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梯厂厂长到餐饮老兵,他55岁创业打造“国人快餐”

75岁的赵申三次转换赛道,他说自己每次都踩在了改革的点上。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孔月昕

编辑|马吉英

头图摄影|李英武

作为和合谷创始人,今年75岁的赵申虽然退休了,还保持着对公司的关注——看公司财务报表。“每天公司的报表都会发到我邮箱里,我高兴了就看看,主要是现金流。”现金流稳了,赵申就放心了。

除此之外,他已经完全不参与公司的大小事务,“我觉得退休了就得退,不掺和不添乱。”9月底,赵申在和合谷北京总部接受采访,这是他今年第二次来总部的办公室。

从1996年入职吉野家到创办和合谷,直至2019年底退休,赵申见证了中国快餐业从无到有、高速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式快餐行业发展的推动者之一。他曾担任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中国烹饪协会快餐委员会主席、全国工商联餐饮业委员会主席团副主席。中国烹饪协会官网对他的介绍是,“探索通过中央厨房的工业化、自动化和终端厨房的智能化、立体化的双厨房无缝衔接,实现国人快餐的标准化。”

1949年出生的他,1968年上山下乡,1979年返城后有过三次转换职业赛道——他曾担任过首钢电梯厂厂长、北京吉野家总经理,2004年55岁时开始创业,创办快餐品牌和合谷。

截至目前,和合谷旗下有两百余家门店。“我们只要能保证产品质量,消费者基本上还是认可的,产品质量放心是快餐消费的第一位。”赵申说。

作为新中国同龄人,他认为自己每一步都站在改革点上。

从队长成为厂长

1987年,38岁的赵申正在面临人生当中的一次重要抉择。

彼时首钢电梯厂面临亏损,即将倒闭。首钢高层决定从公司12万人中选拔一位新厂长。

据赵申回忆,彼时首钢选拔厂长提出三条标准:年轻化、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即年龄不超过38岁,而赵申当时正好38岁;革命化方面,赵申当过知青,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担任过指导员、团委副书记、党支部书记;在知识化方面,虽然赵申没有参加高考上大学,但他返回城后,坚持上电大,努力自学,拿了大专文凭。

既然三条标准都符合,当时在首钢带钢厂做工程队队长的赵申就想挑战一下。“我觉得我可以(担任)更高(的职位),管更多的事儿。”

在这次电梯厂厂长选拔中,有21人参与了竞争。经过第一轮论文笔试后,包括赵申在内有4位竞选者进入了第二轮的面试环节,其中,赵申年龄最大。

面试的题目是,如何带动企业扭亏为盈?每位面试者有半小时的发言时间。赵申此前有一线工作管理经验,加之前期准备充分,提出了“达标创优为龙头,出口创汇为导向”的核心观点。

对于当时的首钢甚至于国内大部分企业而言,出口是不可想象的目标。但在赵申看来,只要他们生产的产品能成功出口,不仅能创汇,还能够用国际市场上赢得的信誉,挽回国内市场的口碑,从而重新打开国内市场。

这个赵申口中“有点邪”的策略让一众评委十分感兴趣。因此,虽然他发言超时,评委也仍然让他讲完。

最终,赵申在面试中脱颖而出,担任首钢电梯厂的新一任厂长。

上任后,经过调查,赵申了解到当时国内能生产电梯导轨(电梯上下行安全路轨)的企业并不多,当时北京正好修建亚运村,东芝、三菱、三星等电梯品牌也都进入到国内,赵申主动跑过去询单,对方说可以试试,其中东芝还提出了超出国家标准数倍的苛刻条件。在赵申看来,如果他们做出来合格产品,双方就可以直接合作;反之即使不合格,生产出的超国标产品,卖给别人也是上等品。

于是电梯厂上下工作人员开始攻关,最终成功拿下了第一个客户三星,并沿着这一合作“顺藤摸瓜”,赵申获得了去韩国三星考察的机会,借此逐渐走通出口的路径。1993年,电梯厂的产品出口到了中国香港、韩国、日本、欧洲等21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赵申当年面试时提出的战略目标。

于赵申而言,改革带来的浪潮不仅推动了他前进的步伐,也解放了他的思想。“我经历的几件大事正好都赶在当时的改革点上,比如首钢公开招聘厂长,那是我的一个机会,让我从一个普通员工变成一个厂处级干部。”赵申说。

从1988年到1995年的8年时间里,赵申带领电梯厂走出亏损泥潭,并创下了8000多万元的利润。这也让赵申被评为首钢劳动模范、北京市双十佳厂长。

进入餐饮业,成为总经理

1992年进入北京的吉野家,一直面临亏损严重的情况。1995年下半年,该品牌以北京地区总经理的职位,向赵申伸出了橄榄枝。

但彼时赵申根本不认可快餐行业。“一部电梯上万个件,一碗快餐有多少技术含量?”赵申直接拒绝。吉野家并没有放弃,从1995年10月到1996年6月,其董事长多次邀请,赵申被其诚心打动,加之他观察研究后发现,快餐是标准化的,有工业化元素,“可以试一试”。

1996年7月1日,赵申正式转换赛道,进入餐饮行业。

摄影:李英武

彼时吉野家在北京有2家门店,虽然都占据了极佳的地理位置,但是一直“没干起来”。

在赵申的研究下,他很快找到了吉野家的症结所在。当时他着手四件事来扭转局面:第一,建立以“良心品质”为核心的系统化管理,提升食品安全,让消费者能放心吃饭;第二,调整吉野家的品牌定位和用餐方式,从吃饱吃好上升到体验新潮、享受时尚;第三,调整餐食味型,符合北京人的口味;第四,调整吉野家开店的选址方式,由单一的街边店模式调整为街边店、店中店、食街档口店三种模式。

赵申在北京庄胜崇光SOGO百货内开了吉野家第一个食街档口店。他回忆,“当时吉野家总部的人跟我拍桌子,说吉野家此前从未这么干过。”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选址)我做主,输了我就滚蛋。”赵申坚持。在赵申看来,庄胜崇光当时属于相对高档的商场,客群也是有消费能力的人,吉野家定位正好跟商场很契合;而且当时在商场里吃饭不太方便,吉野家入驻后正好满足这一需求。

门店选址是快餐业成功的基石。很有讲究,要确保品牌的曝光度、聚客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让大家觉得品牌很亮,在哪都有。”赵申说。

在研究北京地图后,赵申提出的开店策略是“两纵一横一个圈”,两纵即王府井、西单这纵向的两条直街;一横就是长安街,一个圈是绕着二环路一圈。

赵申加入吉野家两三年后,北京吉野家扭亏为盈,并在2002年达到了近1亿元的销售额。

赵申称,这期间自己一直靠着无数个小胜利坚持下来。“尽管胜利都不大,但坚持到最后,成果就大了。”赵申说。

2003年,赵申迎来新的挑战——突如其来的“非典”,让各大饭店、餐馆束手无策。

为了突破这一困境,赵申带着吉野家做起了外卖送餐业务,实现“无接触”配送、用餐。为了满足食客对于色香味的追求,他还弃用了原本外卖使用的白色泡沫塑料餐盒,和上海金樱塑料制品公司合作,自己设计出第一款橘黄色的塑料饭盒。在整个行业业绩大滑坡时,吉野家反倒逆势上扬,2003年5月至10月,仅外卖业务的销售额就达1000多万元,北京吉野家也成了各地吉野家争相学习的“圣地”。

由于业绩突出,赵申在2003年的测算薪资达到了130万元。他本想在吉野家干到退休,但2003年9月底,吉野家总部一纸调令,让赵申意识到“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一年11月他离开时,吉野家在北京已经有30多家店。

55岁开始创业

离开吉野家的赵申,很快又迎来一个新机会:彼时泰国正大集团联合熊猫快餐(美国规模最大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想在中国打造正大熊猫快餐。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和熊猫快餐创办人程正昌找到了赵申。

谢国民提出,正大熊猫快餐的目标是每年要开200家门店,这个计划把赵申“吓到了”。在赵申看来,虽然正大集团可以提供资金和供应链的支持,但是开店最重要的人才无法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来。“理想情况下,当时两年能开出40家店就不错了。”赵申分析道。

最终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开始考虑自己能干什么。

2003年底,赵申的一位朋友在《经济日报》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在“吉野家”想到中式快餐》,朋友把这篇文章剪下来送给赵申,并鼓动他,“你不来一个?”

赵申想了想,“我脑袋里掌握的中式快餐概念,对比其他做快餐的同行相对先进,可以试试。”之前在吉野家和电梯厂的部分老部下听说赵申自己创业,也加入进来。于是赵申投入了自己的积蓄,2004年3月,和合谷第一家门店在北京开业。

为了响应经济日报关于“盼有几十年烹饪美食传统的泱泱大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快快出现中式快餐的‘巨无霸’”的呼唤,赵申提出了“国人快餐”概念,并推出了“国菜经典”系列,主要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东坡肉、麻婆豆腐等。

为了开发这些菜品,赵申反复观看专业大厨的炒菜录像,研究怎么能标准化制作宫保鸡丁等菜品。“鸡丁如果大小等一,熟化度就能一致,含水量也能一致,口感也能一致,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宫保鸡丁就出来了。”赵申说。

一方面钻研菜品,另一方面,赵申也对标准化极为重视。公司成立之初,他就有着“中式快餐要标准化”的概念,“不标准化,(公司)做不大”。

至于标准化的实现,赵申认为要靠工业化,即需要有加工中心或中央厨房。只有中央厨房的前处理、前配置、前切配,后端的餐厅才能标准化生产,保证快速、批量出餐,最终公司才能发展壮大。

赵申曾说过,80分万岁。“100分是专业厨师(的水平),我做的达到80分,还能重复万遍不走样,换谁来做都这个口味,这个快餐就行了。”赵申解释,“否则今天好吃,明天不好吃,消费者就直接跑了,口口相传后品牌的口碑就坏了。”

因此,和合谷成立之初,赵申就开始建立中央厨房标准化体系,并在2010年左右把这套标准提供给食药总局,成为中央厨房建立标准的参考。这也是2010年后中式快餐走上快速发展道路的必备条件——标准化、专业化、简单化。

来源:视觉中国

按照以上发展思路,和合谷的发展十分迅速,第一家门店在开业第一年的销售额就超过2000万元,在2004年国庆期间,单店一天创下了13万元的销售纪录。

创业早期,赵申对于企业发展的核心策略是:立足长远、积极稳健、自我滚动、递增发展。

2016年时,已经67岁的他转变了想法,接受弘毅资本旗下餐饮投资平台百福控股的投资。后者成为和合谷大股东,但和合谷董事长仍为赵申。“麦当劳的发展就是靠资本推了一下,后来就越做越大,当时我也觉得可以再拼搏一下,把品牌做大。”赵申说。

2017年,和合谷召开发布会,宣布要在未来5年内开1000家店。赵申也有了进军海外市场的想法,并派团队去海外考察学习。当时在他看来,中式快餐走向海外是有机会的,“熊猫快餐在那个年代已经有2000多家店了,排在美国快餐业第十九位,所以我觉得和合谷也可以试一试”。

9月底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赵申坦陈,自己吹出去的牛没能兑现。原因是公司的中央厨房在2017年因占了新建通往大兴机场的高速公路路基被拆除,新的中央厨房因当时政策原因,无法在北京地区新建。“快餐少了供应链支持,发展被严重掣肘。”赵申说。

2019年底,他从公司退休,不再担任董事长一职,该职位由百福控股方担任。赵申的儿子担任和合谷总经理。

虽然已经退休,赵申依然保持跟业内的交流。“做中式快餐要在坚守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做好自己,是指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基因是什么,擅长干什么,能干好什么。别人卷的是低价,你能不能去卷性价?”在赵申看来,外界对快餐的印象是好吃、便宜、快。他认为快餐在保持好吃和快的同时,要把便宜改成实惠,即讲性价比。餐饮行业面临挑战,“做好自己是当务之急。”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