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16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这也是金砖国家扩员后的首次峰会。共有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此次峰会,30多个国家派代表参会。会议指出,金砖国家将朝着更加自主和包容的方向发展,强调更加强劲的经济一体化,减少对西方经济体主导的金融和商业结构的依赖。
当前,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新兴发展国家在经济交易中面临诸多限制和风险,尤其是金融制裁和汇率波动等问题。因此,创建金砖国家共同货币,促进国际经济体系继续朝着多元化方向迈进,反映了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的迫切需求和共同期待: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增强自身的经济安全和经济自主性。
为深入地探讨金砖国家共同货币的相关问题,“IMI财经观察”特邀国际清算银行原高级经济学家 Herbert Poenisch、南非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HSRC)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原主任Jaya Josie针对金砖国家共同货币进行访谈。
01
创建金砖国家(BRICS)共同货币的的背景是什么?
Jaya Josie:在2023年于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上,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这五个金砖国家创始成员决定扩大成员范围,吸纳六个新成员,包括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随后,阿根廷撤回了加入申请,而其他五个新成员确认加入金砖国家组织,也就是现在的“金砖+”。
当前,欧亚、亚洲、中东和非洲因其对国际贸易的高依赖度,最易受外汇“武器化”影响。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已采取措施减少对国际贸易中外汇的依赖,但在非洲,南非、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情况尤为艰难。金砖+国家需要通过统一的货币和支付机制,解决贸易中的货币依赖问题并推动市场一体化。当前金砖+国家成员的扩展可能给一体化造成更多发展障碍,但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Herbert Poenisch:金砖国家(BRICS)正考虑创建一种共同货币,以减少对美元等传统储备货币的依赖,提高金砖国家内部支付和结算的效率。尽管面临国家多样性和政治意愿的挑战,金砖国家正在探索通过数字技术实现货币合作的可能性。中国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同时也需考虑国内货币政策和资本管制的影响。
任何货币都必须满足三项功能才有资格成为货币:面额、交易和储备。首先,金砖国家共同货币可能以各成员国的货币为基础,按各国经济规模分配权重。人民币在这一篮子货币中占比63%,显示出中国经济在金砖国家内处于主导地位。其次,一个新的货币篮子产生需要有一个新机构来确定货币供应、货币结算并解决货币供给需求失衡的问题。以1979年成立的欧洲货币联盟为例,所有参与发行的资金必须存放在欧洲货币管理局,国际清算银行是负责处理欧洲货币的私人机构。当有不平衡时,必须以参与货币或美元结算。EMI 制定了使用规则,并为结算发行了这种通用货币。对于金砖国家共同货币来说,当前的跨境支付主要是靠银行账户来进行,速度慢且容易受到制裁。未来可以透过“BRICS Pay”和“mBridge”等数字支付项目来实现快速且安全的跨境支付。最后,如果金砖国家共同货币能作为外汇储备被各国持有,还需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认可。但这要求克服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同时建立有效的外汇储备管理机制。
02
创建金砖国家共同货币面临着哪些挑战?
Herbert Poenisch:首先,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较大,这样可能会导致主要经济体(如中国)承担相对多的责任和义务。就欧洲货币管理局(EMI)而言,欧洲最强大的经济体德国是 EMI 和欧洲中央银行的主导者。其次,推动金砖国家共同货币时需保证各成员国之间金融系统的标准和相关法规的一致性。第三,作为主要经济体,中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包括维持货币体系的稳定、为弱势成员国提供流动性支持。然而,这也可能对中国的国内金融政策产生压力,例如是否允许更多资本外流的问题。所以,中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金砖国家的共同货币时,还是需要考虑国内政策的反弹和资本管制的影响,这对于中国来说将是一个挑战。最后,尽管去美元化是金砖国家共同的目标,但是成员国之间对于共同货币的议题存在较大的政治分歧。
Jaya Josie:在现有体系中选出通用货币存在局限与困难。沙特等新成员加入和俄罗斯推动,或促使2024年喀山峰会探索石油人民币等新支付方式。然而,石油人民币(petrolyuan)的实施面临着货币功能不全、金融不平衡及人民币储备不足等问题。同时,尽管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的可兑换货币为金砖+支付系统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仍面临国际合规和金融风险的挑战。
03
金砖国家目前对于支付机制有哪些探索与进展?
Jaya Josie:随着金砖+成员扩展到非洲和中东,跨境支付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在此情况下,跨境支付机制是更现实的选择,以下举例非洲的机制作为参考:非洲通过泛非支付和结算系统(PAPSS)来解决这一问题,该系统由非洲进出口银行主导,旨在简化支付流程,促进贸易并实现经济一体化。中国在CBDC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使其在该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PAPSS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快速、安全、保密的支付,并为非洲和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提供了重要支持。
金砖国家和一些南方国家也进行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巴西希望通过CBDC减少现金依赖,俄罗斯和印度也在分别推出数字货币试点项目。中国领先一步,已在多个城市推广数字人民币,并在2022年冬奥会期间使用。南非和尼日利亚等国也启动了CBDC试点项目,旨在促进跨境支付,并改善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的问题。
金砖国家领导人明确支持数字技术的应用,以推动全球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促进金融包容性。通过多CBDC结算平台(mCBDC),金砖+国家有望推动国际金融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当前,中国、泰国、香港和阿联酋已经开展了多个CBDC桥梁(mBridge)试点,展示了CBDC在国际支付和贸易中的潜力。
Herbert Poenisch:尽管金砖国家成员国去美元化的政治意愿强烈,但是金砖国家共同货币的具体实施计划尚不明确,还在持续的讨论当中。近期可能采用一些碎片化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交易和储备功能分别使用不同的工具。具体来说,一个是利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在金砖国家之间进行交易,另一个是将共同货币作为外汇储备储存起来,或将其回收到有需要的国家。
Jaya Josie:全球危机下,多边金融合作需流动性管理工具应对波动和衰退。当前,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已考虑使用本国货币和货币互换,向多货币世界过渡。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已试点CBDC平台,考虑通过多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mCBDC)进行国际交易,深化金融融合,并引入信用风险缓解工具。推动多边支付机制和数字货币的应用,不仅为全球金融体系带来创新,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包容的金融合作模式,助力跨国经济合作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