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协议周一给市场带来巨大提振,但周末在关税问题上取得的进展仍使股市和经济面临一些风险。美国准备将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从 145% 降至 30%,而中国计划在 90 天内将美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从 125% 降至 10%,双方谈判仍在继续。
近几周一直密切关注经济放缓迹象的投资者们松了一口气。然而,《商业内幕》(BI)采访了华尔街一些顶级人士,他们的反应却不尽相同,他们认为美国经济前景有所改善,但仍对市场未来面临的风险保持警惕。
以下是华尔街一些最聪明的人的看法。
安联集团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
安联集团首席经济顾问表示,这项贸易协议并未向市场发出一切安好的信号。部分原因在于,尽管进口关税降低将使中美之间能够开展一些经济活动,但关税仍会加剧经济中的通胀压力。
“这并非一条直线。当您听到像我这样的经济学家的观点时,您会感到非常沮丧的。”埃尔-埃利安周一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采访时谈到他对市场的展望时说道。
他表示,由于对贸易协议的短期乐观情绪,未来 90 天的经济活动可能会高于预期。不过,埃尔-埃利安认为,美联储在 2025 年会减少降息次数,并将降息时间进一步推迟,因为其会密切关注通胀情况。
他说:“我个人的感觉是,经济会有所放缓,通胀会有所上升。但大多数首席执行官仍会采取观望态度。”他还补充说,围绕该协议的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影响仍存在不确定。
摩根士丹利首席投资官—迈克·威尔逊
摩根士丹利首席投资官表示,在特朗普总统的“解放日”关税引发股市历史性抛售之后,他认为股市已触底。他还坚持自己对标准普尔 500 指数到今年年底将达到 6500 点的预测,涨幅约为 12%。
威尔逊补充道,关税下调可能会让美联储在今年有更大的降息空间,此举将提振股票等风险资产。
威尔逊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表示:“如果关税不会那么繁重,他们现在就可以重新审视这一双重使命,并表示,‘经济增长前景或许稍好一些,但如果要在政策方面有所倾斜,可能更倾向于助力经济增长而非抑制通胀,如果关税不会那么糟糕的话。’”
他补充说,假设与中国的谈判能够顺利进行,经济衰退的风险也已“显著降低”。再加上美元走弱,改善了企业盈利前景。
威尔逊谈到他对股市的看法时说:“从评级变化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下半年的情况会比人们预期的要好,因为上半年的表现实际上比人们的预期要差。”
阿波罗首席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
阿波罗首席经济学家表示,这项贸易协议能够轻松推动美国经济增长。斯洛克称,这是因为该贸易协议消除了经济中的一个“重大尾部风险”,他所指的是在原有关税下,人们担心美中贸易会完全中断。
这笔交易可能会让消费者、企业和外国人重新对美国经济和市场恢复信心,这可能会为经济增长提供助力。
市场开始更加关注关税带来的通胀影响。斯洛克表示,交易员目前预计今年将降息两次,低于前一周预期的三到四次。但他指出,投资者似乎对经济增长前景更为乐观,认为这将抵消关税带来的通胀影响。
因此很明显,通过消除这种尾部风险以及经济衰退的风险,市场现在表示:“或许经济增长前景并没有那么糟糕。”也许因此,没错,通胀仍会上升,但如果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至少目前仍能保持良好,那么最终我们将因消除这种尾部风险而获得助力。
艾弗考尔公司创始人—罗杰·阿尔特曼
艾弗考尔公司的创始人表示,这项贸易协议的主要问题在于条款尚未最终确定。
阿尔特曼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表示:“这令人鼓舞。这非常令人鼓舞。但这只是初步的。这实质上是对超高关税实施 90 天的暂停,以便进行谈判,争取达成永久性的框架,永久性的关税削减框架以及其他方面的进展。”
阿尔特曼表示,美国和中国仍需就若干“棘手”问题进行谈判,他指出,中国许多产品都得到了政府的相应补贴。如果这些商品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成本“客观设定”,那么这些国家的价格可能会上涨。
与此同时,美国的整体关税税率仍远高于特朗普 4 月 2 日宣布加征关税之前的水平。即便考虑到与中国贸易谈判的 90 天暂停期以及谈判框架,美国的整体税率也可能会从拜登总统任期内的约 3%至 4%上升到约 14%,阿尔特曼估计。
“即便如此,这仍会是个累赘,毕竟我们都清楚关税会带来什么影响,”他说道,“正如鲍威尔主席所说,关税会推高物价,减少消费,加剧通胀。”
亚德尼咨询公司总裁—埃德·亚德尼
埃德·亚德尼周一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美中最新达成的贸易协议表明,美国宪法规定的制衡机制“运行良好”。
亚德尼表示,特朗普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在明年中期选举前缓和贸易紧张局势。此外,还有诉讼质疑特朗普在未获国会批准的情况下发动贸易战的宪法权力。同时,达成协议对中国也有利于阻止陷入通缩螺旋。
周一,亚德尼将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从 35% 下调至 25%,并表示他现在预计标普 500 指数到 2025 年底将达到 6500 点,较当前约 5840 点的水平上涨约 10%。
荷兰国际集团首席国际经济学家—詹姆斯·奈特利
詹姆斯·奈特利表示,尽管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缓和对双方都有利,但中国在制造业方面仍保有成本优势。
奈特利周一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大而美的关税’旨在鼓励制造业回流,并通过征收数万亿美元的税款来为减税提供资金。”但他写道,即便关税降至约 30%,“大多数产品在中国生产仍比迁往美国生产成本更低”。降低关税也会减少特朗普原本希望征收的贸易收入。不过,这缓和了经济紧张局势,并提振了风险情绪,有助于缓解美国经济面临的不利因素,奈特利补充道。
麦格理集团全球外汇及利率策略师—蒂埃里·维兹曼
蒂埃里·维兹曼周一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美国与中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可能为在技术转让和台海等更广泛问题上达成“重大妥协”铺平道路。不过,他写道,中美双方所表达的善意很可能是策略性的,不应被视为“真心实意”。
维兹曼写道:“避免严重放缓是双方的目标,但美国并未放弃其减缓或阻止中国在全球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崛起为首要大国的愿望和意图,并且愿意脱钩以达成这一目的。”在他看来,尽管有迹象表明华盛顿正在重新与世界接触,但市场短期内仍可能对美元保持谨慎态度。
鉴于四月份发生的事件所造成的损害,美国作为“完全信用可靠”的交易对手的形象短期内不会完全恢复。
牛津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格蕾丝·兹韦默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格蕾丝·兹韦默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美国对中国的最新关税措施使其实际关税税率降至 15%。
这低于我们 5 月份的基准预期,当时预计有效关税率为 18%,也远低于 4 月份的基准预期,当时预计有效关税率为 25%。按照我们之前的假设,我们原本认为美中之间的关税不会大幅降低,要到 2026 年初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此次暂停将于 8 月 10 日到期,但它增加了今年达成永久性缓和的可能性。
尽管我们预计失业率和通胀率的上升幅度会较小,但我们仍认为美联储会继续按兵不动,直至局势明朗,预计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将是 12 月降息 25 个基点,然后在 2026 年逐步降低利率。
德意志银行全球宏观及主题研究部主管—吉姆·里德
德意志银行的吉姆·里德在周一晚间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中美两国都大幅削减了对方商品的关税税率,降幅达 115 个百分点。美国对华关税从 145%降至 30%,中国对美关税从 125%降至 10%。我们几乎回到了中美建交前的水平。而且,如果考虑到美国对华 30%的关税中约有 20 个百分点是针对芬太尼类物质征收的,而鉴于当前的势头,这部分关税肯定可以协商降低,那么中国在对其他国家征收的纯贸易关税方面已重回正常水平。
关税大幅削减只是为期 90 天的临时举措,但就市场而言,人们现在相信贸易战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趋势正朝着缓和的方向发展。毫无疑问,这一消息是积极的,但美国尚未脱离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