,限定租金水平,面向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各类人才租赁的住房。

不仅深圳,今年以来,多个大城市也开始密集筹建保租房,数量上与前几年相比有较大提升。有业内专家预测,未来保租房将惠及越来越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和“新市民”。

五折租房

“排了六百多号,看来这次没有希望了。”8月18日摇号一结束,有申请深圳宝安区保租房的“新市民”略带遗憾地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该市民申请的保租房楼盘名为安居鸿栖台,正是深圳宝安区最新推出的一批保租房。“安居鸿栖台有314套房源,但这次公示的有1563户家庭参与摇号,概率本来也不高。”该市民表示。

有因落选失意的,就有因入围而欣喜的。在小红书上,博主“酒酒有新家”的最新动态,分享着喜悦。“4月份报名,7月23日晚上收到通知,7月24日选房,感谢深圳福利,龙华保租房上车。”她向网友分享的保租房内部视频显示,新房不仅硬装已经完备,还配备了全新的厨卫设施。

而“酒酒有新家”分享的,正是龙华区超万人申请的保租房小区华章新筑,其位于观澜板块,只有220套房源,包括195套建面约35平方米一居室,和25套建面约70平方米二居室,租金标准为24元/月/平方米。

粗略估算,约35平方米的一居室月租金840元起,约70平方米两居室月租金1680元起。

博主“酒酒有新家”表示,她申请到的华章新筑一居室保租房,每月房租加上物业费一共约900元。

可供对比的是,距离华章新筑约500米的中森公园华府,在贝壳找房App上72平方米的二居室,租金约4500元/月。即使考虑到保租房需要自己配备家具和家电,这一价格对于不少新来深圳的年轻人而言,仍然非常具有吸引力。

坪山区的情况类似。最近坪山推出的保障房项目有安居秀馨苑、安居盘龙苑、安居凤凰苑。以安居凤凰苑为例,其拥有176套两居室(70—83平方米)和335套三居室(80—96平方米),总计511套,租金为18.6元/月/平方米。如果租住80平方米的一套三居室,月租金约1500元。而在该小区附近的奥园翡翠东湾小区,租一套同样面积的三居室,目前在贝壳找房App上的月租金约3000元。

而宝安的保租房项目安居鸿栖台,314套房源全部为87平方米的三房,租金43.2元/平方米/月,整套的月租金约3760元。该项目隔壁小区万科都会四季花园同面积的住宅,租金在8000元左右。

由于“僧多粥少”,深圳各区均采取摇号分配的策略,在摇号现场,不但有人大代表进行监督,现场全过程还有公证处进行录音、录像并存档备查。

“火爆”背后

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近期深圳保租房申请之所以非常火爆,背后原因是对申请者设置了相对较低的门槛。在他看来,深圳这种做法非常值得肯定。

以龙华区的华章新筑为例,申请者除了要求在深圳名下无房之外,其他申请门槛整体较低。总体看,申请者被分为3个队列,第一队列的申请人任职于龙华区注册单位(含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等),并在本市正常缴纳社会保险;第二队列:申请人具有龙华区户籍,在本市正常缴纳社会保险,且累计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第三队列:申请人在深圳正常缴纳社会保险,且累计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

这意味着不论是否有深圳户籍,不论什么学历,只要在深圳无房,且在深圳缴纳一年社保且目前正常缴纳社保,就可在龙华区申请保租房,并进入摇号序列。

而深圳其他区申请保租房最低的申请条件与龙华区类似,都是不论是否有当地户籍,只要在深圳正常缴纳社会保险,且累计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就可申请保租房。

相比而言,目前部分城市的保租房,则对申请者做出了限制。比如北京的保租房对申请者年龄和学历则有着明确限制,需要申请者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且年龄小于等于35岁。

与其他城市保租房面向企事业单位分配占比较高不同的是,近期深圳改变以往主要面向重点或大型企事业单位配租保租房的方式,推出较大比例房源,直接面向个人、家庭配租。

“实践表明,面向个人配租政策显著拓宽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服务范围,惠及传统分配机制下难以覆盖的群体。”深圳安居集团相关负责人此前对媒体表示,这部分受益人群涵盖了科技、制造、服务等行业中小微企业员工、自由职业者以及多人口户籍家庭,他们往往由于学历、职业流动性或户籍、社保所在地等原因,在以往面向企业的定向配租机制中难有机会。

如何持续?

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降低保租房的门槛,是城市“争抢”年轻人的重要手段。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深圳常住人口中15—59岁人口占比高达79.53%,平均年龄仅为32.5岁。

“对于大城市而言,吸引人口的重要手段就是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对于年轻人,进入类似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居住成本较高。如果房租高,租赁的秩序不完善,相关权益得不到保障,年轻人对这个城市的认同感就会比较低,保租房刚好契合年轻人最基本的保障诉求。”广东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宇嘉表示。在他看来,保租房还可以在国内率先推进“租售同权”方面的试点。

据了解,早在2017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在公开讲话中提出“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2017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九部委随后联合印发通知,将广州、深圳等城市列为首批住房租赁试点,推动“租售同权”落地。最新的《住房租赁条例》于2025年7月21日以国务院令第812号公布,并于2025年9月15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明确“备案的租赁合同可作为申领居住证、子女入学的合法凭证”。

但李宇嘉坦言,之前由于房产租赁通常在个人之间进行,推行租售同权存在难度。但保租房是政府主导,可以率先完善租购同权,不论是积分入学还是社区配套。

此外,有业内人士认为,保租房制度和香港的公屋有类似之处。据了解,香港公屋的租金远低于同等地段普通住宅的租金。但由于“僧多粥少”,普通居民申请需要排队数年,最近几年即使港府优化流程,但申请者排队时间仍然需要6年左右。

目前,深圳等城市也开始加快筹建新的一批保租房。但深圳“新市民”的数量还在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以常住人口新增19.94万的数据,高居全国第二位。

在李宇嘉看来,各城在筹建保租房过程中,可以更多盘活一些存量房产,包括闲置的酒店式公寓类资产,可以思考如何将其改造成保租房。

“如果全部直接投资建设,所需资金量较大,建设时间较长,回收周期也比较长。像现在深圳的保租房大部分是直接投资建设的,资产较重,租金回报率低,会不断增加运营压力,下一步可以适当发行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还可以依靠将存量资产盘活,引导更多市场主体转型做保租房,安居集团则提供运营服务,这样可以推出更多保租房,惠及更多‘新市民’。”李宇嘉分析。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